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清除幽門螺桿菌(H.pylori)對于降低潰瘍病及胃癌的發(fā)病率至關(guān)重要。但是一線的 H.pylori 清除方案會有 10%~30% 的失敗率。對此,國際上普遍推薦療程 10 天的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方案作為補救的二線治療方案。但隨著左氧氟沙星在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中的普遍應用,H.pylori 對其耐藥性也明顯增加。近年來,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方案的根除率亦降至 80% 以下。 為提高二線補救方案的根除率,臺灣大學醫(yī)院胃腸科的劉志銘醫(yī)師等進行了一項多中心、平行開放的隨機對照研究,結(jié)果在線發(fā)表于上個月的 Am J Gastroenterol 雜志上。 研究者們于 2012 年 2 月至 2015 年 4 月期間共收集了 600 名經(jīng)標準的克拉霉素三聯(lián)方案治療失敗的 H.pylori 感染患者納入研究。所有患者按照 1:1 比例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給予左氧氟沙星序貫治療(LS 組)及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治療(LT 組)。 LS 組治療方案:泮托拉唑 30 mg+阿莫西林 1.0 bid×5 天,繼以泮托拉唑 30 mg+左氧氟沙星 0.25+甲硝唑 0.5 bid×5 天。LT 組治療方案:泮托拉唑 30 mg+阿莫西林 1.0+左氧氟沙星 0.25,bid×10 天。治療結(jié)束后比較兩組間根除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依從性、費用的差異,并進一步從人口學、CYP2C19 基因多態(tài)性、抗生素耐藥性及 H.pylori 毒力因子等方面進行亞組分析。 研究結(jié)果表明:LS 組根除率顯著高于 LT 組(84.3% 比 75.3%)。同時,主要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也更高,但大多輕微。兩組中因不良反應而停止治療的均為 2.4%。對部分治療失敗者進行的耐藥性分析表明,H.pylori 對左氧氟沙星的獲得性耐藥是補救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LS 組比 LT 組為 66.7% 比 73.9%)。 兩組中依從性差者根除率均降低。CYP2C9 基因多態(tài)性對根除率無顯著影響。LS 組治療費用較 LT 組低約 11.6 美元。 本研究是首個證實在 H.pylori 二線治療中改良的左氧氟沙星序貫療法優(yōu)于傳統(tǒng)三聯(lián)療法的隨機對照研究。序貫療法不僅根除率更高,而且費用更低。盡管不良反應發(fā)生較多,但因此停藥比例并不增加。因此研究者推薦在 H.pylori 標準治療失敗的患者中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貫療法做為二線治療方案。 關(guān)注「消化時間」在 微信對話框中 回復口令「0307」即可獲取答案。 編輯:羅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