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畫史》對易元吉推崇備至,說他為“徐熙后一人而已”。米芾向來苛刻,宋代眾多國畫大牛都不入米芾法眼,或貶或抑。易元吉能得此評價足見其畫功撼米芾深矣! 蛛網(wǎng)攫猿圖 絹本設(shè)色 23.8x25.2cm 北京故宮藏 蛛網(wǎng)攫猿圖 畫芯 不過是說起世人以為易元吉僅以獐猿稱世,米芾便為其抱不平,他說:“易元吉,徐熙后一人而已,善畫花木葉心,翎毛如唐(希雅)、徐(熙),后無人繼;世但以獐猿稱,可嘆!”據(jù)畫史所傳以及易元吉的少有的幾幅傳世作品甚至仿作來看,在具體的畫法上,易元吉應(yīng)該是傾向于調(diào)和黃、徐兩種畫風(fēng)又更近于徐熙。易元吉長期暢居外游歷,描繪的對象多為山野間的鷺鶴獐猿,設(shè)色無需與黃體一般華麗,其審美趣味也自然與徐熙相近。 蛛網(wǎng)攫猿圖 局部 蛛網(wǎng)攫猿圖 局部 蛛網(wǎng)攫猿圖 局部 《宣和畫譜》載:
《宣和畫譜》的記述更像是新聞聯(lián)播版的報道,也可能米芾太過喜歡易元吉,而對此事甚是懷疑,對于感時疾這一官方公布的死因他總覺著蹊蹺。他認(rèn)為易元吉因其畫藝為人所妒而遭鴆殺。《畫史》載“畫院人妒其能,只令畫獐猿,竟為人鴆”。畫院中人的相互傾軋之事司空見慣,不過竟因之丟掉性命,也替易元吉惋惜。 猿猴摘果圖 絹本設(shè)色 25x25.6cm 北京故宮藏 猿猴摘果圖 局部 猿猴摘果圖 局部 趙昌也好,易元吉也好,這樣有違時流,敢于不同于黃體畫法的畫家,算是對普天下黃家陳陳相因的一種對抗。寫生成了一種有力的突破,不僅是對黃家樣式的不屑同流,在整個中國美術(shù)史上,也仍可作為很有分量的藝術(shù)典范。他們不是在編的宮廷畫家,畢竟少為人知。這樣的星火,可如一潭死水中的小小漣漪,尚無法掀起大浪,改變潮流,撼動黃體在畫壇的統(tǒng)治地位?;B畫真正革命般的變革,要等到崔白的熙寧變法了。易元吉死后,為數(shù)不多的作品已成為好事者重金爭購的對象。劉摯在《題易元吉畫猿》詩中云:
一句“真?zhèn)纬Ec識者論”更是道盡了易元吉其人其畫一世浮沉。 猿猴摘果圖 局部 猿猴摘果圖 局部 猿猴摘果圖 局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