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shí),西王母是個猴神。 《山海經(jīng)》里說,“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像人,有尾巴,頭發(fā)蓬亂,有尖齒,喜歡嘯叫,不就是猴兒嗎? 和達(dá)爾文一樣,對這種與人相似的動物,遠(yuǎn)古的人們也好奇著它們與人的關(guān)聯(lián)。 歐洲一直缺乏猿猴的自然分布,而中國的猿猴卻遍布山野,我們的祖先能常??吹剿鼈?,甚至朝夕相處。它們像人,也像鬼神,而古人對它們的崇拜,除了有對其力量的畏懼與和對其生殖力的向往,也是下意識里對自己的肯定。 古籍里,猿猴兩個字總是組合著出現(xiàn),面對著它倆的相似性,古人作出的解釋往往很簡單。葛洪在《抱樸子》里說:“獼猴壽八百歲變?yōu)樵常硥畚灏贇q變?yōu)楂P。玃壽千歲?!倍陂L期的觀察中,他們也認(rèn)識到猿猴之間的一些區(qū)別,比如猴子有尾巴,而猿沒有。 從前文人認(rèn)為,猿猴之間的區(qū)別,還在“猿性靜,夜嘯常風(fēng)月肅然。猴性動,每至林木皆振響?!?nbsp; 酈道元過三峽時,說到天晴的時候,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猿的嘯聲悠遠(yuǎn),從空谷傳來,是自由且逍遙的生命,也是詩里“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況味。對于身處塵世的文人清客來說,猿喜山居,淡泊,象征著遙遠(yuǎn)的山川林泉,他們偏愛這“林泉逸客”,在聯(lián)想和意義的賦予中,有著自己小小的向往和私心,也是他們的可愛之處。 過去一些文人的案頭書桌,蓄養(yǎng)著珍稀的“墨猴”,清代《武夷山志》載,“珍猴小巧,大僅如拳”,比如朱熹,他在武夷山寫書的時候,就養(yǎng)過這樣一只猴子。它在書桌上候著,為主人舔墨遞紙,累了就鉆到大筆筒里休息。于是人們在案頭研讀時,有他們的枯燥寂寞,也有它們的靈巧相和勤快勁兒,是動靜里的相互陪伴。 猿猴很早就入畫了,西漢時的畫磚上就有人與猴嬉戲的畫面。宋代的易元吉是畫猴的好手,他為了畫猴兒,跑到萬守山區(qū),在樹上結(jié)巢而居,長年地觀察猿猴的習(xí)性,畫的猴兒都特別靈現(xiàn)。 后來,它們更多地在案頭紙張里顯著神通,取著經(jīng),打著妖怪,撈著月亮。它們在故事里、神話里、游戲里,在人自己造的各種山林和情節(jié)里。 猴是古遠(yuǎn)的原始圖騰,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是一個讓我們看了會笑的形象,還是我們在地球這顆星星上,能找到的,與我們在生物意義上最相似的生命。 猴年再見,十二年后再見。 宋 易元吉 蛛網(wǎng)攫猿圖 局部 宋 夏圭(傳) 戲猿圖 宋 毛松(傳) 猿圖 宋 法常 猿戲圖 更多先人們畫的猴兒 ▽ 宋 易元吉 猿猴摘果圖 局部 宋 易元吉 猿猴摘果圖 局部 宋 易元吉 猿猴摘果圖 局部
宋 易元吉 山猿野麞圖 局部 宋 佚名 子母猴圖 宋 法常 觀音猿鶴圖 開篇動畫素材來自關(guān)良油畫作品 - E N D - ▽ 還可以看看【鬧事集】 ▽ 文章、視頻等內(nèi)容為 Lstudio 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合作 | 聯(lián)系我們:Lstudio@VIP.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