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反手摸肚臍”后,這些天“A4腰”(用張A4紙就能把腰完全擋?。┯只鹆?,女明星紛紛曬出小蠻腰。對此,原本咱看看熱鬧就好,只是控制腰圍對中老年人也確實不是一件小事。并且,腰部承上啟下,中醫(yī)認為,保養(yǎng)腰部有著重要的養(yǎng)生意義。中醫(yī)專家對此有什么看法?他們的護腰理念和做法又有哪些呢? 早起前練腰,輕微腹瀉身體自調 山東省立醫(yī)院推拿科主任醫(yī)師王海泉:過去體力勞動占主導,人們覺得劉曉慶這樣的四方圓臉、稍胖的身材是美的;時代變了,審美在老一輩看來就顯得畸形了。但客觀來說,現(xiàn)代人稍偏瘦是有益的,有句成語叫腸肥腦滿,胖人血管里血脂堆積得較多。 我每天起床前就活動腰部,給身體這個發(fā)動機先做做預熱:趴在床上練習小燕飛,這對緩解慢性腰痛有益。此外我每天走路,少則8000步,多則15000步。我飲食清淡,且堅持一點:若吃東西后不舒服,拉肚子了,堅決不治療。我認為這是身體的自我識別過程,不吸收是好事,說明身體在自我調節(jié),不宜多過干預。打個比方,10個人吃一鍋菜,7人鬧肚子,3人不鬧,您覺得鬧還是不鬧好?當然是鬧比較好,因為你吃得太亂了。當然,老年人若拉肚子止不住要及時就醫(yī)。 內臟涼所以肚皮肥、腰圍粗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蛟河中醫(yī)院主治中醫(yī)師趙治國:人冷了要穿衣服,同樣道理,腹腔里頭的胃腸、肝胰腺等涼了,身體就會自發(fā)調動脂肪長到內臟周圍、長到肚皮上,以保持肚子這塊的溫度。腹部與腰部一前一后,肚子脂肪多了,加上腰為腎之府,腎涼了,腰部長脂肪保溫,腰圍自然就大了,所以我認為根子還在寒涼上。 對于營養(yǎng)過剩導致的肥,需管住嘴、增加運動量,平時可多吃蒜、花椒之類的熱性食物;對于身體腫胖者,可借用熱性的食物(如雞肉、羊肉等)來補充熱量,同時利用站馬步、跪膝、打坐、踢臀部等運動方式,將下肢氣血的熱量轉移到腹部上來。另外,艾灸腹部也是不錯的方式。 腰眼是重點,食療可輔助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推拿疼痛科副主任醫(yī)師范東:給老年朋友推薦兩個腰部養(yǎng)生動作:①雙手握空拳叩擊腰眼(位于脊柱兩側),每天1分鐘即可。②雙手搓熱,護住腰眼上下搓,然后捂住5-6秒,接著雙手頂住腰部,做左右撞胯的動作,左右各3下。此外,腰為腎之府,做好腹部、腰部保暖,不受涼很重要。另外可吃點黑米黑豆核桃粥,能補腎、護腰。 實在減不下腰圍,就順其自然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醫(yī)院教授王宏才:腰圍影響壽命。腰圍過于肥胖者(編輯插嘴:女性腰圍大于80厘米、男性大于85厘米則算超標),患脂肪肝及其他代謝性疾病的可能性較高,不妨上醫(yī)院瞧瞧有無這方面問題??刂蒲鼑灰憻?,僅靠敲打和按摩腰部穴位還不行,二要合理飲食。我每天走路,走多少步隨意;每周至少打2次羽毛球,每場2小時,至今堅持了10多年,這令我體重10多年來很穩(wěn)定。 腰圍過大者要積極控制,但若老年朋友實在減不下,可能有部分遺傳因素在起作用,不妨順其自然,畢竟養(yǎng)生最重要還在于好心態(tài)。(本報記者劉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