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似乎熱得早了些,才6月,就進入悶熱的桑拿天。 跟大花花在家呆著,根本不想出門, 弄了點涼面,簡簡單單就是一頓。 這種涼面,在四川的夏天是最受歡迎的, 街邊小攤:涼粉涼糕涼面,一個都少不了, 晚上宵夜,啤酒燒烤和涼面, 菜市場上,賣鮮面的地方也都會賣做好的涼面,買回家,自己用調(diào)料拌拌就好。 我們家一直喜歡自己做涼面,一點也不復雜。 從小就跟西瓜媽媽媽學做涼面, 涼面,面最好是新鮮的切面,最好棍棍面,或者叫棒棒面,圓柱形的那種; 蒜水、醋、糖、油辣椒,真是一樣都不能少啊。就是這種帶著微甜的酸辣味,最讓人饞了。 配上綠豆芽,長得也像面,不注意還真看不出來。 還有芽菜末,可以直接買碎米芽菜,我們家還有這種原汁原味的芽菜,就自己剁碎了,多剁了點,剩下用炒肉臊用。 很遺憾的是,這次的油辣椒不是很紅,有么有? 油燒得太太太熱了,淋在辣椒末上,焦到辣椒末了, 微黑的,雖然不太好看,不過還是很香的哦。 鮮面:400克(差不多三人份) 蒜:5瓣 蔥:1小把 油辣椒:適量 花椒:適量 鹽:適量 小米椒:2顆 綠豆芽:200克左右 生抽:1小勺(按一人份的量) 醋:2小勺(按一人份的量) 白糖:2小勺(按一人份的量) 芽菜:1小抓 1、面煮至8分熟,撈起來,迅速進行下一步。如果擔心動作慢了,也可以先過兩遍涼水,免得讓面粘起; 2、加入油,其實用生菜籽油比較佳,不過現(xiàn)在家里一般都沒有生油了,就用色拉油吧。一邊加油,一邊用筷子挑面,讓面迅速和油混合,不粘。如果量比較多,可以用風扇邊吹邊挑,不過,如果先是過了涼水的,就基本不用擔心面粘了; 3、蒜切末,加些涼水和鹽,成蒜水,小蔥切小段,小米椒也切碎,芽菜切末。芽菜我們一般切得比較多,可以作其他用,兩三碗涼面用不了圖上這么多的芽菜哈; 4、綠豆芽用煮熟后,挑一些在碗底; 5、加入做好的涼面,加入蒜水、白糖、生抽、鹽、醋、小米椒、芽菜、油辣椒、花椒末、蔥花; 6、拌拌就可以了。 |
|
來自: 梧桐引鳳凰1950 > 《飲食烹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