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span> 《蘭亭集序》這么神奇,有誰見過它的真面目嗎?首先,我們現在能看到的《蘭亭集序》是醬紫的~ 王獻之:“爹,你聽我說……那是老爸你第一次叫我去參加‘蘭亭集會’,其實我一開始是拒絕的,因為那時的我年紀還小,還不會也不應該喝酒哦……可是后來你跟我講,像我這么聰明的孩子一定不會被作詩難倒,而且蘭亭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孩兒頓時被你打動了~去了才知道蘭亭真的宛如人間仙境一般,臨水而坐,仿佛整個人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心靈與山水萬物早已融為一體,哪里顧得上再去飲酒作詩啊。” 王羲之:…… 說完赫赫有名的王家父子,現在來解答前文中留下的謎題——為何現存都是摹本,《蘭亭集序》真跡究竟在何處?據說,這件絕世寶物是被唐太宗陪葬于昭陵。 唐太宗:“咳咳,跟我有關系嗎?” 據傳,王羲之《蘭亭集序》傳至七代孫智永禪師,禪師臨終前將其傳給了弟子辯才。當時唐太宗酷愛王羲之墨寶,三番兩次向辯才索要《蘭亭集序》,辯才卻始終推說不知在哪里。后來太宗只好設計讓監(jiān)察御史蕭翼假扮為潦倒書生,借住到永欣寺,慢慢與辯才結為至友,而后套出《蘭亭集序》的下落,才得到真跡。如此大費周折得到的珍品,當然要生生世世帶在身邊才行。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蘭亭集序》都是后人的摹本?!是,但是,千萬不要小看摹本哦~ 來人吶,上“八柱”! 蘭亭摹本眾多,但甄選歷史上八種最佳版本,刻于八根石柱上,這就是蘭亭八柱!現在這八柱就在紫禁城旁邊的中山公園里,從午門向西穿過闕右門就可以去那里一飽眼福哦~八根石柱上的字跡都是根據內府所藏墨跡鉤摹上石的,現都珍藏在故宮博物院。 ![]() 其余“八柱”分別是:虞世南摹本《蘭亭序》、褚遂良摹本《蘭亭序》、柳公權書《蘭亭詩》并孫綽《后序》、清內府勾填《戲鴻堂》刻柳公權書《蘭亭詩》、于敏中補《戲鴻堂》刻柳公權書《蘭亭詩》、董其昌臨柳公權書《蘭亭詩》、清高宗弘歷所臨董其昌臨柳公權書《蘭亭詩》,個個都是大書法家??! 慢著!最后一個也算大書法家?!沒辦法,評委乾隆皇帝自己定的嘛,就當人家是在向大書法家們致敬吧~說到這里,你一定也知道乾隆帝對于《蘭亭集序》的評價了吧!不是“喜歡”,是“愛”!有多愛?且聽他自己慢慢說來......
朕數次南巡,曾親臨蘭亭和右軍故里瞻仰并留詩《蘭亭即事》志念:“向慕山陰鏡里行,清游得勝愜平生。風華自昔稱佳地,觴詠于今紀盛名?!?/p>
這件犀角杯將近40厘米高,由下而上雕刻了姿態(tài)各異的23個人物,周圍襯以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小橋亭榭,曲水白鵝??胺Q曲水流觴題材的精品! 咦?貌似這兩件漆器的紋樣是一樣噠?沒錯,它們都是由造辦處發(fā)樣稿,蘇州制造局負責制造的哦~凡是朕喜歡的紋飾都要造辦處特意留樣,以備打造爆款專用。 若干年后的今天,你會在紫禁城東北角找到一座灰常美麗的亭子~沒錯,這就是——禊賞亭! 是噠!朕一生對于“蘭亭修禊、曲水流觴”這樣的文人雅集是相當向往,也樂得在閑暇時效法一番,便特意在歸政后居住的寧壽宮里修建一座“禊賞亭”。 說到這里,給大家分享一個秘密,4月1日起,故宮正式進入到參觀旺季了哦,據某位熱心童鞋反饋,如果跑得不夠快,8點半你看到的場景是醬紫的~ BUT… 而如果此時,你首先選擇氣定神閑地走進乾隆花園,清晨的禊賞亭仍然是一派清幽。(關注“微故宮”微信公眾號,回復“禊賞亭”,還有免費語音導覽哦) 獨游禊賞亭還不過癮?!好吧,再附送一個 重!磅!消!息! 希望一睹“神龍本”即《馮承素摹蘭亭帖卷》真容的伙伴們有福了!2015年,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之際將舉辦《<石渠寶笈>特展》,幾十件一級古書畫精品將一齊閃亮登場!堪稱史上最豪華陣容!了解更多詳情,請持續(xù)關注“微故宮”微信公眾號。 已經等不及了?別急,先坐下玩一會兒 “上巳流觴”小游戲 請戳頁面下方的“閱讀原文”或直接回復“三三”或在定制菜單中點擊“聚一聚”進入“上巳流觴”游戲參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