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拉丁語和德語——我們字典里的許多詞匯都要歸功于這三種語言,另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歸功于希臘語。但英語的不斷壯大是個例外,英語吸收了克丘亞語(Quechua)、日語、斯瓦希里語(Swahili)、梵語(Sanskrit)等語言中的特殊外來詞。這些非歐洲語言和族語對英語的形成有重要貢獻(xiàn),使我們接觸到了一些真正獨特的詞匯。 10.班圖語(Bantu Language) 我們先從班圖語說起,班圖語是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以及喀麥隆(Cameron,西非國家)到肯尼亞這一片地區(qū)所使用的語言。班圖語對英語的貢獻(xiàn)局限在極個別古怪的詞匯上,最特別的是'jumbo(巨大的)'和'zombie(喪尸)'這兩個單詞。 “jumbo”可能來自斯瓦希里語中意為“主要的”的“jumbe”一詞,也可能來自剛果語(Kango)中意為“大象”的“nzamba”一詞。該單詞于19世紀(jì)80年代被吸收為英語單詞,在費尼爾斯·泰勒·巴納姆(P.T.Barnum)的電影“Greatest Show on Earth”中作為一頭大象的名字出現(xiàn)。1882年,巴納姆從倫敦攝政公園的動物園(London's Regent's Park Zoo)中買下這只大象,然后帶它去了美國。這頭大象在巴納姆的馬戲團(tuán)里表演了三年,直到他被一輛貨運火車撞傷死去。 關(guān)于'zombie',有人認(rèn)為它來自西班牙索布拉(Sombra)的路易安斯那混合語(Louisiana Creole),意為“陰影”或者“鬼魂”。但有些語言學(xué)家則認(rèn)為該單詞來自剛果語中的“zumbi”一詞,意思是“戀物、神物”,也可能來自金邦杜語(Kimbundu)中的'nzambi'一詞,意為“上帝”。在受西非語影響的海蒂克里奧爾語(Haitian Creole)中,'zombi'一詞意為“死亡精神”。 9.塔加拉族語、馬來語和太平洋中南部諸島語言 你也許會認(rèn)為'boondocks(窮鄉(xiāng)僻壤)'是用來描述邊遠(yuǎn)地區(qū)的一個奇怪的復(fù)合名詞,但事實上,這個單詞要追溯到20世紀(jì)早期時,美國士兵們把它從菲律賓(Philippines)引入了美國。二戰(zhàn)時期,美軍在美西戰(zhàn)爭(Spanish-America war)中占領(lǐng)了菲律賓這個島嶼國家,就是那時,美國人學(xué)會了塔加拉族語(Tagalog)的單詞'bundok',意為“山”。 與此同時,'cooties(虱子)'來自馬來語中的單詞'kutu',意為“犬蜱”。從20世紀(jì)30年代起,'Yo-yo(溜溜球)'就成為美國和加拿大的一個商標(biāo)名稱了,但這個單詞以及這個玩具的構(gòu)思,可能是來自菲律賓。當(dāng)我們討論馬來語單詞時,'sarong(圍裙)'意為“保護(hù)層”。 許多動植物外來語同樣也來自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Pacific Rim)的各種語言,最典型的一個單詞是'orangutan(猩猩)',它直接取自混合馬來語(pidgin Malay),字面上是“森林人”的意思。 8漢語 漢語對全世界的飲食和武術(shù)詞匯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比如有“功夫”,“太極拳”,“餛飩”和“撈面”。不過英語中也有幾個不怎么鮮為人知的漢語舶來語。 例如,“番茄醬”被認(rèn)為是來自漢語“魚露”,經(jīng)由馬來語進(jìn)入英語。在英文表達(dá)上,這個詞語在20世紀(jì)初才具有現(xiàn)在的意思,而之前是用來描述一系列醬汁和肉汁的。漢語的“大風(fēng)”意思是“很大的風(fēng)”,它在變異為英語“typhoon”之前,被借用到希臘語中。 “Kowtow”來自漢語,它的意思是“磕頭”,形容的是通過前額觸地來表示尊重的習(xí)俗。而“Koan”是由漢語“公案”(意思為公共的提案)演變?yōu)槿照Z的。則“Brainwash”是在朝鮮戰(zhàn)爭時期由漢語“洗腦”轉(zhuǎn)化為英語的。 7日語 類似于漢語,日語有大量顯眼的英語外來詞。盆景,火盆,銀杏這些都是外來詞。人們在日常生活會使用類似于繪文字,醬油和壽司的詞語。哦,可別忘了折紙,蒲團(tuán),便當(dāng)和相撲這些詞。有趣的是,大部分這些詞語在兩種語言中顯示的是相同的意思。不過,有些詞語還是有顯眼的詞源的。 “卡拉OK”原來的意思是“無人伴奏樂隊”?!翱帐值馈钡囊馑紴椤俺嗍帧?,畢竟,這種武術(shù)的設(shè)計沒有武器。它和“卡拉OK”的第一個音節(jié)相同。“柔道”和“柔術(shù)”的第一個音節(jié)相同,它們分別表示“柔軟的方式”和“柔軟的技能”。至于“海嘯”則翻譯為“浪潮翻涌”。 “大君”(起初為太君)是來自日本的一個不太明顯的音節(jié),它的意思是“偉大的君主”或“高級指揮官”。十九世紀(jì)五十年代,訪問日本的外國人就使用這個詞去指代將軍(這個國家的統(tǒng)治者)。 另一個讓人驚訝的詞語是“emoji”。第一眼看去,你可能會認(rèn)為這個詞語是英語單詞“emotion”的一個變形。但實際上,在日語中,它意思是“繪文字”。 6.俄語 一些人認(rèn)為,亞洲是從烏拉爾(Ural )山脈開始的,所以俄語也在“歐洲”語言的名單上。但英語系中的斯拉夫(Slavic)語言比德語和羅曼斯語更久遠(yuǎn)。這也帶給我們許多有趣的外來詞。如果忽視掉如“頭巾”“集中營”這樣不好的詞匯,留給我們的則會是其他相當(dāng)有趣的詞匯列表。 “猛犸”(Mammoth)最初是用來描述在西伯利亞(Siberia)附近發(fā)現(xiàn)的一個17世紀(jì)末生物的殘骸。這個詞可能來源于俄語詞語“地球”。它在19世紀(jì)早期成為一個英語形容詞,意為巨大的,當(dāng)年托馬斯·杰斐遜( Thomas Jefferson)將一個巨大的圓形奶酪與市民分享,就使用了這個詞,當(dāng)時該事跡備受馬薩諸塞州柴郡(Cheshire)浸信會(Baptist)教堂婦女的稱贊。而且,這個奶酪重達(dá)560公斤(1234磅)。 “抽頭”——當(dāng)你打賭時你所付的賭資,這個詞來源于經(jīng)過俄語-烏克蘭語衍生的依地語( Yiddish)單詞“獎金”“利潤”。我們在提及俄語的詞源時不能忘記這個詞“vodka”(伏特加)是“voda”的衍生物,或“水”。 5.圖皮-瓜拉尼語 圖皮-瓜拉尼語指的是現(xiàn)代巴西(Brazil)本土人所說的一種語言。在殖民時期,圖皮-瓜拉尼語的其中一種語言成為了歐洲人與當(dāng)?shù)厝酥g的貿(mào)易語言,它被一些語言學(xué)家稱為“耶穌圖皮”。 一些圖皮語(Tupian)為英語中的植物和動物名字做出貢獻(xiàn),它們同樣吸收了西班牙語(Spanish)、法語(French)和葡萄牙語(Portuguese)。例如,“美洲豹”來源于圖皮語單詞,意思是“鹿”?!澳臼怼币彩峭ㄟ^把羅曼斯語轉(zhuǎn)變成圖皮語單詞“榨果汁”或“紙漿”而得來的。 但是所有的動植物中卻有個的例外。比如“海盜”(buccaneer)這一詞。法語版的海盜是boucanier,是指喜歡使用木質(zhì)烤架露天燒烤,用煙熏的方法把肉烤熟的人,當(dāng)?shù)厝税涯欠N煙熏肉叫做“mukem”。最初,海盜其實就是定居在西班牙殖民地加勒比海地區(qū)的法國獵人。在1690年代西班牙人將他們驅(qū)逐出去后,一些法國人做了海盜,從而使這個詞有了現(xiàn)在的詞義。 4其他印第安語言 如同“圖皮語”(Tupi)一樣,現(xiàn)今美國和加拿大使用的那種帶有長串單詞的印第安語主要是新大陸上的植物與動物。這些語言范圍涵蓋了種類廣泛的生物,如馴鹿、花栗鼠、山核桃、駝鹿、土狼、柿子和臭鼬。 “烤肉”與“海盜”有著關(guān)聯(lián)。我們可以追溯其根源至阿拉瓦克人,但實際上烤肉的起源是與烤肉架相關(guān)的?!?/span>Cannibal”這個詞源自阿拉瓦客語“kalingo”,含義是“勇敢的人”,這個詞曾用來指代“加勒比海人”。歐洲人看到土著人食肉,所以他們將這個詞理解成了“食人族”,這個含義延續(xù)至今。 (碰巧的是,在古英語中“cannibal”的含義是selfaeta)“Tobacco”也起源于阿拉瓦客語。 納瓦特語屬于墨西哥語系,非官方稱法“阿芝特克語”,現(xiàn)今仍有150萬人使用這種語言。“巧克力”、“土豆”和“麥斯卡爾酒”都源于這種語言,最后一個詞“麥斯卡爾酒”本意為“煮過的龍舌蘭纖維”。“鱷梨”起源于納瓦特語中的“ahuacatl”,也有“睪丸”的意思。 拿南美的蓋丘亞語來說,它給了英語“駱駝”、“牛肉干”、“藜麥”和“奎寧”這些詞匯,最后一個詞“奎寧”拼法本為“kina”或是“bark”。如果你喜歡吸煙,你應(yīng)感謝瑪雅人,因為“香煙”這個詞很有可能來源于他們的“sicar”這個詞,意為“吸(煙)”。 3.波斯語 波斯語在這個表單上的地位很奇特。如同英語一樣,這種語言起源于原始印歐語系。這意味著這些語言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媽媽”、“爸爸”、“女兒”、“兄弟”和“名字”這些詞語在現(xiàn)代波斯語中與英語同源。但也有一些詞在波斯語與英語中的含義不同,它們是不含惡意的舶來語。 在波斯語中“Limu”是柑橘類水果統(tǒng)稱,它是英語“檸檬”的起源。“媽咪”是波斯語“wax”經(jīng)拉丁和阿拉伯轉(zhuǎn)化后得來的?!疤枪眮碓从诓ㄋ拐Z的“gandi”,“糖”可能也來源于梵文?!按笈褴嚒痹醋浴?/span>karwan”,意為“一群沙漠旅行者”?!皼鐾ぁ眮碜圆ㄋ拐Z“kushk”,意為“宮殿”或“閣”。由波斯語流傳而來的詞語“冰鎮(zhèn)薄荷酒”字面含義為“玫瑰水”,“睡衣”來自本意為“褲腿”的一個術(shù)語。 2.阿拉伯語 阿拉伯語是除歐洲國家的語言之外,對英語借用貢獻(xiàn)最多的語言之一。我們之前一同看過10個有趣的阿拉伯外來詞的例子,但那只是冰山一角?!杜=蛴⒄Z詞典》就收錄了近1000個來自阿拉伯的單詞。 比如說“cipher”(零)或“zero”(零),它們來源于阿拉伯語的sifr,并通過拉丁語轉(zhuǎn)化成了英語單詞。在8世紀(jì)之前,0是什么,歐洲人對此沒有什么概念。但是,在摩爾人占領(lǐng)了西班牙后,歐洲大陸就開始采用阿拉伯體制的數(shù)字。 “To drub”(打敗)(正如句中所用的,“He took a drubbing in the debate.”“他在那場辯論中慘敗?!保﹣碜园⒗Z的daraba,“to beat up”(打敗)同樣來自daraba?!?/span>Monsoon”(季風(fēng))來源于阿拉伯語中表示“季節(jié)”的mawsim,并通過荷蘭語和葡萄牙語轉(zhuǎn)化而來。還有一個詞,“Sahara”(撒哈拉大沙漠)。在英語中,它特指一個地區(qū),但是在阿拉伯語中,它泛指“沙漠”。 1.梵語、印地語和烏爾都語 英語中有很多外來詞是來自阿拉伯語的,但是梵語和由梵語發(fā)展而來的兩個語言分支——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對英語外來詞的貢獻(xiàn)也不可小覷。這些外來詞匯多種多樣并且很難進(jìn)行分類。 印地語jangal正是英語中的“jungle”,指代荒原、叢林或荒漠。Khaki為烏爾都語中的一個單詞,在英文中對應(yīng)的是“dusty”(布滿灰塵的)?!?/span>Juggernaut”來自梵語中的Jagannatha,有著世界之王的含義,所指的是一名印度教神。 “Chess”(國際象棋)一詞直接源于法語中的esches,但是梵語中表示游戲的詞,chaturanga,也有相似的意思。chaturanga的具體含義為“一軍四將士”,分別指象、馬、車和兵——除了國王和皇后,棋盤上的其他棋子。 “Karma”(因果報應(yīng))在梵語中的意思為“行動”、“影響”或“行動”。“Loot”是直接從印地語借來的,意思為“booty”(戰(zhàn)利品)或“stolen property”(贓物),同時它也是由梵語中表示“to steal”(偷竊)一詞派生而來?!?/span>Mantra”(咒語)在梵語中的意思為“思想的工具”,是由梵語中意思為“思考”的一個動詞轉(zhuǎn)換而來。有趣的是,“Pundit”(磚家)的詞源是梵語pandita,意為“learned man”(博學(xué)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