曾國藩格言: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圖)
-----
諸葛長青
·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
·
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 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
·
夫為善易,積善難。士之于善也,微焉而不厭,久焉而不倦。幽隱無人知而不間,招世之疾逢時之患而不變。是故根諸心,誠諸言行,與時勉勉,不責其功夫,然后親友信之,國人安之,而鬼神格之也。善積未至,其疇能與于斯乎?
·
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剛自柔出,柔能克剛。
·
忿怒二字,圣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臾,便不傷生。
·
“堅忍有恒”四字,最為辦事要著,勿畏難中輟,勿滋生弊竇,勿遺人口實。照此進行,何患不達目的?
·
清淡者,崇德之基也。憂勤者,建業(yè)之本也。古琿無富貴之圣賢,無宴逸之豪杰。
·
或曰:交處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謗。曰:“去六邪,用四尊,則可矣。”曰:“諫未深而謗君,交未至而則友,居未安而罪國家,家不儉而罪歲,道不高而凌貴,志不定而羨富,此之謂六邪也。自尊其道,堯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親,天下不得而絀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娛也。自尊其志,刀鋸不得而威也,此之謂四尊也。”
·
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貸而富者曰文。噫!吾將謂得時乎?尊而驕者不為矣,吾將謂失時乎?富而安者吾為矣。
·
氣為心害,養(yǎng)心當先制氣。
· 慎能遠禍,勤能濟貧。
·
尖酸語最易傳布,正經(jīng)話卻無人稱說,即此可知世道惡薄。
·
君子滿腹天理,故以順理為樂。小人滿腹人欲,故以得欲為樂。欲無時可足,故樂不勝憂。理無時不存,故隨在皆樂。至樂順理??v欲之樂,憂患隨焉。
· 或謂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 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禍。
·
事莫待來時忍,欲莫待動時防。即來思隱,即動思防,如火熾水溢,障之甚難。
·
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無貪榮擅寵之心,何嫉妒之有?
·
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
食能止饑,飲能止渴,畏能止禍,足能止貪。
·
溺愛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貴。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jié)如泰山。用心剛,則輕死生如鴻毛。
·
人皆有愛生惡死之心,人皆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
·
以德遺后者昌,以禍遺后者亡。謙柔卑退者,德之余,強暴奸詐者,禍之始。
·
仁言不如仁心之誠,利近不如利遠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 曾國藩名言
·
以忠沽名者訐,以信沽名者詐,以廉沽名者貪,以潔沽名者污。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有一于此,鄉(xiāng)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
人之制性,當如堤防之治水。??制渎闹住H舨活櫰浞簽E,一傾而不可復也。
·
好譽者,常謗人;市恩者,常奪人。其傾危一也。
·
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者弱,倚巧者拙。倚仁義不貧不賤不弱不拙。
·
水道曲折,立岸者見而操舟者迷。棋勢勝負,對奕者惑而傍觀者審。非智有明暗,蓋靜可以觀動也。人能不為利害所汩,則事物至前,如數(shù)一二,故君子養(yǎng)心以靜也。
·
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于搏謀,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樂莫樂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誠,明莫明于體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無常,短莫短于茍得,幽莫幽于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敗莫敗于多私。
·
天下有三門,繇于情欲,入自禽門;繇于禮義,入自人門;繇于獨智,入自圣門。
·
聞過而不改,謂之喪心。思過而不改,謂之失體。
1、改運方法:反思懺悔、止惡行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dxua.html
5、諸葛長青施食儀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0n2fl.html
8、施食回向地獄:怎樣回向地獄眾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5.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