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老子》的書名叫“老子”而不叫“李子”?
先秦時期,書名中帶“子”的很多,這類書一般情況下,書名就是作者的人名。
例如:《墨子》的作者“墨翟”又稱墨子,《莊子》的作者“莊周”又稱莊子,《列子》的作者“列御寇”又稱列子,《管子》的作者“管仲”又稱管子,《孫子》的作者“孫武”又稱孫子,《尉繚子》的作者“尉繚”又稱尉繚子......。
唯獨《老子》這本書太特殊了,《老子》的作者“李耳”又稱老子,而書名不叫“李子”。既然書是李耳所著,為什么書名不叫“李子”而叫“老子”呢?在中國“李姓”是大姓,因老子的顯赫,故而被李姓氏族奉為始祖。唐朝的李氏皇族,不也是追奉老子為始祖嘛。
對老子最權威的記載,恐怕就是《史記》了。司馬遷在《史記》在書中寫道: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笨鬃尤?,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由此來看,老子的確姓李。
然而,關于老子的種種神奇的傳說,又弄得人們莫宗一是。這也許就是人們叫他“老子”不叫“李子”的原因。據(jù)傳,被道教奉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陽甲年,公神化氣,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理氏在村頭的河邊洗衣服,忽見上游飄下一個黃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樹枝將這個拳頭大小的黃李子撈了上來。到了中午,理氏又熱又渴,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從此,理氏懷了身孕。理氏懷了81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發(fā),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給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來就會說話,他指著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樹,說:“李就是我的姓”。
也有人認為老子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家之用;還有人認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說明了當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盎蛟唬豪献右嗬先R子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當時司馬遷也疑老子即為老萊子。并不是道家創(chuàng)始人。
基于以上的紛紜說法,的確難于確認老子的身世。
其實,這一切,都與老子是一個隱士有關。看來,老子就是一個若隱若現(xiàn)的老者。他沒有弟子,他不像孔子有成百上千的學生簇擁著,他也不像孔子那樣做官做到魯國的“司法部長”還兼了一段“國務院總理”。老子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大哲學家,不求聞達?!独献印芬粫戳餍杏谑罆r,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老子這么一個人。
據(jù)本人猜想,老子當年,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一些有學問有頭腦的人,口口相傳著這么一個不知名子的老者。
如果他像孔子那樣各國盡人皆知,那樣先秦的著作中,一定會有老子家世的詳細記載。
老子在歷史上就是一個模模糊糊的人。他不去追求浮躁的社會活動,過著鮮為人知的生活,安靜深邃地思考著世界。正因為如此,老子才會成為中國哲學歷史上的開山鼻祖!
東籬采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