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多夢是指睡眠中出現(xiàn)夢幻紛紜的癥狀,且多可驚可怖之事,白天則頭昏神疲。 本癥多由心脾兩虛,氣血生化乏源,心神失養(yǎng);或心腎不交,水火不濟,神不得寧;或心膽虛怯,神不得安,或肝氣郁滯,郁久化火,煎津成痰,痰火擾心而致。 【常見病因及癥狀】 (l)心脾兩虛:失眠多夢,面色咣白,心悸怔忡,遇事善忘,食少納呆,腹脹便溏,少氣懶言,倦怠無力,舌質(zhì)淡,脈濡細(xì)。 (2)痰火內(nèi)擾:夢擾紛紜,頭暈心悸,急躁易怒,痰多黃稠,胸悶嘔惡,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3)心膽氣虛:噩夢驚恐,時易驚醒,精神恍惚,情緒不寧,觸事善驚,心悸怔忡,舌淡,脈細(xì)弱。 (4)心腎不交:煩躁不眠,寐則多夢,煩熱心悸,潮熱盜汗,遺精,腰痰膝軟,舌紅無苔,脈細(xì)數(shù)。 【病因分析與鑒別】 (1)心脾兩虛多夢:因脾失健運,生化無源,氣血虧虛,心神失倚,故失眠多夢,兼見納呆便溏,脘腹脹滿,身倦乏力,氣短懶言等脾虛癥狀。 (2)痰火內(nèi)擾多夢:屬于實證,常因憂郁惱怒,肝失疏泄,氣郁化火,灼煉津液,凝聚成痰,痰火擾亂心神,故雜夢紛紜。兼見急躁易怒,胸悶嘔惡,痰多黃稠,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等痰火癥。 (3)心膽氣虛多夢與心腎不交多夢:心膽氣虛多夢,由于平素體弱,心膽虛怯,或暴受驚駭,情緒緊張,損及心膽,神情不安,而多夢。以噩夢善恐,驚悸膽怯,精神恍惚,情緒不寧,舌淡苔薄,脈細(xì)弱等,合膽俱虛,神弱氣怯的表現(xiàn)為主。而心腎不交多夢,多由于勞傷心腎,以致心火不能下交于腎水,腎水不能上濟于心,水虧火旺,神不得寧,故多夢。兼見虛煩失眠,煩熱心悸,多夢遺精,腰膝痠軟,舌紅無苔,脈細(xì)數(shù)等心腎陰虛,心火獨亢的表現(xiàn)。 【艾灸取穴】 一日:中脘(單穴);足三里(雙穴);神闕(單穴) 二日:下脘(單穴);天樞(雙穴);氣海(單穴) 三日:關(guān)元(單穴);曲骨(單穴);三陰交(雙穴) 四日:膈俞(雙穴);膻中(單穴);巨闕(單穴) 五日:期門(雙穴);太沖(雙穴);神闕(單穴) 六日:心俞(雙穴);神門(雙穴);神闕(單穴) 七日:肝俞(雙穴);章門(雙穴);神闕(單穴) 八日:風(fēng)池(雙穴);懸鐘(雙穴);神闕(單穴) 九日:腎俞(雙穴);太溪(雙穴);神闕(單穴) 十日:支正(雙穴);曲泉(雙穴);神闕(單穴) 十一日:囟會(單穴);百會(單穴);間使(單穴) 艾灸穴位和灸療時間可以在手機免費APP《經(jīng)絡(luò)穴位圖解》和《艾灸治百病》中找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