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喪葬2009-10-18 18:44:52 作者:56china 來源: 瀏覽次數(shù):268 網(wǎng)友評論 1 條【土葬】 滇、黔、桂彝族明清以后逐漸以棺木土葬代替了傳統(tǒng)的火葬,土葬習(xí)俗與當(dāng)?shù)貪h族類似。云南撒 尼彝族人死后一般停放兩天,由巫師頌經(jīng)送魂,村里人及女方親屬來“耍獅子”、“鬧猴子”、“跑 鑼鼓”等。出殯當(dāng)天,全村男女要去送葬,男人在棺前,女人在棺后,列隊送往墓地,每人自帶酒菜,喪家準(zhǔn)備飯食。女的死后必須請娘家親屬來送終,出殯時母舅要交酒還人,表示斷絕以往的婚姻關(guān) 系,如沒有娘家的人來送葬是不能出殯的。阿細(xì)彝族人死后需停尸三天才出殯,全村人自備口糧,齊 集在公房里吃喝三天,表示祭祀。 【陶器葬】 又稱為“直葬”、“沖天葬”。即是在人死后,用六尺高的壇罐,將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里, 壘成墳堆。云南路南撒尼支系的彝族歷史上曾實行過這種葬法。當(dāng)?shù)厝苏J(rèn)為是祖先傳下來的,人是站 著走的,也要站著死,頭頂青天,腳踏大地,活著如此,死了也如此。 【樹葬】 樹葬是彝族古老的一種葬俗。云南彝區(qū)流傳著一則關(guān)于“樹葬”的傳說:“在漢代,諸葛亮在世 的那個年代,彝族先祖孟獲大將軍的妾死了。孟獲讓屬下用帛緞裹尸,葬之在青松樹丫上。人們圍在 樹下唱歌、跳舞,悼念這位美麗的妾”。當(dāng)?shù)厝藗冞€傳說,樹葬之后,骨頭從樹上掉下來,不好處理 ,于是用桶把裹著帛緞的骨頭裝起來,或放之于樹洞,有說放之于靈房,稱為“鬼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