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會在寒冷的冬季泡些藥酒,或從藥店買來泡好的藥酒飲用。不過,專家表示,并不是所有藥材都適合浸泡藥酒。
礦物類藥材不宜泡酒 朝陽醫(yī)院藥事部藥師徐佳佳表示,有些藥是不適合泡酒的,如礦物類的中藥,其中的有效成分很難用酒浸泡出來。有些礦物類藥材還含有有毒成分,如含汞、砷、鉛等,均不宜用來浸酒。此外,如選用毒蛇來浸泡藥酒,則需要在中醫(yī)師的指導下方可。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浸酒藥材一定要選用正宗的道地藥材,切忌貪圖便宜購買偽劣藥材。泡藥酒要選用中藥炮制品,如何首烏如果使用生品,具有瀉下作用,只有炮制后才能起到補腎壯陽、烏發(fā)的作用。 藥酒搭配比例需適當 泡藥酒一般選用50~60度的白酒,這個濃度的白酒足以殺死藥材中存在的微生物;而且高濃度的酒精更容易使有效成分溶出,達到泡酒的藥用目的。在泡酒的過程中酒和中藥材的配比一般是酒量為藥材的10-20倍。根據(jù)藥物的質地可以做適當調整,質地較松散的藥材吸水性強可以多加些酒,比如枸杞子可加20倍酒進行浸泡;質地堅實的藥材吸水性差可以少加些酒,比如人參可加10-15倍酒浸泡即可。 浸泡時間因材而異 酒是越陳越香,不少人認為,藥酒要浸泡數(shù)月至一年以上,時間越長藥效越好。但實際情況是,浸泡藥酒的時間要根據(jù)藥材的多少、溫度的變化等多種情況而定。 一般來說,藥酒浸泡的時間在15~30天左右。時間太長會有一定程度的乙醇揮發(fā)掉,濃度降低后抑菌作用就會降低,藥材可能會發(fā)生霉變。喝下變質長菌的藥酒如同吃下霉變的食物一樣會對胃腸及肝臟造成一定損傷。如果喝藥酒后出現(xiàn)臉紅、頭暈、嘔吐、心跳過速等情況,是中毒的初期反應,應盡快就醫(yī)。 在藥酒浸泡期間,需每日搖晃或攪拌一次,一周后改為每周攪拌一次。質地堅實的中藥如海馬、蛤蚧等,要泡的時間長一點。質地相對比較松散的果實類,像枸杞子不妨泡的時間短一點。另外溫度對藥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響,溫度高則浸泡的時間短些,溫度低則浸泡的時間長些。如果急于飲用也可將藥材切碎浸泡,這樣可以使有效成分溶出得更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