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們死的死,散的散,退的退,中國搖滾風光不再,搖滾迷的狂熱消隱。但是,搖滾作為一個音樂形式還是存在的,只是沒有真正的搖滾歌手,山中無鳳凰,喜鵲當歌王。一些假借搖滾名義的偽搖滾歌手出現(xiàn)了,在我目力所及就有許巍、汪峰、花兒樂隊等,他們的形象沒有號召力,其仿造的搖滾歌曲空疏、貧乏、溫吞,像大多數(shù)流行歌曲一樣千人一面,人盡可夫。這些偽搖滾歌手帶給樂壇一些雜碎,偽搖滾聽眾則在臺下偽裝高潮。搖滾的衰落,卻催生了這樣一些樂壇小丑,真是搖滾的家門不幸。 要知道搖滾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 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 那樣從容不迫,文質(zhì)彬彬, 那樣溫良恭儉讓,搖滾要有力量,要有思想,要震撼人心,要有強烈的個人色彩,要帶給人刺激。聽了汪峰的《怒放的生命》,聲音直直的,姿勢僵僵的,歌詞平平的,編曲粗糙的,滿眼的垃圾,然而卻有人叫好,也頒獎,也領(lǐng)獎,也得獎感言,弄得跟真的似的。還有那個什么花兒,真是給了搖滾致命的一擊啊,正如憤怒詩人伊沙說的“滿身奶味的跑出來,能把人惡心死”,妖孽,妖孽,阿彌陀佛!不要聽他們的歌,只要看看歌名就夠了,什么《嘻刷刷》,什么《果汁分你一半》,整一個幼兒園小朋友大聯(lián)唱嘛。許巍的毛病在于太溫和,聽他的《藍蓮花》,仿佛和尚念經(jīng),沒有搖滾的烈焰在升騰,讓人聽得沒有情緒,沒有感覺。真是懷念何勇、竇唯、張楚、超載、唐朝、指南針、盤古、黑豹、地下嬰兒、鐵風箏、輪回、子曰、舌頭...... 如今,那些響遏青云、直上云霄、摧肝裂膽、撕心裂肺的嘶吼,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癲狂忘我的鼓點,那些令人心尖發(fā)顫、寒毛直豎的聲音,都成了遙遠的絕響。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偽搖滾們依舊風光無限,中國的搖滾是否會有明天?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搖滾諸君! 1。許巍 是我認知中國搖滾的引路人,從98年到今,正是許巍的音樂讓我對中國搖滾產(chǎn)生了興趣,進而認識了解了其他的一些搖滾歌手和樂隊。盡管在他之前,崔健的一無所有街知巷聞,唐朝和黑豹也曾一度逼近耳隙,但那時候,生長在被港臺音樂包圍的廣東地區(qū),依然對此沒有多少概念。 印象中似乎是97年時在一份報刊上看到兩天的歌詞,留下深刻印象。而后練吉他時在一本吉他書上執(zhí)著的詞曲作者那看到許巍這個名字。真正喜歡上是到98年,偶然的在街上看到在別處,毫不猶豫的買下,之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 少年青澀也好,年少輕狂也好,那時候的許巍的確是讓我深入骨髓的。孤獨、抑郁、幻想、流浪、自由,一切有關(guān)青春的字眼似乎都能在他的音樂中得到宣泄和釋放。許巍的音樂陪伴著我走過了很長的一段路,關(guān)于他關(guān)于他的音樂以及那段歲月里的一切心緒情懷有太多想說,又似乎什么也不必說了,我想能感動于在別處的人,應(yīng)該多多少說都有些共同的體會吧。 記得04年每一刻發(fā)行前夕,幾乎是最狂熱的時候,前三張專集的優(yōu)秀,兩年漫長的等待,使我對許巍滿懷期待,只可惜自此之后,就開始了一次次的失望。不能否認,一開始的失望源自從小眾到大眾的轉(zhuǎn)變,或許出自一種潛意識下的私心吧,許巍開始出名了,紅了,便有了些若有所失的感覺。而當一次次看到他頻繁的出席某些不屑的場合,一次次的微笑,一次次的重復(fù)敘說他的經(jīng)歷,對曾經(jīng)那種特立獨行的個性寄托也似乎有了落空的尷尬,只是這一切也慢慢隨時間和認識而淡化接受了。畢竟,我們無權(quán)要求他什么,我們每一個人不也同樣處在各自的尷尬中么?于是,而后的失望便只能放在對其音樂的創(chuàng)造力上了,許巍自己說過,既然是音樂人,做出好的音樂便該是他的本分,那么或許這也算是一種無可厚非的失望吧。 截止目前唯一一次親眼看許巍的現(xiàn)場是在06年增城搖滾節(jié),國慶七天,去了兩個晚上,前一個是為了看謝天笑,而許巍的那晚本不想去的,或者是事前已有所預(yù)料的失望,或者是一種類似近鄉(xiāng)情怯的感覺吧,只是后來磨不過女友,也想著順道看看高旗,便也去了。負責任的說,那晚許巍的表現(xiàn),是傷了不少人的,例行公事的唱完,風一樣的走了。只是我已憤怒不起來,聽說許巍早已信佛了,也許他真的已然心如止水,一切的指責和失望就留給我們自己吧。 其實,能夠失望,也就代表著希望,一個在自己的青蔥歲月刻下深深痕跡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淡漠得了的。 深深的祝福! 2。汪峰 知道汪峰是從一個喜歡搖滾并且也自己組過樂隊寫歌的朋友口里聽到的。而后搜索資料,下載歌曲,甚至混一下他的官方論壇,至今MP3里還保留著他的再見二十世紀、失敗者、青春、美麗世界的孤兒等曲目。他的成名作晚安北京一開始驚艷了一下,但之后覺得有些矯情,并不是很感冒。 音樂給我的印象是屬于城市的,工業(yè)的,小資化的,從其編曲也可多少看出音樂學(xué)院正規(guī)教育的功底和路子。 音樂學(xué)院的背景,不錯的外型,從前標志性的黑框眼鏡,狂放的聲線,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才華,這些似乎本來都可以讓他成為華語樂壇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只是在我看來,他的性格、個性的矛盾、野心和欲望,以及其他的在他內(nèi)心的紛紛擾擾左右了他的思想,局促了他的視野,以至讓他逐漸的變的平庸。或許他并不在乎純粹的名和利,他是自閉的,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但他的確又是有野心的,他希望自己能達到一個高度,能在某種領(lǐng)域里占有一席之地,只是這種高度和一席之地在我看來似乎有些脫離了音樂本身。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題為理想還是欲望,許巍VS汪峰的帖子,分析了他和許巍的轉(zhuǎn)變,貼到他的論壇,在他自己的回帖中,還是看到他自己堅持的看法。 或許我們并無法左右他的思想,他也有權(quán)利堅持自己的方向,只是,當聽到他后來那些重復(fù)的編曲套路,大而空的歌詞,而依然高亢的歌聲,我也只能懷念鮑家街43號以及花火時那個最優(yōu)秀的汪峰了。 3。張楚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這句無奈的自嘲,自從張楚嘴里唱出,已不知被人引用過多少次,或者被曲解了多少次。這個被稱為中國最孤獨的歌者,他的孤獨是與生俱來,深入骨髓的,沒有人可以走進他的內(nèi)心,理解他的腦子里到底在真正想些什么。 每一次提及張楚,總是毫不諱言對他的偏愛,腦海里也總是浮現(xiàn)出94香港紅墈中國搖滾勢力演唱會視頻里,他一次又一次的強調(diào)著荒謬這個詞??催^不少記者對他的采訪感受,也看過一些采訪視頻,他并不擅長現(xiàn)場的口頭表達,甚至顯得那么的笨拙失措,這個中國最具詩人氣質(zhì)的歌手,天才的腦袋里充塞著太多的思考,太多的沖撞和矛盾,他可以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清醒的觀察和描述,卻無法介入其中,無法去理清和解決,于是,荒謬也許就只能作為他對這個世界和生活的一個無力的總結(jié)了。 對張楚的喜愛還源自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歌詞。我相信很多現(xiàn)代詩歌的愛好者,都應(yīng)該不會漠視張楚的歌詞。張楚的歌詞我認為中國除了崔健外沒有任何一個寫詞的能與他比肩,不管是從文字功夫上,還是其深度和內(nèi)涵上。他的歌詞具有很強的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質(zhì)感,每一首歌詞的內(nèi)容蘊涵量和伸展度都非常驚人,每一首歌詞都能延伸出很多深邃的內(nèi)涵,引發(fā)人的深度想象和思考,甚至能引起學(xué)術(shù)界的爭議和探討。他用異常敏銳的觸覺,冷靜清醒的旁觀者姿態(tài),僅僅通過歌詞就涵蓋了一個年代的社會景觀和人文現(xiàn)象,觸動整整一代人的沉溺和反思。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他的歌詞卻依然為多少人津津樂道,被多少次的傳誦和引用,甚至一些社會人文方面的學(xué)術(shù)論文也是以他的歌詞為研究對象的。關(guān)于他的一些歌詞,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沖動,打算寫一個系列的評析文字,只是一方面由于疏懶,另一方面也恐筆力不足難以寫好,以致遲遲沒有動筆。 對張楚的音樂一直有個疑惑,詞曲自然是由他完成的,但我不知道在編曲方面他參與了多少。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張楚在眾多搖滾人當中總感覺是個異數(shù),傳聞他并不擅長任何樂器,當然吉他應(yīng)該是會彈的,但水平應(yīng)該也不咋地。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我對他的音樂素養(yǎng)總抱著一種想當然的猜測和懷疑,只是后來聽他自己說他的興趣轉(zhuǎn)向電子了,我才猛然一驚,難道在這方面我嚴重低估了他?再后來,紀念張炬的禮物專輯里聽到他的新作變行記,真是讓我驚喜萬分,歌詞依然保持著固有的高水準,而旋律和編曲同樣感覺不錯,由電子音色營造出來的意境還是可圈可點的,當時真為他感到欣喜,選擇電子這條路,對于一個不擅長樂器的人真是再合適不過了。這里順便鄙視一下那些動不動就看不起電子的所謂鐵桿搖迷,說到底電子音色也無非是音色的一種,固然無法取代傳統(tǒng)樂器,但卻為音色的多樣化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有很多傳統(tǒng)樂器所無法營造出來的意境氛圍,電子卻做到了。去聽聽喜多郎神思者英格瑪?shù)鹊鹊陌桑切┭b比的搖迷心目中神圣的搖滾樂,能達到他們那種音樂的表現(xiàn)力嗎?效果才是第一的,電不電子又礙搖滾啥事了。 對于張楚的唱功,要說他來來去去總一個腔調(diào)沒什么表現(xiàn)力吧,但仔細看看他的那些歌,你又能說用什么腔調(diào)來唱更好?或許這就是一種強烈的個人風格吧。而對他高亢清亮的秦腔聲線,寬廣的音域的確無法不佩服,還有就是他的節(jié)奏感,對于我這個節(jié)奏感超差的人來說,象螞蟻螞蟻后邊那段錯開節(jié)奏的重復(fù),以及如廁所和床那些,是再怎么揣摩也無濟于事的,象姐姐孤獨的人冷暖自知光明大道卑鄙小人那些勉強還可以呵。 近來的張楚似乎也開始如許巍般的看開了,這是他自己說的,也不斷傳出新專輯的風聲,也許在他今后的音樂表象里不會再出現(xiàn)那些沉重的思考吧,但他的內(nèi)心真的能如他自己所說那樣放的開了嗎?我不清楚,也許也沒有人能清楚。當許巍汪峰們混的風生水起的今天,我們還能再去苛求他些什么呢,他帶給我們的已經(jīng)夠多了,他該有屬于自己的生活,屬于自己的榮光。 在一個無法純粹的世界里,無法純粹的我們于酒足飯飽世俗爭斗之外,借一眼瞥一下這個男人,永遠孩子般的眼睛,羞澀的面容笨拙失措的言談舉止,是否會讓我們不自禁的生出一絲辛酸,或許汗顏? 06年國慶增城搖滾節(jié),張楚出現(xiàn)在最后一天,只可惜那天剛好是中秋節(jié),去不了,深深的遺憾!當然心里是知道他的現(xiàn)場是不會出彩的,只是,只要能站在臺下靜靜的看著他,也就足夠了吧。是的,有時會突然想象,如果某一天在街上偶遇他,我想我也只會遠遠的站著,默默注視著他走過人群,消失人海,那個瘦小干癟的身影,那個一生獨行的思想者,那時,我不知道心里該是嘆息,還是敬佩。 4。超載 高旗 曾經(jīng)有段時間,為了解決早上起床后還迷迷糊糊的問題,想了個法子:一起床就開大音量,放超載1的專輯,荒原困獸的嘶吼一響起,整個人就一激靈的清醒,睡意全無,效果還真不錯呵。 剛開始接觸是祖先的陰影,當然是震撼,當時是沒想到唱歌還是能這么唱的,瘋狂而詭秘,不過相對其他作品,并不能留給我深刻的印象,那個時候這類風格的太多了,無論是唐朝的,還是烽火揚州路,總覺得當時的中國搖滾太喜歡扎堆了,太希望能做出有中國特色的搖滾,只是這種中國特色并沒有在音樂范疇里有多明顯的顯露,而只是在主題內(nèi)容上去營造,唐朝作為這種風格的締造者,加上一張有著整體概念的優(yōu)秀專輯,無疑是成功的,而其他的,再這么去扎堆,便顯得有些刻意了。 之后是超載1,不得不說,這張專輯是我直到現(xiàn)在仍然最珍愛的專輯之一,詞曲編唱皆牛比,重金屬也好,激流也好,要是讓我推選這類風格中國最好聽的專輯,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推舉超載1。盡管可以很明顯聽出對歐美的模仿痕跡,但至少也屬于開路先鋒了吧,放當時中國來說,開路已不簡單,突破更是何嘗容易呢。再看看其編曲上的細膩,并不是一個重字就能抹殺其中的用心和包含的技術(shù)的。 對于其旋律,曾經(jīng)有不少人總是拿作品的旋律化鄙薄高旗后來的作品,但是事實上,只要稍稍仔細聽聽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開始的超載1實際上就已經(jīng)很旋律了,只不過是編曲上的重稍微掩蓋了這點而已。就如距離、夢纏繞的時候、感覺、九片棱角這些,假如在編曲上作些軟的變化,難道就不能說是那些人心目中所謂的流行嗎。說真的,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總喜歡拿旋律說事,在他們的眼里,似乎一旋律就不是搖滾了,似乎只要是越粗野的叫囂越躁動的鼓聲越凌亂的電音就越搖滾,我只能說最好把這幫子人趕去工廠車間里一天到晚去聽機器的轟鳴,這應(yīng)該就是他們心目中的無上天籟了,也就實現(xiàn)了他們裝比搖滾精神的最高理想。 高旗的詞在我看來是屬于理想浪漫主義的,不同于崔健和張楚的現(xiàn)實批判,也不同于許巍的純粹個人抒發(fā),他可以有宏大主題的華麗鋪排,也可以有兒女私情的細膩雕刻,但是總歸充斥著一種浪漫主義的幻彩。從他的音樂可以感受到他積極的的人生觀,就算是最初的狂放也只是一種年少輕狂的鋒芒而已,與其世界觀人生觀并無太大關(guān)系,不象一些其他的搖滾人那種抑郁的反叛和激憤。我們更多看到的是明亮的天空,絢麗的色彩,似水的柔情,生命的積極體驗等,這也是讓我欣賞的地方。 高旗的嗓音盡管在力度上我覺得有些欠缺,有些單薄,但他寬廣的音域和多變的音色使我驚訝。九片棱角的回憶第二段突然就拔高了八度,真讓我倒吸一口氣。他的音色可以有輕訴慢吟的溫柔和清澈,也可以陡然而來的爆裂般的嘶啞和宣泄,甚至帶著些詭秘。他的現(xiàn)場也不遜色,是一種極其投入的演繹,還有一絲瘋狂,卻看不到矯柔造作,另外對節(jié)奏和氣氛也把握得恰到好處。 超載1之后的專輯,一直受不少所謂鐵桿搖迷的詬病,無非就是說軟了,流行了,輕松了,情愛了等等,記得當時自己也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想法,現(xiàn)在想起來挺慚愧。其實后來仔細聽魔幻藍天,包括后來的一些,我反倒為他而欣喜,這種對不同樂風的嘗試恰好證明了他在音樂上的進取心,或許用不著說進取心,感覺他就是以一種玩的心態(tài)放松的心態(tài)來玩音樂享受音樂,這與他的個性也是很契合的。只要是真誠的音樂,就該真誠的支持。 高旗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他的帥,呵呵,的確是太帥了,引用一些人的話,唱搖滾的能帥成這樣,真是太不容易了。記得第一次見到他的照片時,最讓我驚異的是他的相貌與他的音樂給我的感覺之間的反差。如果沒聽過他的演唱,沒看過他的現(xiàn)場,很難想象眼前這個長得清秀俊逸甚至有些女性化的陰柔的小伙子會爆裂出那樣的嗓音,會宣泄出那般的瘋狂。當然現(xiàn)在的高旗已經(jīng)不再是小伙子了,應(yīng)該稱為老帥哥了。06年增城搖滾節(jié)前夕,去看了超載在廣州地王廣場的簽售會,隨意的裝束談吐,傻傻的笑容挺具親和力。那個胖子貝司劉文泰也巨喜歡,憨態(tài)可鞠,低調(diào)靦腆,一看就是認真做音樂的老實人呵。還有傳說的中國第一吉他手李延亮,對于這個稱號,我想更多的是褒揚他的勤奮多勞吧,技術(shù)的確非常不錯,在創(chuàng)造性方面感覺稍嫌不足,在紀念張炬禮物合輯中那首生命象一棵樹的純音樂曲子,個人感覺挺不錯,也許是對純音樂的偏愛的原因吧。不過對他的百變形象很不感冒,曾經(jīng)有次在一個電視綜藝節(jié)目上看到他,當時是為他的個人新專輯做宣傳,這家伙竟然背著一對大翅膀揮舞著吉他又蹦又跳的,那個滑稽,暈死。 高旗上網(wǎng),看過一篇記錄他在聊天室里跟歌迷聊天內(nèi)容的帖子,還有接受采訪的記錄,典型的北京貧嘴,淡描輕寫的幽默。并且還知道他曾經(jīng)在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中客串過一個角色(想不明白,竟然連張楚也去湊合),在后來的獨自等待里也露了回臉,喜歡踢球,并且踢的不錯,還喜歡賽車??傊咂旖o我的總體印象就是多變的,是能游刃有余的游走在清醒和瘋狂之間,能在多種情緒之中瀟灑的收放自如,能生活在自我之中,也能適應(yīng)多種的生活環(huán)境。而這些正是其隨遇而安的個性,浪漫積極的生活觀決定的。 這個挺不錯的老帥哥。 5。黑豹 竇唯 竇唯的名字很早就知道了,當然是因為黑豹。大學(xué)時,曾經(jīng)有過在半夜三更,與一隔壁宿舍的溜達在沒多少人的廣州街頭,心血來潮下一起扯著嗓子喊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的經(jīng)歷。這好象已經(jīng)是大四的事情了,其實在更早的時候黑豹的那張中國搖滾最流行的專輯已經(jīng)耳熟能詳,而伴隨著的就是竇唯跟幾個女人糾纏不清的關(guān)系,也是街知巷聞。對這些破事并不是很關(guān)心,只是沒辦法,那時候想不知道這些事還真是難。 對其音樂,最早的無地自容等只是覺得爽,來勁,也并沒有因為搖滾的標簽而喜歡上搖滾。之后是96年時,同宿舍一家伙買了王菲的浮躁,當時聽了大伙都在笑,還滑里滑稽的學(xué)著里面的哼吟在瞎哼哼,搞得象床第之歡時發(fā)出的聲音,現(xiàn)在想起真是自覺淺薄。 據(jù)說早期黑豹時的竇唯性格跟后來的有著天壤之別,多才多藝,活躍開朗,挺能鬧騰的,之后在卡拉OK里看到無地自容的MV,小伙子真是帥呆了啊,那時還是長發(fā)飄飛,秀氣的面龐,迷離的眼神,充滿質(zhì)感的聲線,在一溜長發(fā)男人當中鶴立雞群,就這偶像加實力的行頭,不扯上那么多的男女關(guān)系真是虧了呵。 男女關(guān)系到底內(nèi)情如何,我也并不是很清楚,不過竇唯的離開盡管當事人宣稱是因為音樂的理念問題,但根據(jù)后來的一些狗仔消息應(yīng)該也還得歸結(jié)到男女情事吧。事實上,現(xiàn)在來看待竇唯的離開我倒覺得是因禍得福,當然是說音樂上,雖然黑豹在當時紅的發(fā)紫,但若他留下,黑豹反而可能羈絆了這位音樂天才天馬行空的發(fā)揮。 而黑豹也當然在他的離開后一蹶不振,之后的光芒之神已經(jīng)大不如前,后來的幾乎也沒怎么聽過了。主唱跑馬似的換了一個又一個,其中巒樹的音樂素養(yǎng)還是不錯的,只是缺乏天才的腦袋靈魂的霸氣。如果沒記錯,好象黑豹到現(xiàn)在還沒解散,也真難為他們了,或者還得佩服一下,可以說他們是中國搖滾中最具品牌意識的了,到現(xiàn)在還死抱著這個品牌的大腿不放,跟唐朝有一拼,嘿嘿。 之后就是魔巖三杰時代了,三個人三張專輯,要說詞的藝術(shù)造詣和內(nèi)容上現(xiàn)實意義的深度,孤獨的人是可恥的自是當仁不讓,但在音樂上的創(chuàng)新以及可聽性方面,還得首推黑夢。在我看來,黑夢,艷陽天和山河水這段時期是竇唯音樂意識的一個分水嶺。黑夢在形式上成為他搖滾風格的最后張揚,但其更大的意義在于他由此開始了對音樂的一種全新探索,不管黑夢被說為中國迷幻搖滾的開山之作也好,中國搖滾魔巖三杰如此響亮的稱號也好,竇唯卻的的確確從此開始有意識的遠離搖滾的形式,邁向一個更為廣闊的音樂世界。 黑夢的誕生盡管離今天已很久,但時至今日依然得我心。佩服他在專輯里營造一個整體概念和氛圍的意識,就如專輯名稱那樣,整張專輯彌漫著一種黑色夢境的迷幻色彩,最深的印象是其中鼓的節(jié)奏打擊樂器的把握,還有竇唯對人聲效果的運用,仍然記得上帝保佑里用嘴巴模擬出的鼓聲,噢乖里孩子的嬉笑朗誦聲,還有你里的淅淅瀝瀝的雨聲等,再加上竇唯低沉或高亢的嗓子,沒有天才的腦袋是構(gòu)造不出這樣的氛圍的。 黑夢之后的音樂,竇唯已開始逐漸走向純音樂風格,事實上他對歌詞的拋棄是理所當然的,歌詞本來就不是他的強項,不得不說,他所有的歌詞個人感覺都并不算很出彩,再加上個性的轉(zhuǎn)變也讓他在言語上變得更加不擅表達,另外也可能還有想遠離搖滾圈子的因素吧。不過對于我個人來說,他的這種轉(zhuǎn)變恰好正中我下懷,我本來就對純音樂偏愛有加。聽過他后期的一些專輯,有點NEWAGE的風格,有不少感覺糅合了爵士的風格,并且還著意于現(xiàn)場即興的實驗創(chuàng)作。意境氛圍的營造依然是其強項,很適合做影視的配樂,事實上他也的確做了一些,沒記錯的話,看過的電影中陸川的尋槍配樂就是他做的。總之,在中國搖滾人中,要說能最接近成為一位音樂藝術(shù)家的,我看還是首推竇唯。 前段時間的燒車事件又把蟄居許久的他推到了風口浪尖,那段時間為他嘆息,為他憤懣,一個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用心做音樂,沒招誰惹誰的音樂人,卻總得為這些破事無奈的糟蹋臉面和尊嚴,對這位音樂天才,絕大多數(shù)的人們更多的是關(guān)注他的私人生活問題,卻基本上很少人去用心的聆聽他的作品,真不知是竇唯的悲哀,還是這個世界的悲哀。 對他,留給我最深刻的影象依然是94香港紅墈中國搖滾勢力演唱會上,一襲莊重的黑色中山裝,傲然獨立舞臺,在只有他自己的世界里淺吟高唱,或歌或舞,還有何勇的那聲:笛子竇唯。 6。何勇 魔巖三杰當中,對何勇的關(guān)注相對少些,主要是因為他的作品數(shù)量太少,沉寂的時間太長,還有一個就是感覺他太外露了,這種不加絲毫掩飾的直率張揚在個性上來看自然是可愛并值得敬重的,但若全數(shù)映照到音樂當中去是否會使作品顯得不耐推敲和沉淀呢,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偏好,就如同我最喜張楚一樣。 若是拿張楚比較,張楚含蓄內(nèi)斂,何勇狂放張揚;張楚更愿孤獨,孤身只影流放自己,何勇無法寂寞,吆三喝五浪蕩街頭;張楚描述,何勇宣泄;張楚只想當一個旁觀者,何勇不辭身體力行;張楚悲天憫人,何勇偏向憤世嫉俗。張楚象一根細長的綿里針,仔細尋找脈絡(luò),溫柔而深入,何勇則是一把鋒利的斧頭,橫沖直撞,招招見血。張楚對社會盡管同樣充滿質(zhì)疑和嘲諷,但最終還是歸結(jié)到對眾生的大悲憫中去,而何勇則按捺不住赤裸裸的揭露和質(zhì)問,在找尋不到答案之后便留下絕望的宣泄。張楚的愛情不乏美麗的夢想,但最終難逃那種可怕的無助空虛的疏離感,何勇盡管吼出交個女朋友還是養(yǎng)條狗的駭俗之語,但于此卻反而能窺出他內(nèi)心對純真愛情的渴望。在此之外,兩人的內(nèi)心深處依然有著另一個柔軟而美麗的夢幻世界,無論是西出陽關(guān)對曠遠時空的亙古追問,還是乘坐太陽車微風細語的呢喃,張楚始終流露一種溫和而憂傷的情懷,而何勇的這個世界不管是聊天里的世俗簡單,還是非洲夢里遙遠幻想的描繪,始終保持著輕快跳躍的節(jié)奏。 三杰在我看來,張楚是詩人,竇唯是音樂家,何勇則更象是一個行為藝術(shù)家。這里說的行為藝術(shù)并不單指他的現(xiàn)場狂放不羈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更多的是指他在音樂以外的種種經(jīng)典“事跡”。我想只要是熟悉中國搖滾的都能一溜嘴數(shù)出來:對香港四大天王不留情面的直白嘲諷,為張炬去世的悲痛以酒度日,在首體一次晚會上沖口而出不該說的話以致被封殺多年,燒房自焚,進看守所精神病院,與女詩人的情感婚姻波折,賣吉他,打官司等等。真是太能折騰了,看著以前那些奔四奔五的搖滾老炮們一個個的或修煉成仙或轉(zhuǎn)性為人,他依然自顧自的在音樂之外的各個戰(zhàn)場上來回撕殺,這個火一般的麒麟童子,內(nèi)心的那團火也許注定將燃燒到他的生命終結(jié)。 何勇的音樂目前為止仍然只有一張完整意義的垃圾場,這對他來說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當我們?yōu)樵S巍汪峰們后來的作品一次次的質(zhì)疑和指責時,何勇給我們的依然只有那張經(jīng)典專輯的美麗。對于垃圾場,我的感覺是何勇似乎已經(jīng)把他所有的一切,無論是音樂上的才華,還是他所有想說的,他身上的一切都一次性凝結(jié)在這張專輯當中了。垃圾場的音樂,不得不說是充滿靈氣的,在這張專輯當中,何勇象是一位說不出門派的劍客,刺出來的劍式招招怪異,既有鮮明的搖滾風格,也有純粹的民謠作品,還有改編的民族樂曲,甚至有三拍子那樣的圓舞曲式。編曲也同樣沒有模式化單調(diào)化,有不少有明顯的民樂風格,樂器除了搖滾固有的幾大件之外,還有三弦、笛子、手風琴其他民樂等,印象中好象還聽到過薩克斯管。不過何勇的嗓子我倒是覺得單薄了些,甚至比高旗還單薄,盡管他仍然可以那樣不斷的嘶吼嚎叫。這張專輯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那首改編的樂曲幽靈,太棒了!不知怎么描述我第一次聽到時的驚喜,聽垃圾場時,每當聽完這一首,總是情不自禁的又反復(fù)聽幾遍。沒記錯的話這首樂曲應(yīng)該是改編自那首彝族舞曲,雖是改編,但卻編得氣勢恢弘蕩氣回腸,總之,正是對這首樂曲的喜歡讓我在純粹音樂范疇里對何勇肅然起敬! 我想很多人對何勇的最深刻印象,都應(yīng)該是94香港紅墈中國搖滾勢力演唱會,他那身藍色橫條紋海軍衫和紅領(lǐng)巾已經(jīng)成為中國搖滾的一個經(jīng)典形象。不得不說,那場演唱會若是沒有了何勇將會至少失去一半色彩,他是那場盛會的絕對主角,太張揚了,太炫目了,太帥呆酷斃了!另一個深刻印象就是他的父親何玉聲,那么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淖谀抢?,操著三弦琴,神情肅穆而悠然自得,這架勢絕對不比何勇本身遜色多少。感嘆何勇有這樣一位好父親,身為一個中央民樂團的演奏家,卻能如此親力親為的支持兒子投身到當時很多人眼里離經(jīng)叛道的搖滾樂中去,不得不讓人尊敬佩服。 在魔巖三杰“一個瘋了一個死了一個成仙了”的今天,每每看回那場中國搖滾盛會,何勇的那聲我的父親何玉聲,那個深情的鞠躬,以及那聲笛子竇唯,總是最讓我不勝唏噓的! 7。鄭鈞 寫到鄭鈞了,有點猶豫,不知道在這個時候來寫他合不合時宜。主要是怕這些文字是否會被誤解成這段時間關(guān)于他的眾多唾沫中的一分子,事實上這段時間他的確是太火了,火得我都不大想提他了。 鄭鈞給我的最初印象,是從灰姑娘開始的,非常遺憾,對于我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好的開頭,并且也印證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盡管后來對他的其他作品以及他本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依然無法消除這個第一印象給我留下的影響。我知道這對鄭鈞是不公平的,但沒有辦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愛,也都無法規(guī)避自己的個人感情色彩。 大概是95或96年聽到的灰姑娘,要知道,那段時間正是對港臺音樂每天24小時都在愛來愛去死去活來感到無比厭煩的時候,而非常不巧,鄭鈞讓我聽到的第一首歌就是這首有關(guān)愛情的作品,并且,盡管有太多的人喜歡這首歌,有太多的人聽出里面純真的感情,甚至連許巍也曾說過他第一次聽的時候都流淚了,但直到今天,這首歌在我看來都依然只是一首平平無奇的情歌而已,旋律自然很優(yōu)美,但也很流行化,歌詞更是絲毫不出彩,有時候,大白話會讓有些人感受到它的真誠淳樸,但放在那時候,這種大白話只能讓我感覺平庸而無趣(好象有很多磚頭飛過來了,怕怕呵)。對灰姑娘倒是只有一個感覺,就是一聽它就想起一種樂器:葫蘆絲。真的覺得那曲調(diào)最適合拿來演繹的樂器就是葫蘆絲,特別是每一樂句最后的滑音,很有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風情。 事實上在后來聽了鄭鈞其他的一些作品后,更是印證了我的這個感覺,那就是他對非漢民族音樂的理解和發(fā)掘,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是值得肯定和欽佩的。說到這里,自然得提到回到拉薩,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無論是主題風格還是其編曲,在赤裸裸當中都是獨樹一幟的,鄭鈞的唱腔有兩大特點,一個是慵懶而玩世不恭的腔調(diào),另一個就是象回到拉薩這種通過頻繁的滑音拔高透露出來的清亮感?;氐嚼_無疑是成功的,不管詞曲編曲還是唱腔,都契合得自然而然,營造出青藏高原的空曠圣潔。整張專輯其經(jīng)典不用細說,在那個年代,其中透露出來的叛逆,大膽和直白,對情愛對社會與自身體驗的赤裸裸的吶喊自然能引發(fā)很多人的共鳴。不過在音樂上,其編曲除了回到拉薩,以及牌坊的爵士鋼琴味道之外,其他的都顯得有些單調(diào),缺乏獨特的亮點,對我來說是一個遺憾。 之后聽到第三只眼時,真是讓我大跌眼鏡,之前還剛為赤裸裸在音樂編配上的單調(diào)而遺憾,到了這張一下子來了個一百八的轉(zhuǎn)彎,其中采用的樂器數(shù)不勝數(shù),搖滾的,民族的,西方古典的,有很多都說不上名字,還有一大幫不知哪個民族的姑娘們咿咿呀呀的伴唱,真是繁花似錦,眼花繚亂。但無論如何總歸是驚喜,這種音樂上的用心探索是最讓我尊敬的。 不過很可惜,到了怒放時,聽了其中一兩首,就沒什么心思聽下去了,在我看來這是一張相對而言平庸的專輯,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音樂都提不起我的興趣,再之后的那些也沒怎么聽了。 鄭鈞的詞,總體來說我感覺在文學(xué)藝術(shù)性方面并不算太出彩,但就象他的個性一樣,他長于赤裸裸直白的宣泄,甚至有我的愿望里那句粗口他媽的(在我看來這個似乎沒多大必要,有裝的嫌疑),這種自我再加上那種玩世不恭的腔調(diào)是很能捕獲很多年輕人的心的。總之,就前期的詞作來說,總體上是真誠而率性的,在他的眼里,只有他自己的世界,沒有任何外界的力量能阻擋他自我情感的宣泄,以及對外在看法的直白。 對于他本人,第一個印象當然是帥呵,要說到中國搖滾的帥哥,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三個:高旗、丁武和鄭鈞。高旗是清秀俊逸,丁武是滄??±剩嶁x則有一種貴族的頹廢氣息。其次就是他的個性和倔強,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有一種愛誰誰的自由隨性,這與他幼年喪父養(yǎng)成的獨立應(yīng)該是很有關(guān)系的。但他又是聰明的,靈活的,他的這種個性并不妨礙他與外界的交道,他不會把自己排除于市場之外,無論是音樂上的功成名就,還是后來的創(chuàng)辦公司,他是那么多唱作人當中最懂得經(jīng)營自己,最善于安排自己生活的。這可能也是我對他感覺不深的一個原因吧,也許我天生就有一種同情弱者的傾向,就象對在這方面比較弱勢的張楚的喜愛,至于強者,就用不著我來操心了,呵呵。 8。冷血動物 謝天笑 這兩年來冷血逐漸從地下冒上來,其中主要是謝天笑的個人聲望突然拔高,在搖滾圈中甚至還被某些好事者封為所謂中國搖滾新教父的名頭,要說這個名頭用的也太濫了,許巍被封過,汪峰也被封過,而且發(fā)現(xiàn)凡是被封過這名頭的似乎都免不了要背負類似背叛搖滾走向流行之類的罵名,從這趨勢我看謝天笑也有點危險了。不說別的,中國搖滾人當中有多少人能登上央視的舞臺?而他就是其中的一個,是世界杯的時候,我恰好看到,當時放著伴奏帶,老謝一個人背著把吉他站麥克風前,唱了首再次來臨,完了張斌說了句是世界杯的再次來臨吧,老謝點點頭就下去了。要知道在央視上露臉這事,在一些人看來可是很嚴重的呵,一般可視為搖滾和流行,小眾和大眾之間的檢驗標準,仿佛衡量婊子和烈婦的貞操帶。 搖不搖滾流不流行懶的去管了,不過從冷血推出的第二張專輯當中還是可以看出某些變化,再次來臨琴弦之歌和約定的地方是一個新信號,其中透露出的一些柔軟的東西,一些憧憬和希冀,我想這應(yīng)該是冷血接下來的主流,現(xiàn)在在我看來是非常自然的,甚至為之欣喜,當然前提是得能保證音樂的水準。 其實,對冷血音樂的看法和感受有一個變化過程,剛開始聽的時候,給我第一個感覺只有兩個字形容,一個是土,一個是糙。旋律上,昨天晚上我可能死了、幸福、墓志銘、絕癥病人等屬于簡單粗糙類,雁棲湖、循環(huán)的太陽、很久以前這些屬于老土俗套類,整個第一張之中,只有永遠是個秘密的旋律讓我賞心悅目。歌詞同樣很一般,冷血的第一張歌詞并無法表達多么含蓄深刻的主題,只能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在文學(xué)藝術(shù)性方面也是粗糙,盡管有個別地方還想玩弄一下意象,還有象幸福里的氣氛營造,但總體來說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能給人反復(fù)思考深入想象的空間。編曲實際上新意也不多,非常傳統(tǒng)的搖滾三大件樂器構(gòu)造出來,風格比較類似grunge垃圾搖滾之類,當然新意不多也并不代表就不好,其狂暴的樂風的確有種橫掃一切的力量感,其中幸福的鼓點,昨天晚上我可能死了、永遠是個秘密兩首歌就那幾個簡單的和弦,卻顯得或恰如其分或美侖美奐,循環(huán)的太陽的和聲變換也的確有一種反復(fù)循環(huán)感,這些都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至于說到唱,那更不是一個土字了得了呵,老謝那帶著嚴重山東口音的普通話真讓我絕倒,當時一直在想就這也能出來唱歌呵呵。總之,第一張給我的印象就是土和糙,但盡管如此,我卻發(fā)現(xiàn)我竟然越聽越喜歡越來勁,這應(yīng)該是緣于這種簡單粗暴的發(fā)泄所帶來的力量感。 到了第二張則明顯看出謝天笑在編曲上的變化和用心,古箏的使用是其中一大特色,冷血動物中用古箏音色代替吉他的分解和弦彈奏效果很不錯,出人意料。總之,其中民族樂器的使用使之顯出另外一塊清澈明亮的空間,也變得更富于中國味道。在詞作方面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大部分寫的都很流暢自然,用詞也較上一張更為考究,冷血動物向陽花的詠物寫的很貼切,琴弦之歌流露出對琴弦對音樂深深的眷戀詠嘆,再次來臨充滿讓人心胸開闊的希冀,是誰把我?guī)У竭@里沿襲上一張風格,而詞在藝術(shù)性方面卻比上一張寫的更有味道,至于象下落不明和剔剔牙則繼續(xù)玩一下意象和氣氛,個人比較欣賞剔剔牙,其中詭秘的氣氛,緊張的壓迫感,以及最后出乎意料的突然轉(zhuǎn)折挺有意思,值得回味。 謝天笑的現(xiàn)場是絕對震撼的,這也是他如此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催^不少現(xiàn)場視頻,增城搖滾節(jié)也親身領(lǐng)略過,的確名不虛傳。好象砸吉他曾是他的拿手好戲,后來說發(fā)現(xiàn)有不少人就專門等他砸后,他就不砸了呵。也佩服他,都這么歲數(shù)了,還能保持這種現(xiàn)場狀態(tài),不管是否作秀也好,無論如何也是對觀眾的尊重和敬業(yè)的體現(xiàn)了。 對他本人的印象,首先就是瘦,很讓人擔心,感覺他的童年青少年時光應(yīng)該過的不大好,營養(yǎng)嚴重不良,記得張楚愚公移山復(fù)出演唱會時他當吉他手,樂隊取名叫超級猴子,不知是誰的主意,當時就在猜測是否是因為張楚和他都瘦得象個猴才取這名字的,呵呵。不過現(xiàn)在超級猴子已經(jīng)轉(zhuǎn)嫁到姜昕美女旗下,那個幸福啊。謝天笑總體給我感覺就象一個背著吉他闖江湖的人,看過一些采訪記錄,他打小叛逆,好斗,還受過老師的歧視,不知道他音樂上流露的憤怒是否與此有關(guān),但我猜測他應(yīng)該曾經(jīng)受過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我想也應(yīng)該是由此造就了他的適應(yīng)能力特別強,打小瘦成那樣子,不管是國內(nèi)還是到國外,什么環(huán)境下都能活的好好的,甚至還泡了個外國老婆,牛比哈。這點上,我想永遠是個秘密、冷血動物和向陽花應(yīng)該是個寫照。 很長一段時間,直至現(xiàn)在,MP3里還保留著永遠是個秘密、雁棲湖(其中突然拔高八度的嗚嗚吟唱讓我爽死)、循環(huán)的太陽、是誰把我?guī)У竭@里、琴弦之歌、幸福、冷血動物和向陽花。 有個問題,謝天笑好象說過以后在公開場合不再唱雁棲湖,有點象當初張楚宣布不唱姐姐的意味(后來給何勇打破了這個宣言),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什么難言之隱傷心往事,不過雁棲湖當中悲凄的嚎叫的確讓人心痛。 9。子曰 說到子曰了,唉,子曰,該怎么說你吶! 以前提到子曰,總是不自禁就笑了,有時候口里還會一溜嘴就不停的“攪和攪和摻和摻和”,無論當時心里多郁悶憋屈都好,心情馬上會好些。 知道子曰,也還是從那個在大學(xué)時組過樂隊的朋友口里聽來的。實際上,還沒聽歌,光琢磨子曰這個名字,就感覺應(yīng)該有戲,并且很自然的猜測是屬于調(diào)侃類型的。直到聽到了,果然不出所料,不僅沒有失望,還讓我非常驚喜。當時就覺得哎呀這民間的智慧太厲害了,換句現(xiàn)在的流行語就是太有才了呵。的確是沒想到搖滾還能弄成這個樣子,這個樂隊太不一般了,看似滑稽的玩世不恭之中實際上到處都閃耀著靈動的智慧之光,子曰如此盛名,的確不是玩虛的! 由于喜歡純音樂的關(guān)系,在之前聽其他的音樂,總是習(xí)慣留意音樂本身的東西,如旋律編曲等,但聽子曰的東西卻讓我根本顧不著去琢磨,你根本用不著管這些,馬上就會被他們這種獨特的風格所傾倒! 的確,子曰的風格太獨特太鮮明了,想起那時候的中國搖滾,總是那么急于做出有中國特色的東西,這種使命感在我看來自然豪壯,但也似乎過于嚴肅而顯得有點刻意,其中成功的只有搶了鮮的唐朝。而當子曰橫空出世,中國特色的搖滾這一塊的格局馬上發(fā)生了變化(當然還有二手玫瑰,但個人覺得子曰更具代表性)。若是與唐朝對比,唐朝屬武林中的名門正派,子曰則是江湖怪杰;唐朝是金庸,一招一式交代清楚毫不含糊,子曰則是古龍,出招怪異得讓你來不及去看其招式就已被其擊中要害;唐朝是南帝世家,子曰更象北丐群豪;唐朝高歌一曲氣壯山河,子曰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名門正派固然讓人肅然起敬,卻免不了得顧及各種禮儀廉恥而束手束腳,相比之下,子曰這種風格卻顯得更為親切放松,舉重若輕,并且,相對唐朝后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頹勢,子曰的崛起也應(yīng)當有其扎根民間風格,接近大眾,擁有平民生活無窮盡的靈感來源的緣由。 在這里還得佩服一下崔健老大,這個中國搖滾之父的稱號還真不是蓋的。實際上他一曲一無所有帶出中國搖滾就已經(jīng)可堪稱之父了,但難能可貴的是他一直在用心的扶植中國搖滾,而且這種扶植并不是簡單盲目的照搬西方,而是堅持著獨立的中國化之路。子曰的第一張專輯制作人就是崔老大,并且這是他第一次為別人擔當制作人,從這個應(yīng)該可一窺搖滾爸爸的良苦用心了。 聽子曰的音樂,總有一個想法,若是子曰也想象謝天笑那樣從央視走向大眾,最合適的舞臺是哪里?我第一時間馬上想到的就是曲苑雜壇。子曰的音樂融入了很多戲曲相聲味道的因素,還有方言俗語等等,再加上詼諧幽默卻頗具玩味的主題內(nèi)容,說真的,若是子曰真在曲苑雜壇上露臉的話,我覺得應(yīng)該是能吸引不少喜歡戲曲相聲的觀眾,由此作為另一個切入點來普及推廣中國搖滾,讓大伙領(lǐng)略一下中國搖滾別具特色的風采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呵。 印象最深刻的當然就是“攪和攪和摻和摻和”的磁器,里面的那段灰不溜湫的官腔總讓我忍俊不禁,還有酒道里前奏尾奏以及里面的唉聲嘆氣,夢里又搞笑又有點色情的詞,門前事兒那五條高壓線在我理解應(yīng)是指五線譜,也即代表音樂,麻雀當然就指音樂人,含蓄的道出音樂環(huán)境的惡劣道路的坎坷。還有乖乖的那個倒霉的我,里面那個老爸一本正經(jīng)卻又顯得有點滑稽的訓(xùn)話。呵呵,寫到這又開始咧嘴笑了。 總之,有一段時間對子曰那是絕對充滿好感甚至是敬意的,直到有一天當我知道了一件有關(guān)子曰的事后,馬上就驚了!我怎么也想不到,那個整天在電視里嚷嚷著要收禮,還只收腦白金的經(jīng)典廣告詞,竟然就是秋野給弄的!當時可真是一下子懵掉了,不是吧大哥,要賺錢也用不著這樣吧。要知道這廣告可真是太經(jīng)典了,經(jīng)典得讓人啼笑皆非,欲罵不能。本身那產(chǎn)品就讓我反感,中國人老是鼓搗這些玩意,先是補腎,接著補鈣,再來就該補腦子了,好象咱中國人身上到處都有毛病,啥都缺就是不缺錢似的。而且你天天吵著要收腦白金補腦子,這不是明擺著說咱中國人的腦子都有毛病嘛?還老是強調(diào)收禮收禮,說實話我對中國人這套是最反感了,就沖你這句,中國的腐敗問題別想得到解決。總之,在我印象中,能在經(jīng)典方面與之抗衡的好象就只有那個什么黃金搭檔的破玩意,說起這個更是郁悶,現(xiàn)在每天坐公交車來回,車上的視頻天天不停在放那個破廣告,就是“黃金搭檔送爺爺送奶奶送哥哥送姐姐。。?!蹦莻€,反正大意就是非得把全家人都送清光送到終不可,這一個送,一個收,我靠,這倆活寶還真是天生一對,好兄弟,磁器。雖然我對中國的廣告精英們本來就一直沒什么期待,但關(guān)鍵問題是這句活寶廣告詞竟然是我一直敬仰的中國搖滾精英親手做出來唱出來的,唉,你做廣告沒問題啊,咋就專門挑這個呢?無論如何我對這個是不可原諒的,這也太掉格了吧,晦氣! 不過,最后還是說句公道話吧,除了這件事之外,子曰在我心目中依然還是中國絕頂樂隊之一了。 10。唐朝 唐朝盛名已久,只可惜我孤陋寡聞,接觸到唐朝時已經(jīng)是96、97年的事了。那時侯學(xué)吉他,在一本吉他書上看到月夢的譜子,由于從小對中國古典詩詞情有獨鐘,月夢的歌名與歌詞馬上吸引了我。多美??!這些充滿古典韻味情懷的歌詞:月夢銀霜、玉魂珠碎、云影流芳。。。一幅幅畫面在腦海里浮閃而過,到最后,怎能忘記,你在身旁,風吹過,云影似夢。。。仿若身臨其境,幽庭獨步,往事如風,望月思懷,多少悵惘的追憶,都融化于月影迷朦,殘蕭幽咽。一切如幻如夢,夢中有月,有你。。。試著開始彈前奏,盡管磕磕碰碰,但還是大致彈了出來,深吸一口氣,美妙的分解和弦叮叮咚咚,猶如清泉落澗,蕩漾搖波,馬上上網(wǎng)下載,終于聽到了這首中國搖滾的經(jīng)典作品,詩一般的月夢! 只是慚愧,那時候還沒有搖滾樂的概念,盛世唐朝的時期讓我非常遺憾的錯過了,到了后來聽到整張專輯,唐朝早已沒落了幾年。演義出來的時候,看了其中一些歌詞,就看不下去了,心想差別怎么這么大,再之后就幾乎沒聽到唐朝的消息。 夢回唐朝的優(yōu)秀和經(jīng)典已經(jīng)太多溢美之詞,不必我再多說了??梢哉f中國搖滾盛況當時唐朝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的意義不僅是出了這張開創(chuàng)中國搖滾重金屬的專輯,更重要的是用搖滾的形式喚起了沉寂在人們心中的千年古典情懷,在當時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下,這種中國古典浪漫主義,用盛世唐朝的符號讓國人追溯歷史,讓中華幾千年的風云激蕩,豐功偉業(yè)在現(xiàn)實世界中再次得到張揚,在搖滾樂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刻上大大的中華二字,這是真正屬于中國的搖滾樂,穿越歷史風煙,在重金屬的轟鳴以及丁武慷慨豪放的高歌中所飽涵的民族信仰和自豪感,試問作為國人又怎么不為之熱血沸騰,血脈賁張?而到曲終人散,繁華凋落,直面現(xiàn)實,又該留下多少悵惘與反思? 夢回唐朝當中,最喜歡的就是月夢這首柔情搖滾,一張搖滾專輯之中,總會有那么一兩首比較軟的曲子,這應(yīng)該是很多樂隊的慣例,在眾多這些曲子當中,月夢是最讓我珍愛的。總是很不解,為什么94香港紅墈中國搖滾勢力演唱會上他們不演唱這首曲子,真是寧愿聽到這首,也不想聽到丁武在上面幾句笨拙的開場白。夢回唐朝,前奏的氣勢恢弘沉郁肅殺之后,激越的鼓點仿佛掀開了重重迷霧,穿越夢里箭一般回到那個繁華喧囂的年代,丁武在其中幾句京腔的口白頗具特色。還有天堂開闊明朗的曲風,朗朗上口的旋律,聽之心境開朗,飛揚直上。其他的也可圈可點,幾聲鏗鏘有力的鑼聲蕩人心魄,回味無窮。詞作同樣優(yōu)秀,除了對唐朝極盡繁華考究的描述,還成功的建立起如太陽月亮天堂等意象符號,賦予其一種宗教色彩的意味,增強了畫面感,使人肅然沉思,翩翩遙想。其中有緬懷追溯,有狂放的反叛,有對現(xiàn)實的無奈茫然,也有對未來充滿理想激情的希冀,曲詞編的優(yōu)秀,再加上其整體上的概念色彩,豐富的文化底蘊,實在是無法不讓人擊節(jié)贊嘆。 有時總在想,92年,那么遙遠的年代,中國搖滾就已經(jīng)誕生如此振聾發(fā)聵的作品,這幾個俗世中的漢子,究竟是怎樣鼓搗出這樣的顛峰,實在是個奇跡!到演義出來后與夢回唐朝的強烈反差不得不使我疑惑,也讓我關(guān)注到兩個很重要的人物:張培仁和賈敏恕。演義是脫離了魔巖后才出來的,這實在讓我有些懷疑,夢回唐朝中,張培仁和賈敏恕到底在其中占據(jù)了多少分量。是否是賈敏恕的音樂素養(yǎng)、張培仁的文化構(gòu)建引領(lǐng)了整個大方向和架構(gòu),才在唐朝的基礎(chǔ)上開發(fā)出來的?事實是否如此我并不清楚,但唐朝的沒落已是不爭的事實。 唐朝的沒落,在表象上是從張炬的去世開始的,在樂隊成員的口中,也似乎更愿意把這個作為首要的理由,但在我看來,這更象是一個借口。事實上,當年的中國搖滾樂隊所處的環(huán)境實在是不堪回首,在眾多搖滾人當中,唐朝經(jīng)由第一張專輯所樹立起的聲望已經(jīng)為他們爭取到一個相對好的境遇,據(jù)此我們無法不對其寄予厚望,但事實卻讓人失望,其中的緣由何在?第一張夢回唐朝的優(yōu)秀和經(jīng)典固然是難以逾越,張炬的去世老五的離開也自是迎頭痛擊,但在此之外,樂隊的心態(tài)是否也發(fā)生了變化?身處高峰的人,是繼續(xù)攀登還是高處不勝寒,頭頂?shù)墓猸h(huán)地位聲望,能讓人奮進也能使之茫然。很可惜,我們看到的似乎是后者,總在猜想,唐朝推出演義的時候是否會在心里戰(zhàn)戰(zhàn)兢兢,是否總在擔心頭頂上的光環(huán)的消失形象的倒塌,高處不勝寒啊,這種脫離了音樂之外對形象地位的刻意關(guān)注豈能不使心態(tài)扭曲,這樣的心態(tài)下又如何能繼續(xù)執(zhí)著而心無旁騖的進行音樂上的探索和反思?從演義的風格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太想繼續(xù)延續(xù)夢回唐朝的輝煌,還是一貫的重金屬,一貫的古典色彩,只可惜在更象體力活的技術(shù)之外,在一大堆古典味詞語的無厘頭堆徹之外,實在是聽不出先前的味道,感受不到有多少文化力量的沖擊。缺乏深厚音樂素養(yǎng)的依托,缺乏文化底蘊的文字功力,缺乏對音樂形式新的探索,練的太多聽的太少,唐朝的沒落與其說是張炬去世的冥冥注定,不如說是心態(tài)扭曲止步不前的結(jié)果。 前段時間竇唯與丁武之間的罵戰(zhàn)頗讓人關(guān)注,還是第一次聽到丁武“搖滾皇帝”的稱號,聽來有點諷刺滑稽。其中的是是非非到底如何我也不大清楚,但是純粹從音樂上,我是絕對傾向于竇唯的,相比竇唯的兢兢業(yè)業(yè),低調(diào)專注,我不知道丁武會不會感到臉紅,一個成立了十幾年的樂隊,只有兩張專輯,只剩下遠去的光環(huán),唐朝與其說是一個樂隊,不如說已成了一個歷史的符號,只等人們?yōu)樗麄兙拺褔@息。 “沿著宿命走入迷思 夢里回到唐朝”,這或者僅僅是一句歌詞,或者在他們寫下這樣的歌詞的時候,就已經(jīng)無意中寫下他們的宿命?而今每每聽回夢回唐朝,那些沉重密集的鼓點狂放肆意的電音,丁武尖利激越的嗓子,對唐朝極盡奢華的描述和追憶,倒仿佛讓人看到一個只活在夢里活在記憶當中的偶像,風吹過,云影似夢,一切都那么容易破碎和凋落。 紀念張炬的禮物合輯,終于又看到唐朝的影子,一曲春蠶,綿綿哀思,我們不能懷疑他們對張炬的真情緬懷,但我真的不愿意聽到最后月夢調(diào)子的重放,也許在他們看來,這種形式更能表現(xiàn)他們對往事的追憶,只可惜我更想看到的是他們的新生,新的聲音,我想泉下有知的張炬,也應(yīng)是如此吧。 |
|
來自: 閱天下895 > 《社會 財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