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2 重慶火鍋網(wǎng)![]() 1、香葉 清新芳香氣味, 解除四肢疼痛,屬香型。味辛;性溫。在麻辣火鍋和川鹵種是不可以缺少的,一般用量在8-15克。 2、草果 主要分布在云南、廣西、貴州等地。有燥濕除寒,祛痰截瘧,消食化食之功效。味辛;性溫,屬香型。用量很廣在火鍋中一般用量在6-12克。 3、香果 又名川芎,一種中藥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氣,祛風(fēng)止痛,主要栽培于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北等地。屬香型。在火鍋、燒菜、鹵水中加入8-10克為宜。 4、香茅草 為多年生草本。稈較細(xì)弱,直立,近無毛,節(jié)部膨大。葉鞘無毛,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于節(jié)間,先端多不規(guī)則的破裂,兩面近無毛,具白粉。清熱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啞痛,中暑,胃脘飽悶,瘡毒潰爛。味微辣,氣香,性熱。屬香型?;疱佉话阌昧吭?-8克。 5、白扣 原產(chǎn)于束埔寨和泰國(guó)。我國(guó)廣東、海南島、云南和廣西現(xiàn)有栽培。喜生于山溝陰濕處,或栽培于樹陰下。屬香型。味辛,性溫。有芳香而辛辣的氣味 。有理氣、消食、止嘔的作用。用量廣泛湯鍋、火鍋、鹵水、干鍋用量在6-10克。 6、桂皮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xì)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藥,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diào)料。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味辛甘、性熱,入腎、脾、膀胱經(jīng) 。有補(bǔ)元陽(yáng),暖脾胃,除積冷,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效。屬香型?;疱佊昧吭?-8克。 7、甘草 多生長(zhǎng)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在引黃灌區(qū)的田野和河灘地里也易于繁殖。它適應(yīng)性強(qiáng),抗逆性強(qiáng),不愧是植物界抗干旱的能手,斗風(fēng)沙的先鋒。補(bǔ)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屬中性。用量十分廣泛,火鍋用量在3-6克。 8、陳皮 又稱橘皮、柑皮。產(chǎn)于廣東 福建 四川 重慶 浙江 江西 湖南等地。陳皮辛散通溫,氣味芳香。用于脾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以及惡心嘔吐等癥。屬中性。清燉、紅燒、煲湯、都廣泛使用,火鍋用量在2-5克。 9、羅漢果 羅漢果被人們譽(yù)為“神仙果”。 主要產(chǎn)于桂林市臨桂縣和永福縣的山區(qū),是桂林名貴的土特產(chǎn)。果實(shí)營(yíng)養(yǎng)價(jià)值很高,含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質(zhì)、脂類等。原產(chǎn)中國(guó)的廣西、廣東、江西等省的熱帶、亞熱帶山區(qū)。有清熱止咳化痰之功效。屬中性。 火鍋用量在2-5克。 10、三奈 三奈也叫沙姜、山辣,為根狀莖。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性耐旱耐瘠怕浸。南盛耕地多屬黑泥田,含碳質(zhì)多,松軟疏水,宜于三奈生長(zhǎng)。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之功效。其味芳香。藥性溫、味辛。屬苦澀料。用量在1-3克。 11、八角 又稱茴香、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性溫,味甘辛。宜胃寒呃逆,寒疝腹痛,心腹冷痛,小腸疝氣痛者宜食;腎虛腰痛者宜食;腳氣病人宜食。分布于福建、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省區(qū)。屬苦澀料。用量在1-3克。 12、靈草 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 辛,溫。清熱解毒,燥濕。補(bǔ)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屬中性。用量在2-5克 13、排草 治感冒,咳喘,風(fēng)濕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喜生于山地斜坡草叢中,茂密的林邊及林下。分布四川、湖北、云南、貴州、廣東、福建等地。味甘,性平。屬中性。火鍋用量在2-5克。 14、甘菘 又名甘菘香。其香味濃郁。具有理氣止痛、開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療胸腹脹痛、胃痛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屬中性用量在2-5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