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 最近有個話題,引起不少爸媽的圍觀。 “如何評價家長口中「這孩子特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他要是認真起來學習成績肯定好」這樣的話?” 是啊,這樣的話,我們聽過也說過太多遍了: “這孩子好聰明,就是貪玩!” “這孩子機靈著呢,如果能認真點就好了!” “孩子好聰明!” ...... 家長喜歡夸贊孩子聰明,老師也經常這樣說。但是背后的潛臺詞是什么,你知道嗎? 前兩天跟大家分享過一篇文章:當老師對你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家長一定要警醒!,這篇文章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今天再看一位老師關于這個問題的評價。相信看完之后,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當你們再夸贊孩子的時候:就會覺得“聰明”這倆字太不夠力度了。 文/愛米菊 (在全國最好的公立中學之一任教七年,班主任五年。) 1 我覺得,家長說這個話,有兩句潛臺詞:
我最欣賞的學生之一,小Q。高高瘦瘦,皮膚偏黑,貌不驚人,為人善良,行事低調。 他的驚人之處在哪? 你知道,帝都優(yōu)秀的中學生是要扎堆上課外班的?!霸絻?yōu)秀越要上課外班,越上課外班越優(yōu)秀”是無數(shù)學生家長認可的真理。 小Q沒有報任何課外班(除了彈了十年的鋼琴),但他的成績,經常能夠排在全年級前五! 你知道在我們這所準入門檻極高、優(yōu)秀學生超多的學校,每次大考排在年級前五是何等牛叉的一件事嗎?
再來一個。 小L。高高壯壯,相當淘氣,學習上簡直可以說是完全不用心,成績排在倒數(shù)。 但是,他的驚人之處又在哪?
跟他們比起來,考上過北大的老師我,也就算是個普通人吧。(而且說實話我一直覺得自己不聰明,完全是以努力彌補智力不足~嗚嗚) 你看了這兩個孩子,再看看自己孩子,你還能敢說“這孩子特聰明”嗎? 2 假如你的孩子并不是”特聰明“,你卻一直跟他(她)說”你就是學習不用心,認真起來學習肯定好“,會有什么后果呢? 后果是,很可能,他這輩子都會落在同齡人的后面。 為什么這么說? 你可能聽過很多逆襲的故事,但我想告訴你,在真實的學校體系中,一個孩子的學業(yè)成就基本上從小學中高年級就固定了,好的會一直好下去,或者更好;中等的學生可能一直居中;差的基本上就一直差到畢業(yè)了。真正能夠”認真起來“逆襲成功的,在一個年級幾百人中,寥寥可數(shù)。 為什么?
3 但是你可不可以夸自己孩子聰明呢? 當然可以。因為事實如此。
4 所以,我會怎么去鼓勵孩子呢? 兩年前,我跟一個學生談話,那個孩子很棒,但是當時狀態(tài)低迷,對自己要讀哪所高中頗為躊躇;我看著他的眼睛,斬釘截鐵地跟他說:“孩子,我告訴你,我不能想象,將來你回學校來看老師時,穿的是其他學校高中的校服。因為在老師心里,只有咱們學校高中的校服,才配得上你!”
愛孩子,真心地欣賞他的閃光點,鼓勵他依仗努力而非天分,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才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吧! 小寶說: 此外,德威克有一個成就目標定向理論能很好地分析這種心態(tài),之前經常有跟大家提及到。 他將兒童分為兩組做拼圖, 給A組拼好拼圖的說的話是:你一定很聰明才拼好了拼圖。 給B組說的話是:你一定很努力才拼好了拼圖。 然后,第二次讓兩組孩子選擇拼圖, A組幾乎所有孩子都選擇了相對簡單的拼圖。 而B組的大部分孩子都選擇了更難的拼圖。
原因很簡單,聰明是固化的,他是屬于你這個人的本質東西,孩子是無法通過努力讓自己變得更聰明的。
獎勵努力,不獎勵聰明。 看完這個,你知道下次,該怎樣夸贊孩子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