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三章 學習筆記(2008-09-01 17:32:28)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對原文的理解: 真正的道理甚至用無聲的語言都可以很自然地表達清楚??耧L不會在整個早上一直刮個不停,暴雨也不可能一整天地下起來沒完,這一切是誰的行為呢?無外乎天地。天地間的事情都不能長久,何況我們人世間的事情呢?所以,只要以道的方式做事情,其表現(xiàn)就會和道一樣;以德的境界行事,其表現(xiàn)就會和德一樣;以錯誤的觀念處理問題,其結果必然是失敗的。和道相一致的,道會樂見其成;符合德行的,德也會樂于相助;持錯誤觀念的,只能一錯再錯、錯上加錯。這還不足以讓人相信嗎?還有人會不相信嗎? 對本章的體會: “聽之不聞名曰?!?,“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本身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就像聽不見的聲音,所以圣人在進行“道”的教育時,是主張不用語言的。如果一定要用語言,也可以用自然界中的事例來進行說明,自然而然的一切,是最能夠簡單明了地說明道的。這就是“希言自然”的意思。 現(xiàn)在有些人,特別是一些專門做學問的人,生怕別人小看了自己的水平,明明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事情,也要擺開架子,要么長篇大論寫文章,要么喋喋不休做報告,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恨不得把古今中外凡是能沾上邊的東西都拿來,以顯示自己閱歷之豐富,涉獵之廣泛,頗有語不驚人勢不罷休的氣勢。過分追求文章表面上的華麗,往往會阻礙我們對核心問題的嚴肅思考。什么是最有價值的呢?在學習前人思想成就的基礎上,完全由自己獨立思考而產(chǎn)生的原創(chuàng)思想,哪怕是偏頗的,都比抄襲來的東西更具思想價值。老子在這里告訴我們,在道面前,一切都是渾然天成的,既然一切本然如此,還有什么神秘的呢?好好體會就是了,其實是很簡單的,何必故弄玄虛呢?西方有句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或許也是這個意思。好比我們給動物設計了一個實驗項目,當我們在一邊觀察實驗結果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居然在那里絞盡腦汁地想它們的主意,你說我們能不覺得可笑嗎? 飄風終朝不終朝也罷,驟雨終日不終日也罷,這些都是泛指天地間自然而成的現(xiàn)象與變化。這里所說的“天地尚不能久”與第七章所說的“天長地久”并不矛盾?!疤扉L地久”是說天地本身是長久的;“天地尚不能久”是說天地間如刮風下雨之類的現(xiàn)象都是在不斷發(fā)展與變化的,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天地間的現(xiàn)象都不能長久,更何況我們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演變呢?所以我們不應該過于死板,而應該像天地一樣順應自然天成的趨勢,體悟“道”理,并依“道”之法則行為處世,才能有所出息。 我們有時會發(fā)現(xiàn),有的人似乎輕輕松松地就達到了目的,顯得很容易、很簡單;而有的人使出了渾身的解數(shù)、苦苦追求,卻終其一生也沒能如愿以嘗。于是人們開始感慨人生的不公平,為什么命運就偏偏青睞他而不是我呢?憑什么便宜都讓他占去了呢?老天爺真是瞎了眼啊!其實,這和老天爺沒關系,和道也沒關系,只和我們自己是否悟道并依照道的規(guī)則行事有關。有首歌唱得好:“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表面上看起來很輕松的成功,實際上是由于他的行為與道暗合;有的人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尊重,那是由于他的言行與德暗合;而有的人再怎么偽裝、再怎么鉆營,終究還是一事無成,那也是由于他的思想是與錯誤的觀念暗合的,行為是與錯誤的方式暗合的,那他不失敗才怪了呢!老子說到這里都快笑出聲兒來了:呵呵,難道你們還不信嗎?還有誰不信嗎?不信就自己去試試吧! |
|
來自: hxf80688188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