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神秘而又與人們息息相關,尤其是姜太公、劉伯溫、諸葛亮、張良等道教的高人出現(xiàn),使得道教變得神秘而又平常。道教的法術、風水、醫(yī)術、占卜、預測等已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絲毫離不開了。
--- 諸葛長青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歷史。它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扎根于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并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風水、周易占卜、八字分析、放生行善等,使人們須臾離不開。
當今道教協(xié)會會長是任法融。任法融是2005年當選為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第8-10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10屆全國政協(xié)民宗委副主任。第11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
道教徒常被稱為“ 道士 ”。為什么稱為道士?據《太霄瑯書經》,“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薄吧硇捻樌恚瑸榈朗菑?,故稱道士。”
從師承可分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 宮觀 中教務可分為“當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種是一般教徒,人稱“ 居士 ”或“信徒”?!皩m觀”是道家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和舉行儀式的場所。道教另有一些經濟組織(如素食部、茶廠等)、教育組織(道學班、道教經學班等)、慈善組織(安老院、施診給藥部等)。
一、關于全真派
全真派講究內、外丹的修煉。內丹即人身的精、氣、神的修煉,是全真派的主要修煉方術;外丹即用鉛汞和藥物配制燒煉一種可食丹丸的方法。全真派道士按最初規(guī)定皆為出家道士,有四點基本要求:即第一,不結婚;第二,不食葷;第三,平時也必須著道裝;第四,束發(fā)面須。他們都住在宮觀里。全真道也稱全真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派別,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間由王重陽于陜西終南山所創(chuàng)。此外,張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創(chuàng)立的內丹修煉為主的教派后來也被劃分在全真道,稱為南宗,而王重陽這支則稱為北宗。 諸葛長青:全真教弟子一般不離開道觀,也就是常駐道觀的為全真派。北京西便門外的白云觀為其代表。 王重陽仙游后,由他的七位弟子輪流接任。全真教除了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道教思想以外,更將符錄、丹藥等思想以外的內容重新整理,為今時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更因隨同成吉思汗西征,而使全真派在元朝得以壯大。但是到了李志常后期,由于元朝統(tǒng)治者偏信佛教,全真道受到嚴重打擊。而關于《老子化胡經》的兩次釋道辯論失利,更造成了全真道的一度低落。直到元成宗時,才重新正常發(fā)展。明清兩代在全國各地,乃至東北、西南、西北等邊遠地區(qū)傳播。至今全真道仍是道教最重要的道派之一。中國道教協(xié)會所設在的位于北京西便門外的白云觀,是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 二、關于正一派 正一派,道士則以降神驅鬼、祈福禳災的符箓活動為主。該派道士按傳統(tǒng)皆為不出家道士,他們可以結婚生兒育女,過家庭生活;可以食葷;除上殿誦經、作經懺法事之外,平時可以穿俗裝,不留胡須,發(fā)式隨俗。俗稱"火居道士"。正一道是中國 道教 后期兩大派之一。是在天師道、龍虎宗長期發(fā)展的基礎上,以龍虎宗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組成的一個符箓大派。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稱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后為上清派,靈寶派和天師道等的總稱。
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提舉三山(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符箓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宮,賜號“觀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張?zhí)鞄煆埮c材“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箓”,為正一道形成的標志。明初,官方承認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二派,天師派以外的符箓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東華派、凈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視為正一派的分支。 諸葛長青:正一派弟子,可以在家,結婚,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很多懂道術的民間居士,多屬于正一派,龍虎山、茅山法術為其代表。 正一道奉張?zhí)鞄煘槭最I,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道術以畫符念咒為主,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 三、兩排的融合互補 全真派與正一派在教法與科儀上多已融合。全真派經懺中也用符咒,正一派道士也有的修煉內丹。但在科儀、作法事的側重點和所敬祖師上仍有一些差異。 另一個明顯差異是,正一派弟子需經過授箓才成為有資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則需授戒、授箓,有嚴格規(guī)定,儀式非常隆重。
諸葛長青,道教的兩大宗派構成了中國道教的整體。人們的生活與道教息息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