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是全球飛速發(fā)展的世紀,同時也是一個“生命缺失”的世紀。21世紀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找尋喪失的生命力。由于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生命教育意識相對薄弱,青少年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識模糊,與人和諧相處的意識和自我調適能力不足,出現(xiàn)了嚴重的青少年暴力甚至自殺的現(xiàn)象,極大地引起社會對生命教育的關注。20世紀末新興起的積極心理學為生命教育打開了廣闊的視野,為擁有幸福生活指引了一條光明之路。下面就該內容做初步的探索。
一、積極心理學與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顧名思義是有關生命的教育,它是教育的基點。主要是指學校通過對學生進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發(fā)展知識、生命價值的引導和教育,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對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態(tài)度,并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對社會及他人的愛心,使學生在價值觀、人格觀等方面獲得全面發(fā)展。
積極心理學是使人積極的心理學,是一種致力于培養(yǎng)人的優(yōu)秀品質和美好心靈、促進心理積極和諧發(fā)展與心理潛能充分開發(fā)的心理學。它是指研究有助于發(fā)揮人、團體和機構的最佳狀態(tài)或功能的條件和過程的一門科學。20世紀末美國興起的積極心理學運動中,其倡導者美國心理學家賽里格曼指出,人類要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xiàn)象和心理問題作出新的解讀,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引導人類對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的發(fā)掘,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看待自身的潛能、動機、價值和能力等,使每個人都能順利地走向屬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二、生命教育中融合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意義
21世紀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找尋喪失的生命力。《中國青年報》曾經刊登的調查指出,36%的中學生在走進校門的那一刻,心情郁悶、緊張、疲憊、厭煩、焦慮和恐懼;中學生對學習很有興趣和比較有興趣的比例不到50%;由于高考競爭激烈,80%以上的學生產生了“失敗者”的心態(tài);很多學生對學習沒興趣,先是逃學,后輟學,沉迷于虛擬游戲、流浪、打架斗毆、偷竊等對青少年學生造成了嚴重的身心影響,最后走上了犯罪或輕生道路。近幾年發(fā)生的個別青少年學生因成長中的煩惱和問題等各種原因而輕生的事件,再次引起了社會對生命教育的極大關注。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性途徑成為重中之重的任務。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中新的極具生命活力的生長點,它融合于教育領域是一場積極教育運動。它要求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師生的潛能、動機和能力,關注師生人格中的積極層面,包括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格特征、積極社會環(huán)境等,從全方位看待事物,而不再僅僅是某一問題、缺陷或疾病。因此,積極心理學與學校生命教育的融合運用,極大地改變了教育的理念和視角,促使教育從原來過分關注學生所存在的問題而轉向關注他們的積極體驗和積極品質,強調增進學生的積極體驗,為學校師生所接受,并帶來良好的實效。這既是達成教育目標的最重要途徑,也是教育本身所追求的價值核心。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討生命教育中融合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意義。
(一)幫助師生獲得生命幸福感的積極情緒體驗
積極情緒是指個體由于體內外刺激、事件滿足個體需要而產生的伴有愉悅感受的情緒。積極心理學認為,“快樂源于主動選擇”??鞓肥且环N積極情感,這種情感不是外部所賦予的,源于個人的主觀體驗,源于個人的主動選擇。20世紀60年代,美國三位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選擇表達積極情緒最多的人比那些表達積極情緒最少的人要多活10年。
在學校生命教育中,積極情緒的體驗能夠激活師生良好的日常行動傾向,保持趨近和探索新穎事物,與環(huán)境主動地連結,促進自我發(fā)展的愿望,與他人分享成功和求得在將來取得更大成就的愿望。在積極情緒狀態(tài)下,學生的認知和思維更開放、更靈活,能夠想出更多的問題解決的策略。它還能促進學生產生幫助、友好行為,密切人際聯(lián)系,擴大人際資源。同時能夠撤銷消極情緒產生的激活水平,提高應對水平,促進社會適應。以上積極情緒的反復體驗,擴展了學生的心理活動空間,增加了個體的心理彈性,提高學業(yè)、生活和職業(yè)以及社會關系的質量,增進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同時學生的成長帶給老師成就感及良好情緒情感。心理學家大量的用“情緒體驗取樣法”的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中報告的積極情緒,或心境高于消極情緒,或具有較好心理彈性的個體,更有活力,生活得更幸福。
(二)充分發(fā)揮師生個人生命中的人格潛能
積極心理學在個人層次上主要研究積極的個人特質,包括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氣、人際交往技巧、對美的感受力、毅力、寬容、創(chuàng)造性、關注未來、洞察力、才能與智慧等。積極心理學希望尋找一條能使個體具備這些潛質的有效途徑,那就是增強個體的積極情緒體驗。正如賽里格曼所說:“培養(yǎng)孩子不是盯著他身上的短處,而是認識并塑造他身上的最強,即他擁有的最美好的東西,將這些最優(yōu)秀的品質變成促進他們幸福生活的動力?!币虼朔e極心理學將提供積極的心理特征,如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積極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創(chuàng)造的勇氣,積極的人際關系,審美體驗,寬容和智慧靈性等等。
積極心理學還認為,人人都是教育家,人人都有積極的心理潛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長能力。這種價值取向給教育實踐提供了新的視角,也豐富了教育實踐的內容。在教育教學和生活中,師生投入和付出越積極、越多,人格潛能將不斷被挖掘,源源不斷,并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即“羅森塔爾效應”,發(fā)揮其生命的優(yōu)勢和價值,感悟生命的寶貴和幸福內涵。
(三)有效構建和實現(xiàn)師生個人的生命價值
積極心理學在群體層次上的研究主要是積極組織系統(tǒng)。它致力于研究建立積極的社會、家庭和學校系統(tǒng),以培養(yǎng)公民美德,使公民具有責任感、利他主義、有禮貌、有職業(yè)道德。生命教育中需要積極的心理品質,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性,作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為,對待他人的寬容,對社會的責任感及成為一個健康的家庭成員等。在學校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通過拓寬學科教學、專題教育、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有效途徑,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內涵,探索學校生命教育的規(guī)律和實施途徑,幫助學生體驗生命、感悟生命并努力踐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生命潛能,提升生命品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學校將更能夠創(chuàng)設和培養(yǎng)積極組織系統(tǒng)所需的心理品質,更有效地促進構建和實現(xiàn)師生個人的生命價值。
三、生命教育中積極心理學運用的實施策略
積極心理學融合于學校生命教育是一場實效性強的教育實踐,我們探索以下三種實施方法。
(一)設計生命教育課程,師生充分體驗分享積極情緒
課程是一種活動、交往、溝通與合作,是人的各種自主活動的總和,它是學校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最重要的途徑。我們立足于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精髓、融合生命教育的內容設計“珍愛生命美麗心靈”課程,構建獨特、高效的生命教育實現(xiàn)途徑。該生命教育的課程從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和需求出發(fā),系統(tǒng)、深入、有層次的進行以下四單元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積極熱愛生命”系列課程設計。
我們的幸福課程
第一單元 珍愛生命我愛我自己
第1課 我從哪里來
第2課 我是誰
第3課 我的成長
第二單元 發(fā)展生命挖掘自我
第4課 我的潛能
第5課 我的魅力
第6課 我的朋友
第三單元 完善生命擁抱成功
第7課 我的目標
第8課 我的學業(yè)
第9課 我的職業(yè)
第四單元 提升生命閃亮自我
第10課 我將做些什么
第11課 我與挫折
第12課 我的舞臺
以上十二課生命教育課題的教學中,設計了貼近學生生活、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積極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如在“美文欣賞”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推薦的《敬畏生命》、《我很重要》等文章,運用大聲思維法和復讀法,獲取語言的巨大能量,讓學生充分感悟和分享對生命的認知和熱愛。在每一課的心靈分享中,給出一些積極熱愛生命的建議和方法,如遵從內心的熱情、多和朋友們在一起、在水邊散步、多參加集體活動、學會失敗、有規(guī)律地鍛煉、表達感激等,都能幫助師生改變生活,從中獲得人生的愉快和幸福體驗。還有許多的心理游戲、生活案例、經典感人的生命故事分享更讓人從中反思領悟,幫助自己闡釋實現(xiàn)生命的內涵與意義。在這種和諧開放的課堂教學中師生擁有積極的情緒情感,旨在引領學生深入探索生命歷程,在生命情境中親身體驗,喚起師生對生命的積極熱愛、珍惜和尊重,激勵自己創(chuàng)造更多的生命價值。
(二)關注生命個體差異,激發(fā)師生積極人格潛能的發(fā)揮
為了把準學生生命發(fā)展觀的個體差異,我們采用相關的問卷調查統(tǒng)計分析。從調查結果中了解學生的生命觀以及發(fā)展差異,在教育教學中分層施教,在課外活動中挖掘個體潛能,實現(xiàn)全面積極的生命教育效果。
我們本著“珍愛生命美麗心靈”的目標,在“霽心園”心理輔導與咨詢中心的嚴格執(zhí)行值班制度,幫助個別學生疏導心理困惑和問題。當學生憂郁不安、愁眉苦臉地走進“霽心園”,走出時他們總能表情舒展、面帶笑容。因為在這安全的環(huán)境里,能夠敞開心扉與心理老師一起積極探討,挖掘個體自身的人格潛能,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找到了滿意有效的答案。此刻他們心中擁有陽光和溫暖,深深地體驗著幸福的情緒和情感。我們與此同時做好后續(xù)的跟蹤輔導,咨詢記錄和整理反思工作,進一步提升心理輔導的方法和技能。在個案心理輔導中,學生心靈成長的同時更是心理老師幸福感的提升,職業(yè)生涯的高峰體驗時刻,更進一步激發(fā)今后師生積極人格潛能的發(fā)揮。
為充分發(fā)揮同伴教育的作用,我們在班級設置和培訓班級心理委員。他們主要是在學校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心理老師、班主任與各班同學之間起著信息溝通的作用,幫助同學積極主動的維護心理健康,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協(xié)助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們設計了系統(tǒng)、針對性強、能發(fā)揮個人人格潛能的五部分培訓內容:1.團隊凝聚力活動;2.團隊激勵活動;3.團隊成長活動;4.心理輔導基本理論學習;5.心理輔導技能的訓練等。這一活動以點帶面地鋪開輻射生命教育,學生各盡所能,形成多重的生命愛護安全圈,以積極生命體驗帶動了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三)創(chuàng)新生命教育活動,提升和實現(xiàn)師生生命價值
在積極心理學理念中,人及其經驗是在環(huán)境中獲得的。威廉姆斯等心理學家研究證實,當學生的周圍環(huán)境和老師、朋友都提供了最優(yōu)的支持、同情和選擇時,他們最有可能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系。一個生長在積極、鼓勵、和諧環(huán)境下的學生和一個在充滿暴力、訓斥、混亂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學生在性格、處世、人際交往上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前者更加自信、更富有愛心、健康和幸福。積極心理學強調,學校中的一切都是可利用的資源。因為這是學生真實的生活情景,只有在這最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進行教育,才是最真實的教育,才是著眼于學生生命潛能的教育。因此學校教育實踐要積極構建良好適宜的生命教育環(huán)境。
我們通過創(chuàng)新和開展一系列的生命教育活動,營造釋放、鼓勵、發(fā)展的心靈空間和平臺。如校園里張貼潛移默化的心靈勵志語;幫助學生自助成長的“霽心園”心理報紙;釋放和補充心靈能量的“珍愛生命美麗心靈”校園心理劇表演競賽;施展才能的“珍愛生命我愛我”手抄報競賽;傾訴心靈的生命感言征文活動;積極熱愛生命的集體舞活動;還有與生命對話的心理日記和心理漫畫等等。以上生命教育活動有效利用校園“成長空間站”,創(chuàng)設和諧、互動的校園環(huán)境,使不同需求和潛力的學生找到釋放的空間,體驗形成積極情緒,有效地幫助師生提升和實現(xiàn)個人的生命價值。
積極心理學不僅為學校生命教育開拓了嶄新的視野和途徑,它也將為家庭和社會帶來更多的福音。我們相信積極地熱愛生命,我們將走向幸福生活的彼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