罡 法中之要,非專于符,非泥于咒,先以我之正氣,合將之靈,法之系在乎斗,斗之所統(tǒng),參于正罡,乃四正之氣,中正之謂也,氣罡乃斗之煞也。以天之斗,隨身之轉(zhuǎn),罡亦如之,然我之斗,我之罡,在于何處須明;我之罡,我之斗,三合用之,無不驗,無不通者也。凝則竅妙可見,動則運(yùn)默可知,神氣清明,朗如秋月,靜中之妙,法中之玄,其默能知將,本居天合之何也。但居二斗之中,定光之內(nèi),吾以神氣相貫,合將為將,則萬病俱消,萬邪賓伏。故德者道之符,誠者法之本;道無德不足為道,法非誠不足言法。守道者正,正法化行,循法無私,將必聽役驅(qū)役,法乃正己也,道者守己也,如此二事不虧,一心不易,雖王公大臣,亦可坐伏,此道之所以為法也。 今傳法時,祖師所以江湖之姓,游天下為伎能,徒有其名,而無其實,皆法以道行法亦法,以法行法也。遂使后學(xué)之人法俱不明,何有于道?心而悖道,何有于法?夫天不言而默運(yùn),地不言而發(fā)生,道不言而包羅,法不言而靈應(yīng)。天以氣而降,地以氣而升,道以氣而為主,法以氣而化。天之將,即地之神;道之符,即法之印。入道從法,先明天地之根,次究神氣。用天之默,運(yùn)則轟雷雨電,春生秋煞,變化無窮;地之默,載則果荄根苗,發(fā)生長養(yǎng),厚載無量。道之包羅,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無所不包,必如是,然后可以明道,可以行法,是必正己誠意,神氣中和,故道即法也,法即道也。天將守律,地祇衛(wèi)門,元辰用事,靈光常存,可以驅(qū)邪,可以治病,可以達(dá)帝,可以嘯命風(fēng)雷,可以斡旋造化,初不必許多枝蔓,惟正一字而已,無所不達(dá),不可以道為。門以法為戶,而生諸障,恐神將為邪所使,則無救也。修真學(xué)道之士,審此為戒,行天地大造化,總在一竅中,人能知此竅,萬法悉皆通中宮指玄之圖,又名玄關(guān)一竅,又名為玄牝之門,前對臍,后對腎,其白如綿,其連如環(huán),方廣一寸二分,一身之精粹,皆聚于此,在臍上約寸。 (缺圖) 順則成人,逆則成仙 吸天河之水,入我身中黃,河水再連,從夾脊雙關(guān),倒貫入符,急用淡墨水。 得天地之中 ,十五畫,吸一口,噀在符中,乃為云雨。 玄武水火,龜蛇在玄武下。 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 萬氣歸一氣,萬神歸一神。 玄關(guān)一竅,乃先天一氣,此乃萬法英華,金丹之樞紐,在于靈寶,謂之玄珠;在于神霄,謂之真王;在于雷法,謂之雷祖;在于煉度,謂之水火;在于南極,謂之圓光;在于老君,謂之法主;在于符水,謂之靈光。此是真一之氣,變化無量大神,可降伏六天魔鬼,可追九地精靈,煉度亡靈以生天,解釋多生罪咎,此道法之至秘,不宜輕泄,即招天譴,罪非輕也。 清微坐功 凡入靜室跣足,端身正坐,兩手握固,萬緣放下,定心如在太極混沌未判之先,虛空圓光之內(nèi),又如在圓光一竅之中,混沌一同,身心俱無,澄澄湛湛,普照十方,天地莫測,鬼神莫知,早晚靜坐亦然,常要運(yùn)用。 內(nèi)煉陰陽雷神 (缺圖) 右法先存坎離上升,自泥丸宮出,成二斗混合,妙在其中矣。 坎離混合出泥丸 二斗相交照項前 (缺圖) 用香亦可,紙亦可,符用朱書,出筆向上。 祈晴四時,俱用指坎,余則隨事,按卦所指。 (缺圖) 水火既濟(jì) (缺圖) 出筆向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