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劍父 英雄獨立圖 嘉德2009秋拍成交價170.24萬元
高劍父(1879-1951),早年名麟,后改名侖,字爵廷,以號行,廣東番禺人。早年師事居廉。1903年赴澳門求學。1906年游學日本,畢業(yè)于東京美術院。1908年歸國,主持廣東同盟會,并與陳樹人、高奇峰等人先后在廣州、上海創(chuàng)辦《時事畫報》、《真相畫報》及審美書館,宣傳革命主張,倡導美育,推行中國畫的革新運動。于是以高劍父為首的“嶺南畫派”,開始活躍于畫壇。辛亥革命后,他又創(chuàng)辦春睡畫院、南中美術院,歷任廣東省立工業(yè)學校、廣州市立藝專、南中美術院校長,中山大學、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廣東美術會會長。1949 年移居澳門,1951年卒于澳門。高劍父與其弟高奇峰、陳樹人并稱“嶺南三杰”。
高劍父早期繪畫受居廉影響頗深,注重寫生技巧。東渡日本留學之后他開始在中國畫傳統(tǒng)技法基礎上大膽融入日本和西洋畫法,追求透視、明暗、光線、氣候、空間的表現,尤重色彩或水墨渲染。這種改變與他提倡的革新中國畫,反對將傳統(tǒng)繪畫定于一尊,主張折衷的思想密切相關,他強調兼容并蓄,取長補短,存菁去蕪。其既擅長寫意,又能畫工筆。山水、人物、花鳥均有很高造詣。其山水氣勢磅礴、秀逸中見剛勁;其花鳥不拘一格,寥寥數筆即生動傳神。此外,他還長于書法,喜用雞毫筆,風格雄厚奇拙。高劍父因此創(chuàng)造出一種奔放雄勁而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效果,其開創(chuàng)的“嶺南畫派”在近代中國畫壇上影響深遠。
畫面中,一只蒼鷹棲于樹枝之上,以一種俯視的姿態(tài)睥睨蒼生。這件作品揉入了典型的西方繪畫技法,在明暗、空間及透視關系上都有所表現。
題識:時杰老兄鑒政。庚午秋月,春睡畫院燈下。劍父。
|
|
來自: 雨林修養(yǎng)館 > 《高劍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