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正能量”有何聯(lián)想和感悟?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可以編述故事,也可以抒發(fā)感情、議論說理。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作文導寫】 (一)并列式 ①是指發(fā)揮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②是指發(fā)揮一種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③是指發(fā)揮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煥發(fā)正能量的內涵十分豐富—— 就是要積極而不消極;自信而不恐懼; 敢于面對而不逃避;善于建設而不破壞…… ①是高尚者的人生追求 ②是企業(yè)家的發(fā)展愿望 ③是政治家的社會理想 ①是指引人們前進的燈塔 ②是鼓動人們前進的風帆 ③是團結各種力量共同奮斗的紐帶 ①煥發(fā)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 ②煥發(fā)正能量需要堅忍不拔的毅力 ③煥發(fā)正能量需要天時地利的幫助 (二)遞進式 (1)按議論步驟遞進 《煥發(fā)正能量》 ①是什么—— ②為什么—— ③怎么樣—— (三)對照式 煥發(fā)正能量的人生—— (1)單則材料段內邏輯層次的安排: 述觀點+單則材料+議論分析 (述觀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直是臘梅挺立寒風的傲岸,是泰山壓頂不彎腰的堅定。這就是煥發(fā)正能量。(敘材料)臺州硬漢子方孝儒,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忠心輔佐惠王;但燕王朱棣興兵奪取政權,欲法周公而令其起草詔書。孝儒悲慟之聲響徹大殿,寧死不屈甘作鬼,憤然提筆一直書,“燕賊篡位”我何留。(議論分析)冰樣的堅貞純潔,火樣的激情四溢,幾百年前譜寫的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的正能量,至今還在歷史的書頁里閃耀回響! (2)多則材料段內邏輯層次的安排: 述觀點+多則材料+議論分析 (述觀點)重山重水芳草綠,烈風急雨墜葉香。當宏大的理想被無情的現(xiàn)實擊得粉碎,就應該敢于煥發(fā)正能量,坦然面對現(xiàn)實,重新確立一個切合生活實際的新目標,迎接新的人生挑戰(zhàn)。 (多則材料)王維失意唱“陽關”,韓愈被貶走“秦嶺”,柳宗元被貶吶喊“苛政猛于虎”,劉禹錫被貶和唱山歌“竹枝詞”,白居易被貶憤吟“潯陽江頭”,蘇軾被貶高唱“大江東去”。雖然,貶官生活宣告了遠大理想的破滅,更宣告了社會的冷酷無情。 (議論分析)但是,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拋棄昔日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他們敢于煥發(fā)正能量,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尋找新的定位,在豁達坦然中,走進新的生活,踏踏實實去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成功的光環(huán)卻成了他們最真切的摯友。 分析論據(jù)的方法之一 因果分析法 邏輯思路:為什么——是因為 標志性詞語:為什么……,是因為…… 關鍵:從因果關系上把論點與論據(jù)聯(lián)系起來。 假設分析法 邏輯思路:正面事例從反面假設,反面事例從正面假設。 標志性詞語:假如……, 關鍵:圍繞論點假設,虛實對比中強調論點。 【優(yōu)秀作文】 平凡小事的加速發(fā)酵源于“正能量” 一考生 一件小事,但它卻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反映的是愛的傳遞。所以,它才會以加速度發(fā)酵,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溫暖。 猶太作家威塞爾曾說:“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異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span> 曾經一度,因“小悅悅事件”、“彭宇案”……等極端事件,讓我們有過道德下降的擔憂和焦慮。同時,每一個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著一種渴望,渴望我們這個社會少點冷漠多點溫暖,渴望人與人之間少點戒備多點相助。任由世事變遷,愛與善終是社會的主流、時代的潮流。從這件小事的加速度發(fā)酵、傳播,不難看到它帶給人們內心的觸動和產生的共鳴。 大家對這種愛心產生溫暖的感覺,源于人與人之間那種最為寶貴的理解和對善的認同。正是這種理解和認同,穿透了世間的冷漠與輕視,用一種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獲得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懷。 愛心,被看作是人類最珍貴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類良知的生動展示,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集中體現(xiàn)。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乏善心和愛心,只是在等待一個被觸發(fā)的機會。當一個人被感動之時,也是他的愛心和善心被觸發(fā)之時。讓人“一看就暖和”的溫柔,這是激發(fā)了我們內心柔軟與善意的溫情。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熱淚盈眶,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深刻銘記。 央視主持人張泉靈評論,“總希望自己是這溫暖鏈條上的一分子,讓這樣善的傳遞不在我身上斷掉”。正如有人認為,此事釋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有責任傳遞下去。 在現(xiàn)實中,“正能量”帶來的正效應確實不少。我們身邊有阿里木帶給我們的感動,他靠賣烤肉資助貧寒學子,而不少人專程去“捧場”,這里面有感動,也有“正能量”的傳遞。 社會需要愛,時代呼喚愛。對善行、對愛心的感動,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動,而是一種顯示感動的勇氣,一種傳遞感動的行動。傳遞感動,就是“正能量”的傳遞。愛心無價,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沒有強弱之分。愛心是春風,可以溫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間;是火炬,可以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愛心是擔當,是奉獻,也意味著收獲。愛心照亮四周,同時也溫暖自己,幫助別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華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種心靈的溝通、相互的給予、共同的追求。 我們不盲目偉大,我們只做偉大的一個分子,我們的社會就會偉大,我們的民族就會偉大,我們的國家就會偉大。 讓我們相信人性的正能量 一考生 必須承認,這個世界并不總是那么的美好,我們的人性也并不總是那么的高尚?!靶倫偸录薄ⅰ芭碛畎浮倍荚浺欢茸屓藗兏械降赖碌拿悦#簽槭裁春萌说貌坏胶脠?,為什么周圍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有人沮喪,有人彷徨,似乎人們已經找不到方向,似乎社會已經失去了力量。但張麗莉、王世偉等六位龍江英雄的事跡一次次告訴我們:世界的真相,并不是這樣!社會也好,人性也罷,都有著像硬幣一樣的正反面,我們不要以為看到了一面就看到了答案,這個世界,有黑暗就有光亮,有失望也有希望。而這光亮與希望,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我們在報道中看到,當護士拉開窗簾,張麗莉看見照進病房的陽光,不禁由衷地感嘆:“活著真好?!倍趶堺惱?、王世偉、荊百歲、謝尚威、高鐵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讓我們看到了同樣的陽光,那是人性散發(fā)出來的美麗光芒,也會讓我們感嘆世界的美好與生命的堅強。正如本報在27日推出的《發(fā)現(xiàn)黑龍江之美·大愛讀本》對于六位英雄的解讀,在他們身上,都有著熱愛生活、與人為善、心懷責任、目標堅定、樂觀堅強、平凡可愛的特質,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難時刻,便會轉化成閃電一樣的力量。詩人說:“在沒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個人?!钡鋵?,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無窮的能量。 我們相信,無論人的本性原來怎樣,但最終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質,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國作家雨果所說:“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yōu)于偉大的人。心懷善良的人,總是在播種陽光和雨露,醫(yī)治人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同善良的人接觸,智慧得到啟迪,靈魂變得高尚,襟懷更加寬廣?!倍谇皫滋?,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來哈的講座中,也一再強調,與其空談信仰,不如堅守道德底線,而這底線的標準之一,就是惻隱之心,而惻隱之心的實質,就是善良。這種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經的比方,“就是全人類都能輸?shù)?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O型血”,能夠拯救道德的淪喪,能夠溫暖世道的寒涼。 無論是英雄挺身而出的義舉,還是民眾愛心涌動的景象,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相信,只要社會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會形成道德與愛的強大氣場。而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終一定能給這個世界帶來無盡的力量,無盡的希望,像水融入著水,像光簇擁著光。 領導干部急需提升“正能量” 一考生 一首打油詩緣何能讓輿論為之振奮,居然贏得了“最牛副縣長”、“官場好聲音”等美譽?根本的原因還在于這首打油詩里蘊藏了一股巨大的注重民生利益的正能量。相反,面對悲慘的車禍場面,為啥陜西安監(jiān)局長的“微笑”卻引發(fā)了輿論的非議?不僅從微笑中解讀出了官員的民生冷暖,而且還微笑中聚焦出了“名貴腕表”,由此出現(xiàn)了一個熱詞“楊戴表”,據(jù)悉陜西省紀委已著手進行調查。根本原因還在于“微笑”的背后始終缺少一種為民情懷的正能量。 在時下的網(wǎng)絡媒體中,“正能量”已逐漸成為一個曝光率極高的詞語。何為“正能量”?顧名思義,就是正面能量,正向能量。這是一個物理學名詞,運用社會學進行解釋,那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在當前這個意識多元化的時代,特別是在自媒體時代,面對諸多社會困惑的關鍵時期,我們渴求一種強大的正能量作為支撐和堅守。作為黨員干部尤其需要提升這種正能量,因為我們有8000多萬黨員,有上千萬的公務員,在推進黨和國家的各項建設事業(yè)中,這些黨員干部就是頂梁柱,所以讓黨員干部不斷的提升正能量,就能破解一切困難和問題,反之,則會嚴重制約黨和國家的各項建設事業(yè)。 提升黨員干部的正能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確保宗旨意識是根本。正能量不是與生俱來的,這需要一個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正能量發(fā)端與人的思想意識,作為黨員干部如果沒有堅定的為民服務宗旨意識,就難以在內心產生強大的正能量,就不可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宗旨意識是正能量的核心,只有始終堅持對黨的理論及方針政策的學習,才能維系和鞏固好這個核心能量,才能常懷愛民之心,恤民之情,才能自覺抵制各種歪風邪氣,才能風清氣正。 強化制度約束是關鍵。正能量的產生始終與負能量相隨相伴相斗爭,所以維系好正能量的制度約束機制是關鍵。黨員干部身處在這個欲望叢生的時代,靠自身的堅定思想意識是一方面,但進行嚴格的制度約束又是另一方面。有些黨員干部在一段的時期、一定的位置,能夠堅持自己的黨性原則,能夠維持好心中的正能量,但隨著時位的變化,如果沒有制度的監(jiān)督,就會讓正能量消失殆盡,就會讓私心雜念占上風,就會生出許多權力亂象,就會讓自己滑向腐敗的深淵。 讓“正能量”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 一考生 在危難時刻克服身體嚴重不適,用生命最后力氣剎住車,靠在路邊讓乘客安全下車,哈爾濱市32路公交車司機鄭新鑫被追授為三星級公交駕駛員稱號。冰城再現(xiàn)最美公交司機。(2012年11月05日《黑龍江日報》)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最美司機吳斌,德州“最美女醫(yī)生”劉秀麗,邢臺最美女醫(yī)生余文麗…… 最美司機、最美醫(yī)生、最美教師、最美農民……如今,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各行各業(yè),正釋放著一種最有力的“正能量”。他們仁者愛人、光明磊落的情懷,不僅感人肺腑,而且使人精神為之一振,進而悄然形成了一種“見賢思齊”的“蝴蝶效應”。 何謂“正能量”? 即正面能量,正向能量?;蛘哒f,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溫馨幸福的動力和情感,都是“正能量”。 任何一個時代中生成的流行語的背后都有深意,也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恰如物理學名詞“正能量”,早已不是簡單的本意,而已上升為充滿象征意義的一種信息,與我們的情感密切相通,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聯(lián)。它表達著我們扭轉逆境的渴望,追求幸福的期待。 不是嗎? 對于一個人來說,你知識很多,能力很大,能量很強。假如這種能量用在正道上,就是“正能量”,就會有所成就,利人利己,福祉無限;假如用在邪道上,就是“負能量”,不僅一生一事無成,還可能害人害己,禍殃無窮。 為什么有人滿眼“灰暗”,有人卻“陽光明媚”?為什么有人有太多的“傷不起”,有人卻能樂觀豁達地恬然一笑?為什么有人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幸福感卻越來越低?為什么有人并不富裕,卻滿臉洋溢著知足的微笑?筆者認為,其中有心態(tài)問題,但更因自身免疫力弱,周遭負面信息入侵較多。要知道,負面信息產生的負能量,也會擊潰一個人,甚至感染一個社會。所以,我們應把內心負能量華麗轉變?yōu)檎芰?,并盡量縮短轉化時間。 事實上,每人都帶著正、負兩種能量,也都潛藏著巨大的正能量,只不過我們沒有重視它,反而讓負能量占了上風。物理學告訴我們,所有能量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有正有負,不生不滅,相輔相成,并可相互轉換。你不可能憑空從外界抓來一把正能量貼在身上,也不可能把負能量完全地趕出你的世界。但可做的是,找回并發(fā)掘自己的正能量,堅定我們的信心。 讓自己充滿正能量,首先要找一些正面的事去做。 對于一個單位、一個社會而言,“正能量”多了,“負能量”就少了,就沒立足之地。比如,積極向上、善良誠信、公平公道多了,悲觀無聊、猥瑣陰鷙、貪婪自私就會少,等等。前者是正能量,散發(fā)一種強磁場。與這樣的人交往,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生活,能讓人感受到浩然正氣,讓你活得風生水起,陽光明媚。激濁揚清的“正能量”,能為整個社會提供強大的道德支撐和精神力量。而后者正好相反。 人心與社會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斷地濡養(yǎng),同時,也需激發(fā)、提升和傳遞“正能量”。它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與熱,是消除社會毒瘤的白血球,有利于弘揚正氣、提振士氣、揚善抑惡,蔚然成風。只有“正能量”被積聚、被點燃、被運用,我們的社會才會越來越充滿力量和溫暖,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精彩和幸福。 要善于尋找“正能量” 生活中總有不如意的事情,或多或少的都會對人們的心情產生影響,有的人因此而情緒低落,嚴重者甚至喪失生活信心,終日萎靡不振……人生沒有一帆風順,面對生活中的諸多不如人意,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善于尋找“正能量”,讓積極的心態(tài)和行動來主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唯有如此,一個人才能把有限的生命活出無限的精彩! 比如我們在嚴寒的冬季看到枝頭的一片枯葉迎風瑟瑟,大部分人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相信悲觀、凄涼的情緒會占據(jù)上風,并極易想起自己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然后對這個世界的興趣打了折扣!善于發(fā)現(xiàn)正能量的人,看到的不僅僅是一片枯葉,他會這樣想:這樣冷的季節(jié),還有這一片葉子在枝頭頑強的挺立,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我應該從中學到什么!對于他,相信無論天氣多么寒冷,汲取了正能量的他,一定由內而外的呈現(xiàn)一種積極的信號。 也就是說,我們要有一種潛意識,一種可以讓自己從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或經歷中獲取正能量的意識。 我認為,善于尋找正能量要具備這樣的條件: 有積極的心態(tài);看問題要看到兩面,但不要讓不好的一面占據(jù)主導地位,要從其身上獲取積極的信號,即便再困難,再悲觀,也要適當?shù)姆糯蠓e極的一面。 有陽光的心態(tài);自己要能達到一種境界,就是能給別人一種陽光的感覺,這是能體現(xiàn)在行動和面容上的外在體現(xiàn)。“陽光”是是可以傳染的,你的陽光無形中感染了別人,然后你又從他人身上獲得了更加陽光的催化劑。 有發(fā)現(xiàn)的眼睛;每天進入你的眼睛并被你漠視的事物不止千千萬,但能被你的眼睛重視并從中獲得積極因素,可以汲取正能量的又有多少呢? 有反思的心;反思,其實就是思考,心態(tài)有了,眼睛管事了,進入內心的要在經過心靈和大腦的加工,提煉正能量,這是關鍵。 譬如我們的學習,一道題目做不出來,不善于發(fā)現(xiàn)正能量的就會抱怨自己知識掌握的不好、抱怨自己能力不夠、抱怨自己考慮不周等等,悲觀的情緒占據(jù)上風,第二道題目做起來更難,課下也難以及時鞏固,甚至還會出現(xiàn)逃避的意識。如果懷一顆積極的心,不妨這樣去看:這道題目做不出來,首先說明只是沒掌握好,其次感謝這道題目在大型考試前檢測出了我知識的缺漏,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第二種情況下,我們一定會調動自己所有的積極因素,去分析題目、剖析知識點、核對題型等,這樣,以后再考到類似的題目,就能穩(wěn)操勝券了! 當然,正能量提供的,絕不僅僅是一時的急功近利,他提供的能量是源源不斷的,由此帶給我們的還有更多的諸如情緒、行為、生活的味道、對事情的看法等等副產品! 要善于尋找正能量,要好好的利用正能量! 正能量,值得擁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