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基礎理論》實驗指導 (供中醫(yī)、骨傷、針灸專業(yè)用)
河南中醫(yī)學院中醫(yī)基礎理論學科
《中醫(yī)基礎理論》實驗指導 供中醫(yī)、骨傷、針灸專業(yè)用
實驗注意事項 1、實驗前必須預習實驗內容及與實驗有關的理論。 2、實驗時要注意觀察動物的性別、體重、日期、實驗目的和給藥的劑量與方法等,準確地記錄觀察到的數(shù)據,實驗完畢對結果分別加以整理,分析出實驗結果,寫出結論,按時交實驗報告。 3、必須保持實驗室安靜,精神集中,互相合作進行實驗。 4、愛護儀器,節(jié)約藥品,動物,水電。 5、實驗前后須清點器材,藥品,損壞要登記,故意損壞要賠償。 6、實驗室保持整潔,實驗后將儀器,用具整理洗凈,放回原處,動物尸體放在指定地點。
實驗一 部分常規(guī)實驗操作 [目的] 通過本實驗,學習和掌握動物的幾種給藥方法和常規(guī)操作方法。 [實驗動物] 18—22g小白鼠6只(雄性)。 [實驗器械] OT注射器 2副 注射針頭5# 2只 注射針頭6# 2只 臺稱天平 1架 灌胃器 2只 生理鹽水 [實驗方法] 1、小白鼠的捉持法和給藥途徑 (1)捉持法:先用右手從鼠籠中捉住鼠尾提起,放在實驗臺上,在其向前爬行時,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白鼠兩耳和頭頸部皮膚。然后將鼠體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用右手無名指及小指按住尾巴和后肢,前肢可用中指固定。這樣可作注射和灌胃等操作。 注意:小白鼠一般不會咬人,但動作要輕柔,迅速。 (2)灌胃法:以左手捉住小鼠,使腹部朝上,頸部拉直,右手持配有灌胃液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再從舌背沿咽后壁向下進入食道、胃。如果手法正確,灌胃器很容易進入,若遇阻力或灌時不通暢,則表示針頭未插入胃內,必須拔出后按上述方法重新操作。 注意:動物要固定好,頭頸部保持正直;插入方向沿口角入,不可太猛,以免刺破食道誤入氣,造成死亡。 (3)注射法(腹腔):左手抓小白定的方法同上,右手持注射器,取45角度將針頭從下腹部向頭刺入腹腔,抽注射器,若無回血或尿液,即可注射。 注意:針頭刺入不宜太近上腹部或太深,以免刺破內臟;針頭與腹腔角度不宜太小,否則容易刺入皮下。
實驗二 氣的推動作用 [目的] 從注射人參小鼠與對照組間游泳時間的差異。以體現(xiàn)氣對機體的推動作用。 [實驗動物] 18—22g小白鼠6只(雄性)。 [實驗器械] 動物夾 2只 長把鑷子 1把 玻璃缸 2只 藥用天平 1臺 OT注射器 2付 注射針頭6# 2只 鐵絲 若干 [實驗動物] 0.9% Na a溶液,1:1紅參水提液。 [實驗方法] 1、以18-22g重雄性小白鼠,尾部系上其重量10%的負荷。 2、放入溫水(26-27℃)中游泳。 3、以小白鼠第一次無力沖出水面為界,記錄時間。 4、最后取游泳時間相近的小鼠,隨機分組。 5、篩選后第二天,分出二組。 實驗組:小鼠腹腔注射紅參水提液0.08ml/10g(生藥6g/kg)。 對照組:小鼠腹腔注射0.9% Na U溶液0.08ml/10g。 6、注射30分鐘后,按上述條件作游泳試驗,記錄小鼠游泳持續(xù)時間(分別為第一次無力沖出水界及死亡時間)。 7、比較兩組游泳持續(xù)時間,試分析其原理。 [實驗結果] [討論]
實驗三 氣的防御作用 [目的] 觀察小白鼠在氣旺和氣不旺的時候,對惡劣條件(缺氧)的抵抗能力。 [實驗動物] 18—22g小白鼠10只(雄性)。 [實驗器械] 天平稱 1臺 秒表 1架 注射器(1ml) 2付 注射針6# 2只 125 廣口瓶 10只 125 廣口瓶橡皮塞 10只 紗布 若干 納石灰 50g 1:1生曬人參水提液 生理鹽水 [實驗方法] 1、將生曬人參1:1濃度水煎至所需量,冷卻待用。 2、稱取納石灰0.5g 10份,分別包于紗布內,置于廣口瓶中。 3、取18—22g雄性小白鼠10只,分二組,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稱好體重,作好標記。 4、將實驗組小白鼠注入生曬人參水提液以0.08ml/10g的劑量注入腹腔中,對照組注入同等的生理鹽水。 5、用藥半小時后,將小白鼠放入廣口瓶中,迅疾用橡皮塞緊瓶口,同時按下秒表。 6、仔細觀察小白鼠窒息致死的時間,并記錄備案。 [注意事項] 1、掌握注射劑量。 2、藥后必達30分鐘后方可置于瓶中。 3、藥物注射必在腹腔中,必須在腹腔內淺刺,不能刺入肝臟等臟器,以免損傷內臟致死,影響結果。 [實驗結果] [討論]
實驗四 “氣能攝血”試驗 [目的] 觀察補氣藥人參對生理情況下和病理情況下小白鼠出凝血的影響,進一步加深對“氣能攝血”理論的認識。 [實驗動物] 18—22g小白鼠(雄性)10只 [實驗器材] 灌胃器 2只 秒表 1只 玻片 2塊 藥用天平 1臺 OT注射器 2付 手術剪 1把 注射針頭6# 2只 濾紙、棉花 若干 1:1吉林生曬參浸煎液,肝素 2ml 生理鹽水 [實驗方法] 1、將小白鼠隨機分為二組,每組10只,作好標記編號。 2、實驗組和對照組均在小白鼠尾巴遠端1/3處取血,測定出凝血時間。 出血時間測定法: 用手術煎將小白鼠尾巴遠端1/3處煎斷,讓血液自然流出,自血液流出時開始計時,每隔半分鐘用干燥濾紙自創(chuàng)口處吸干流出的血液(注意濾紙不要接觸創(chuàng)面),直至血液停止。將濾紙上的血跡之和除以“2”即為出血時。 凝血時間測定法: 用干燥棉球輕輕拭去第一滴血,以清潔干燥的載玻片接取繼續(xù)流出的血液一大滴,直徑約為5—10毫米,并立即開始計時。于2分鐘后,每隔半分鐘用干燥針頭挑動血液一次,至見到纖維蛋白絲為止。自血液流出至出現(xiàn)纖維蛋白絲的時間即為凝血時間。 3、實驗組:1:1人參液0.1ml/10g/日灌入,每日一次×3天。 對照組:生理鹽水0.1ml/10kg/日灌入,每日一次×3天。 4、第三天下午兩組小白鼠均在尾巴1/2處取血,測定出凝血時間。 5、第四天腹腔注射肝素3u/g,按體重給藥。 6、半小時后在小白鼠尾巴近體1/3處取血測定出凝血時間。 [實驗結果] [討論]
實驗五 肺通調水道 [目的] 通過減少肺的通氣量,觀察對尿量的影響,從而了解肺通調水道,為水之上源的生理功能。 [實驗動物] 兔2kg左右,雌雄不限。 [實驗器械] 哺乳動物手術器械;兔解剖臺;兔“丫”型氣管插管;膀胱插管;眼科煎;注射器(5M1、20ml)及針頭;量筒;馬利氏氣鼓;記紋鼓及描記系統(tǒng);受滴裝置;絲線;橡皮管;棉花;紗布。 20%烏拉坦溶液;生理鹽水。 [實驗方法] 1、用20%烏拉坦溶液,以1g/kg劑量緩慢注入兔耳緣靜脈,麻醉后固定于兔解剖臺上,亞剪去頸部,腹部手術部位的毛。 2、沿頸部正中切開皮膚5-7cm,分離肌肉,暴露并分離氣管,穿線,在甲狀軟骨環(huán)下做“┷”形切口,一手將搏線提起,一手將氣管插管送入,用線固定。 3、氣管插管的一邊與一短橡皮管相接,另一邊通過一橡皮管與馬利氏氣鼓,描記裝置相連。 4、在恥骨聯(lián)合上方,沿正中線作一約3cm切口,將膀胱底部牽拉至切口外,在膀胱下方穿一線,然后在膀胱底部作一小切口,(應避開血管),插入膀胱插管,結扎(注意切勿將輸尿管一起扎住)。然后通過小塑料管與受滴裝置相連。 5、先觀察記錄10分鐘呼吸,尿量曲線作為對照。 6、用食指堵塞或用止血鉗鉗夾氣管插管開口端的短橡皮管,減少肺通氣量,再觀察記錄10分鐘呼吸,尿量曲線。 7、恢復正常肺通氣量,再次觀察呼吸尿量的變化,并做對照分析。 [注意事項] 1、手術過程應盡量減少出血,手術后可用溫熱(38℃)生理鹽水紗布復蓋創(chuàng)面。 2、做膀胱插管插管觀察時,應注意盡量避免受膀胱內壓和膀胱收縮的影響。 3、在實驗過程中如無尿,可以在觀察前后三次尿量時,經耳緣靜脈各注射生理鹽水(T37℃左右)10℃ [實驗結果] [討論]
實驗六 寒濕傷胃實驗 [目的] 通過冷水浸漬大白鼠四肢的應激性刺激,誘發(fā)其胃潰瘍,從而說明“寒濕傷胃”。 [實驗動物] 大白鼠(200~250g)1只,或豚鼠。 [實驗器材] 中型干燥器(直徑10-15cm)1個,10ml注射器1支,脫脂棉少許,解剖器械一套。 [實驗藥物] 乙醚10ml左右,0.4%中性福爾馬林溶液10ml。 [實驗方法] 1、將大白鼠禁食48小時。 2、在干燥器底部輔以厚度約2cm,并浸過5-10ml乙醚的脫脂棉,將大白鼠放在干燥器內鋪有防蟲網的隔板上,蓋上干燥器蓋,約20-30分鐘,大白鼠進入麻醉狀態(tài)。 3、取出大白鼠,將其四肢固定于鼠板上,待其清醒后,浸入20℃左右的水槽中,水面浸至劍突水平。 4、20小時后,將動物處死,擦干皮膚立即剖檢,先將幽門用線結扎,然后用注射器抽0.4%的中性福爾馬林溶液10ml,自食道注入胃內,拔出針頭,結扎賁門,在兩結扎線的兩端,切斷食道及十二指腸,摘下全胃,30分鐘后,沿大彎剖開,辨別。通常在腺胃部可見咖啡色的出血點及局灶性粘膜缺損,病變小,僅1mm左右,深部不超過肌層。 [注意事項] 1、麻醉程度以觀察動物狀態(tài)來判斷,大而深的呼吸開始時,則有麻醉致死的危險。 2、福爾馬林溶液一定要注入胃中,以便固定胃粘膜組織,不致因剖開有胃腔而收縮,影響對病變的觀察。 [實驗結果] [討論]
實驗七 冷熱環(huán)境中蟾蜍腸系膜微循環(huán)血液流速的改變 [目的] 用不同溫度刺激被試動物,觀察在室溫及禁熱情況下被試動物血液運行的快慢,血管管經的大小及其變化。從而了解機體血運對寒熱環(huán)境的不同反應,加深對寒熱特性的理解。 [實驗動物] 大蟾蜍 1只 有孔蛙板 1只 [實驗器材 ]剪刀 1把 探針 1根 鑷子 1把 光學顯微鏡 1架 任氏液 1瓶 大頭針 若干 標記筆 1支 冰箱 1只 水浴恒溫箱 1只 [實驗方法] 1記錄室溫、用探針毀壞蟾蜍的脊髓及腦,使之四肢癱軟,然后用剪刀剪開蛙側腹,將腸系膜用大頭針固定在蛙板上,放置于顯微鏡下。 2在5-10分鐘內,找到一根易于分辨的(最好有分枝)的微血管,用記號筆在載物臺上做好標記,以便尋找。仔細觀察這根血管的血流流速,在紙上描繪其形態(tài),制定其流速等級(參見下面標準)記錄觀察時間后,將蛙板放入0℃以下的冰箱冷冰室里。 3 30分鐘后取出蛙枝,立即將其放到顯微鏡下,依照記號迅速找到原先的血管,觀察血流流速的變化,判定流速等級,記錄時間。 4 5分鐘后,將蛙板放入溫度為45℃的水溫恒溫箱內架上,10分鐘后取出蛙板速將其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同一血管血流流速的變化,到定流速等級,記錄時間。 5記錄上述結果并逐項分析其原因。 (1)線流:血液快,呈光滑的索條狀,毫無顆粒,形如塑料帶。 (2)線粒流血流:呈光滑的索條狀,稍有顆粒感形如綢帶。 (3)粒線流:血流較快,連續(xù)成線,有明顯顆粒感,形如布帶。 (4)粒流血流較慢,軸流,緣流混雜如泥沙流,形如麻帶。 (5)粒緩流:血流呈泥沙狀,連續(xù)緩慢流動。 (6)粒擺流:血流呈泥沙狀,前后擺動似能向前流動。 (7)停滯:血流停滯不動。 [實驗結果] [討論]
實驗八 恐則氣下實驗 [實踐原理]恐懼,在心理學中認為是一種企圖擺脫逃避危險的情緒,引起恐懼的關鍵因素,則缺乏處理或擺脫可怕情景或事物的力量或能力。在強烈的恐懼狀態(tài)下,往往伴隨著機體的應激變化,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在情緒狀態(tài)下與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聯(lián)系非常密切。祖國醫(yī)學認為七情過激,可造成體內氣機失常,“恐則氣下”就是指恐懼過度可使腎氣不固,氣泄以下出現(xiàn)二便失禁等等的病理變化。 [實驗目的] 本實踐是將小白鼠置于一個無處逃避的封閉電擊籠中給予電擊引起強烈疼痛導致小白鼠極度的恐懼。 [實驗動物] 小白鼠6只,藥理一一生理實驗多用儀一臺及附件電擊籠兩只。 籠底有并列的粗銅片,銅片間距約0.3厘米,粗銅片相間地分別與電源兩極相連接,當籠里通電時,由于鼠的四肢分別站在兩組銅絲上而受到刺激。 [實驗方法] 1、將藥理一一生理實驗多用儀按說明書上聯(lián)接完畢,開啟電源,將交流電壓輸出調在70-75V后關閉電源。 2、將小白鼠按大小配對,隨機分成2組,分別放小甲乙籠,甲籠聯(lián)接多用儀,乙籠則不聯(lián)任何儀器。 3、開啟多用儀給予電擊5分鐘,觀察兩組被試動物在電擊初、中、后期的狀態(tài)變化及二便排泄情況,停止刺激后,繼續(xù)觀察10分鐘。 4、將小白鼠取出,收集甲、乙籠內糞便,分別記錄顆粒數(shù)并在天平上稱重。 5、分析結果,并寫出實驗報告。 [實驗結果] [討論]
實驗九 六味地黃丸對氯化鈣致小鼠心律失常的保護作用 [原理]氯化鈣誘發(fā)心律失常的作用機理較復雜,它不僅與鈣離子對心臟的直接作用有關,而且與腎上腺素能神經對心臟的影響也有關,試驗觀察預先給于六味地黃丸對氯化鈣致小鼠心律失常的保護作用, [目的] 探討中醫(yī)滋陰法的作用機理。 [實驗材料]動物:小鼠。器材:心電圖機、陰極示波器、小鼠固定板。藥品與試劑:六味地黃丸2g生藥/ml水煎液,奎尼丁1mg/ml,10% CaCl2溶液。 [實驗方法]取小鼠30只,隨機分為3組,生理鹽水5ml/kg,奎尼丁10mg/kg,六味地黃丸9g/kg,灌胃1小時后,烏拉坦腹腔注射麻醉,記錄II導聯(lián)心電圖,靜脈注射CaCl2 100mg/kg。6秒鐘內推完,立即記錄小鼠出現(xiàn)室性停搏數(shù)。 [注意]1、本方法用大鼠更易操作,奎尼丁10mg/kg靜脈給藥5分鐘后,快速靜脈注射CaCl2 110mg/kg(3秒鐘注完)。2、有個別大鼠靜注CaCl2后呼吸高度抑制,最后導致心跳過緩而停搏,這種情況不應當作心律失?,F(xiàn)象。3、本實驗大鼠觀察指標以室早、室速、室顫出現(xiàn)時間,Ca2+拮抗劑藥物可以推遲發(fā)生。 [評價]1、本實驗方法較難控制,若CaCl2量減少,雖也有室速,室顫發(fā)生,但大部分動物不出現(xiàn)或出現(xiàn)很輕的心律失常,如偶發(fā)室早。若CaCl2劑量增大,則大部分動物出現(xiàn)死亡。故一般以出現(xiàn)室顫及死亡動物數(shù)為評價指標。2、CaCl2靜脈推注快慢以及動物體質對動物發(fā)生心律失常有很大關系,若預先破壞大鼠中樞與支配心臟的交感神經有關部位,或給予神經節(jié)阻滯劑或腎上腺素能阻滯劑,對靜脈注射大量CaCl2誘發(fā)心律失常有部分的對抗作用。 [實驗結果] [討論]
|
|
來自: 名天空間 > 《中醫(y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