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幫澤 11-1-5 縱觀《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提到陽旦湯總共有兩處:第一處是在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第五“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dāng)溫,兩腳當(dāng)伸,后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fēng),大為虛。風(fēng)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jīng),亡陽故也……”第二處是在婦人產(chǎn)后病脈證治第二十一“產(chǎn)后風(fēng),續(xù)之?dāng)?shù)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干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xù)在耳,可與陽旦湯。” 陽旦湯到底是什么組成,這個方有何深意,歷代認識分歧頗多,宋臣林憶校注《傷寒論》時,注云:即桂枝湯。若陽旦湯是桂枝湯的別名,那么是否有深意?為何作者要向我們透露出這個別名,若認為仲景惜之如金,我們就不得不認為“陽旦”的出現(xiàn)具有意義,它是在向我們昭示著一些不為人知的信息。也有可能“陽旦”在當(dāng)時是桂枝湯的一個通用的名字,所以仲景不自覺的用了“陽旦”二字,僅此而已,別無他意。我認為“陽旦”在《傷寒論》中的出現(xiàn)是在向我們昭示著一些不為人知的重要信息。 1 古方書中有關(guān)陽旦湯的記載 古代方書中也有陽旦湯的記載,如唐代孫思邈的《急備千金要方 卷第九 傷寒上 發(fā)汗湯第五》中載有陰旦湯和陽旦湯,分別如下: 陰旦湯,治傷寒肢節(jié)疼痛,內(nèi)寒外熱,虛煩方:芍藥、甘草(各二兩)、干姜、黃芩(各三兩)、桂心(四兩)、大棗(十五枚)。 右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夜再,覆令小汗。陽旦湯,治傷寒中風(fēng),脈浮,發(fā)熱往來汗出,惡風(fēng)頭項強,鼻鳴干嘔,桂枝湯主之,隨病加減如左: 以泉水一斗,煮取四升,分服二升,日三,自汗者去桂枝,加附子一枚,渴者去桂,加括樓根三兩,利者去芍藥桂,加干姜三累,附子一枚炮,心下悸者,去芍藥,加茯苓四兩,虛勞里急正陽旦主之,煎得二升,內(nèi)膠飴半斤,為再服,若脈浮緊發(fā)熱者,不可與之。 《外臺秘要》也載有《古今錄驗》中的陽旦湯:療中風(fēng)傷寒,脈浮,發(fā)熱往來,汗出惡風(fēng),項頸強,鼻鳴干嘔,陽旦湯主之方。大棗十二枚(擘)、桂心三兩、芍藥三兩、生姜三兩、甘草二兩(炙)、黃芩二兩。右六物,?咀,以泉水六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自汗者,去桂心加附子一枚炮??收?,去桂加栝樓三兩。利者,去芍藥、桂,加乾姜三兩、附子一枚炮。心下悸者,去芍藥加茯苓四兩。虛勞里急者,正陽旦主之,煎得二升,內(nèi)膠飴半升,分為再服。若脈浮緊發(fā)熱者,不可與也。忌海藻、菘菜、生蔥等物(《千金》同)。 《急備千金要方》和《外臺秘要》中又多出了陰旦湯和正陽旦湯,使得問題進一步復(fù)雜化。不管是什么旦,有一點卻是值得注意的,即其中均提到了黃芩,《傷寒論》中以黃芩為主藥的方劑有黃芩湯,黃芩湯的結(jié)構(gòu)和桂枝湯很相似,但尚未有人探討過二者的關(guān)系。就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而言,陰與陽總是相互對舉,四象也是一個整體,《傷寒論》有陽旦湯,卻沒有陰旦湯,有青龍湯、白虎湯和真武湯,卻沒有朱鳥湯。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應(yīng)當(dāng)有這些方子,可是《傷寒論》卻沒有,原因是什么?是本來就沒有,亡佚了,還是被藏起來了……直到《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出世,還沒有這方面的研究,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2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系統(tǒng)記載了旦湯系類方 建國后,《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出世,真象終于大白,陰旦湯即是黃芩湯。該書中還系統(tǒng)記載了小陽旦湯、正陽旦湯、大陽旦湯、小陰旦湯和大陰旦湯。原來旦湯不僅分陰陽,而且還分大小。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jù)該書和《傷寒論》推導(dǎo)出正陰旦湯,即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指出:“弘景曰:外感天行,經(jīng)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湯。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為《傷寒論》一部,療治明悉,后學(xué)咸尊奉之?!?也就是說《傷寒論》所本的是《湯液經(jīng)法》中的二旦、六神大小等湯。 值得注意的是陰陽二旦湯在結(jié)構(gòu)上具有一致性,假如我們在《輔行訣用藥法要》出世之前見過類似的方劑結(jié)構(gòu),我們完全有可能根據(jù)《傷寒論》和《千金》、《外臺》的記載推導(dǎo)出陽旦湯和陰旦湯的組成。因此我認為“陽旦”在《傷寒論》中的出現(xiàn)是在向我們昭示著一些不為人知的重要信息,即張仲景從《湯液經(jīng)法》中繼承的治療外感病的二旦六神湯。 3 陰旦湯為何會是桂枝湯加黃芩 那么《急備千金要方》中記載的陰旦湯為何會是桂枝湯加黃芩呢?我認為有兩種可能:1,傷寒論中有柴胡桂枝湯,桂枝湯可以和小柴胡湯合方,那么為什么不可以合黃芩湯呢,有可能千金中記載的陰旦湯就是一個合方。2,這是個錯誤的方子,孫思邈那么高的水平,難道不知道這是個錯誤的方子嗎?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這是藥王孫思邈故意這么寫的。假定孫思邈知道二旦湯,如果他直接把這些方子寫入《千金方》,未免是漫泄天寶,若不寫,就成了秘而不傳,也不好,所以故意寫這么個錯誤的方子,放一個黃芩在那里,留個線索,供有心人去研究。 至于陽旦和陰旦的含義,有關(guān)的研究尚少。二旦和六神并稱,而六神與天文學(xué)相關(guān),可以推測二旦也是古代天文學(xué)上的專用名詞,由于本人天文學(xué)知識有限,尚待進一步研究??傊?,“陽旦”在《傷寒論》中的出現(xiàn)具有重要的用意,亟需進一步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