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市盈率的無效性 市盈率是目前市場上最普遍的估值方式,也是最無效的估值方式。 他僅僅對業(yè)績穩(wěn)定的公司具有一定的估值作用。 而對于其它大多數(shù)公司是無效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理由很簡單,因為公司的業(yè)績是在不斷變動的。 有變好,也有變壞。 那么對于業(yè)績不斷變動的公司,用市盈率來估值就顯得無能為力。 因為你根本無法用市盈率來判斷這家公司目前的估值是否合理。 比如100倍市盈率,估值高了還是低了。 20倍市盈率,估值是高了還是低了。不能簡單地看20倍和100倍來估值。 100倍市盈率可能是低估的,而20倍市盈率反而可能是高估的。 所以市盈率就會非常讓人混淆。 你根本無法用市盈率來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合理。這樣說大家可能覺得很空洞。 那我舉個具體的例子。 我還是舉002001在2008年初的例子。 2006年其業(yè)績0.10元,2007年為0.23元。而其2007年的收盤價卻高達34元 ,如果按市盈率來做的話,你根本無法理解002001的上漲。 而08年業(yè)績是4元,現(xiàn)在股價不到40。這個是很典型的市盈率的無效性的例子。 那我們在看看10元以下的低價股。 10元以下的低價股,市盈率一般都在100倍以上。 如果按照市盈率理論,那么10元以下的低價股幾乎不能買。 因為都是高估的。 但是為什么他們的股價還能為市場所接受呢,就是因為預期,因為成長的預期。 而穩(wěn)定性的股票,市盈率是相對有效的。 比如一只業(yè)績在1元附近徘徊的股票,其市盈率在15倍是合理的。 如果你在10倍買入,漲到20倍市盈率,你的獲利空間只有1倍。如果漲到30,就非常高估了,但你的獲利空間也只有2倍。 但是,如果你做一只成長股,哪怕現(xiàn)在的市盈率是100倍,但你的獲利空間卻可以高達5倍以上。 這種股票比比皆是,太多了。 我說的成長股,只要階段性成長就可,當然維持3-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成長性更好。 比如說1-2年的爆發(fā)性成長。 如果你能抓到的話,其獲利速度是非??斓摹?b>市場上業(yè)績成長的炒作思路基本上是這樣的,高市盈率買入,低市盈率賣出。 這和大家的低市盈率買入,高市盈率賣出正好相反。 當一家公司的業(yè)績見底,這個時候他的市盈率往往是很高的。 但如果他的業(yè)績將出現(xiàn)大幅度回升或者將出現(xiàn)高成長,那么你要在高市盈率的時候買入。 而不是等到低市盈率買入。 高市盈率買入,等到業(yè)績成長,業(yè)績長不動了,這個時候的市盈率通常不高。 市場上看到業(yè)績好,市盈率不高,就比較容易接受。而這個時候恰恰是主力機構(gòu)退場最好的時機。 這就是股市的游戲規(guī)則。 如果你拿市盈率來做參考的話,你就入了主力的套。 那么用什么方法估值比較好呢。 對于成長股,要用PEG來估值是比較客觀的。通俗地講,業(yè)績增長多少,就可以享受多少倍的市盈率。業(yè)績增長50%,就可以有50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業(yè)績增長100%,就可以有100倍的市盈率。還有一種比較客觀估值方式的是未來收益的折現(xiàn)。 但這個掌握起來不容易。 還有對不同類型公司的估值也會略有不同。 比如資源類的公司,需要關注其資源儲備。 房地產(chǎn)公司需要關注其土地儲備。 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關注因素。 因為資源類和房地產(chǎn)類都是周期性公司。 很難給他們用PE或者PEG估值。 這個時候只有用其自身資源的價值來估值。 總之呢,我們要做的就是尋找成長的確定性。 不熟的別做。 寧可放棄,不可做錯。成長股如果你在業(yè)績拐點的時候介入,持有,等到他業(yè)績增長不動的時候拋出,基本上5倍的收益是跑不掉的。 所以這個需要對一家公司做詳細的分析和跟蹤。 你不對一家公司充分的研究,你根本不知道他有什么業(yè)績增長點,什么時候開始增長。 對一家公司做研究,更重要的是研究他的市場。研究行業(yè)情況。 市場和行業(yè)的數(shù)據(jù)往往是比較準確的。很多主力機構(gòu)都是在做時間差。他比你們先知道市場情況,介入,然后等大家都知道了,就幫他抬轎了。 他們在各個行業(yè)都有研究人員在跟蹤。所以行業(yè)的情況他們比我們知道的早。 這就是我們小散的弱勢和悲哀。 所以說為什么要做我們熟悉的股票就是這個原因。 因為我們熟悉的股票,我們可能比主力機構(gòu)先知道行業(yè)的變化。 如果你投資意識很敏感的話,就會作出投資判斷。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他為什么買東寶,就是看到糖尿病人沒胰島素就要沒命。 這就是第一手資料。如果能把你看到的第一手資料轉(zhuǎn)為投資意識,那么你基本上就能夠在股市里掙錢。 二、 市盈率的欺騙性: 市盈率估值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大家都知道不同行業(yè)給不同的市盈率,這本身就說明了市盈率估值的無效性。為什么不同行業(yè)要給不同的市盈率估值,就是不同行業(yè)的成長性不同。 由于市盈率估值不存在統(tǒng)一的標準,那這里就存在欺騙性。市盈率的欺騙性主要表現(xiàn)在3個方面。 1、行業(yè)市盈率的欺騙性: 不同行業(yè)給不同的市盈率,是因為不同行業(yè)的成長性不同。而行業(yè)市盈率給的是行業(yè)平均市盈率估值,在同一個行業(yè)的不同公司的成長性相差非常大,這里面就存在了巨大的欺騙性。我們往往會聽到某某行業(yè)的公司多少市盈率買入是合理或者是低估的,這句話就是騙人的。 怎么能夠以行業(yè)的平均市盈率估值來評估一家公司是否高估或者低估呢? 比如醫(yī)藥行業(yè),大家可能都認為30-40倍的市盈率是可接受的。但是如果你以這個市盈率來判斷是否買入一家醫(yī)藥股的話,你可能就上當了。 如果你能在30-40倍的市盈率買入一家正處在業(yè)績增長初期的公司,那么你買對了。相反,如果你以這個市盈率買入一家比較成熟,業(yè)績增長乏力的公司,那么你玩完了。 這里就引出了另外一個欺騙性。成長初期高市盈率的欺騙性 2、成長初期的高市盈率的欺騙性: 我用舉例來說比較直觀。 比如一家成長性的公司,其未來5年的成長率是50%,而你很難在市盈率低于50倍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的。 這個時候這家公司的市盈率往往會高于50倍。比如這時這家公司的業(yè)績是1毛,那他的股價估計在5元以上。你因為市盈率的問題而放棄,可你沒想到因為這個決定而可能放棄一只大牛股。 3、成長末期的低市盈率的欺騙性: 還是以上面那個例子繼續(xù)說明。好了,這家公司的業(yè)績?nèi)珙A期甚至超預期上漲。5年后他的業(yè)績達到了1元甚至2元。我們假設他的業(yè)績達到了1元,那他的股價可能相應的達到了35元左右 ,而這個時候相對于其一元的業(yè)績,市場比較容易接受。那么如果這家公司在接下來幾年了的業(yè)績增長乏力的話,35元是高估的。而市場上可能就慣性思維,以為35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或者可接受的。很多人就把他當成績優(yōu)股或者白馬股買入。 因為大家都看到了其過去5年的高增長。 慣性認為他接下來也會高增長。 那么這個時候他可能就被騙了。 其后這家公司的業(yè)績就開始下滑,股價就一瀉千里??赡艿?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10元一下。甚至更低。 這個時候買入的人就懷疑價值投資的可靠性了。 因為他35元買入時是合理或者是低估的呀。 而比如當初你能在5-6元買入,甚至7-8元買入,我相信你有機會在40元以上順利拋出。因為市場經(jīng)常會給泡泡的。 我剛剛說的35元是那時合理估值。稍微一點泡泡,50元都有人要。因為大家看到了他過去5年的高增長,這個時候50元的價格很多人接受的。 如果你有幸在原來60倍市盈率買入,50元拋出,你就獲利8倍。 而如果你在后來的35元買入哪怕他后來沖到50元,但是你的風險是非常大的。 我想我據(jù)這個例子,足以說明市盈率估值的欺騙性。 這個例子具有非常的普遍性,不是個例。 只有認識到市盈率的無效性和欺騙性,才能把市盈率為我所用,而不是被他騙了。如果我說的市盈率的無效性和欺騙性你能夠理解并吸收,那么我恭喜你,你入門了。 如果你無法理解并不能接受,我敢肯定,你還有很多彎路要走。你可以去驗證,我已經(jīng)驗證了很多股票。 但是沒有實質(zhì)性業(yè)績增長的題材股無法驗證。 因為那些股票本身就在吹泡泡。大家都清楚市場上流行的一句話,既買股買未來。 可是大家在選股的時候卻是選股選過去。 因為大家選股更多地是以過去的東西做為標準的。 大家可以去回顧一下06-07年的很多大牛股。比如券商股,其在以前的業(yè)績?nèi)绾?。為什?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06-07能夠成為大牛股。 專門選業(yè)績出現(xiàn)拐點的即將出現(xiàn)高成長的公司。把目標定好了,就好操作了。所以我一再強調(diào)要尋找增長確定的公司。強調(diào)確定性,因為未來總是不確定的。 所以我們要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和行業(yè)的基本面來研究確定性。 我講的市盈率的無效性和欺騙性,實際上解釋了市場上的怪現(xiàn)象,有些股票市盈率20倍卻漲不動。而有些股票市盈率在100倍卻很能漲。所以我覺得PE后面加個G是比較好的手段。PEG比PE合理多了。用PEG選股,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誤差。而且用PEG選股標準基本上是一致的。 PEG等于1的股票,是合理的估值。市盈率等于成長率是合理的。 市盈率大于成長率是高估的。 但是成長性的股票,一般很難在市盈率小于成長率的情況下買到。 通常PEG值小于1的股票非常值得投資。PEG是通過每股收益和未來成長性算出來的 。但這是一個標準,有時候也不能這么機械。 如果你確定某家公司的高成長很確定,稍微高一點買入也是可以的。 PEG估值,你是找不到的。 要你自己去估去算。 每個人估出來的PEG都不一樣。 股票投資的難點就在這里,要不然誰都能掙錢了。實際上PEG只是給你一個思考問題的方法方式。而實際估值的時候,你只要能計算這家公司將來的業(yè)績能做到多少即可。如果一家公司目前的業(yè)績是1毛,你很確信他將來能夠做到1元以上。那么在10元一下你大膽買入。因為市場會有一個成長慣性思維,這樣的股票100%能漲到30以上。漲到50以上的概率在80%。市場經(jīng)常是非常瘋狂的。我們要利用這種瘋狂。而不是被他所迷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