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2006)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guī)范財務報表的列報,保證同一企業(yè)不同期間和同一期間不同企業(yè)的財務報表相互可比,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財務報表是對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結構性表述。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組成部分: ?。ㄒ唬┵Y產負債表; ?。ǘ├麧櫛?; (三)現金流量表; ?。ㄋ模┧姓邫嘁妫ɑ蚬蓶|權益,下同)變動表; (五)附注。 第三條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和列報,以及其他會計準則的特殊列報要求,適用《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和其他相關會計準則。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四條 企業(yè)應當以持續(xù)經營為基礎,根據實際發(fā)生的交易和事項,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和其他各項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進行確認和計量,在此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 企業(yè)不應以附注披露代替確認和計量。 以持續(xù)經營為基礎編制財務報表不再合理的,企業(yè)應當采用其他基礎編制財務報表,并在附注中披露這一事實。 第五條 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應當在各個會計期間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下列情況除外: ?。ㄒ唬嫓蕜t要求改變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 ?。ǘ┢髽I(yè)經營業(yè)務的性質發(fā)生重大變化后,變更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第六條 性質或功能不同的項目,應當在財務報表中單獨列報,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項目除外。 性質或功能類似的項目,其所屬類別具有重要性的,應當按其類別在財務報表中單獨列報。 重要性,是指財務報表某項目的省略或錯報會影響使用者據此作出經濟決策的,該項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應當根據企業(yè)所處環(huán)境,從項目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予以判斷。 第七條 財務報表中的資產項目和負債項目的金額、收入項目和費用項目的金額不得相互抵銷,但其他會計準則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資產項目按扣除減值準備后的凈額列示,不屬于抵銷。 非日常活動產生的損益,以收入扣減費用后的凈額列示,不屬于抵銷。 第八條 當期財務報表的列報,至少應當提供所有列報項目上一可比會計期間的比較數據,以及與理解當期財務報表相關的說明,但其他會計準則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根據本準則第五條的規(guī)定,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發(fā)生變更的,應當對上期比較數據按照當期的列報要求進行調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調整的原因和性質,以及調整的各項目金額。對上期比較數據進行調整不切實可行的,應當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調整的原因。 不切實可行,是指企業(yè)在作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無法采用某項規(guī)定。 第九條 企業(yè)應當在財務報表的顯著位置至少披露下列各項: ?。ㄒ唬┚巿笃髽I(yè)的名稱。 ?。ǘ┵Y產負債表日或財務報表涵蓋的會計期間。 ?。ㄈ┤嗣駧沤痤~單位。 ?。ㄋ模┴攧請蟊硎呛喜⒇攧請蟊淼模瑧斢枰詷嗣?。 第十條 企業(yè)至少應當按年編制財務報表。年度財務報表涵蓋的期間短于一年的,應當披露年度財務報表的涵蓋期間,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 對外提供中期財務報告的,還應遵循《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2號——中期財務報告》的規(guī)定。 第十一條 本準則規(guī)定在財務報表中單獨列報的項目,應當單獨列報。其他會計準則規(guī)定單獨列報的項目,應當增加單獨列報項目。 第三章 資產負債表 第十二條 資產和負債應當分別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列示。 金融企業(yè)的各項資產或負債,按照流動性列示能夠提供可靠且更相關信息的,可以按照其流動性順序列示。 第十三條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歸類為流動資產: ?。ㄒ唬╊A計在一個正常營業(yè)周期中變現、出售或耗用。 ?。ǘ┲饕獮榻灰啄康亩钟?。 ?。ㄈ╊A計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下同)變現。 ?。ㄋ模┳再Y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交換其他資產或清償負債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第十四條 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應當歸類為非流動資產,并應按其性質分類列示。 第十五條 負債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歸類為流動負債: ?。ㄒ唬╊A計在一個正常營業(yè)周期中清償。 ?。ǘ┲饕獮榻灰啄康亩钟?。 ?。ㄈ┳再Y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應予以清償。 ?。ㄋ模┢髽I(yè)無權自主地將清償推遲至資產負債表日后一年以上。 第十六條 流動負債以外的負債應當歸類為非流動負債,并應按其性質分類列示。 第十七條 對于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的負債,企業(yè)預計能夠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至資產負債表日后一年以上的,應當歸類為非流動負債;不能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的,即使在資產負債表日后、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前簽訂了重新安排清償計劃協(xié)議,該項負債仍應歸類為流動負債。 第十八條 企業(yè)在資產負債表日或之前違反了長期借款協(xié)議,導致貸款人可隨時要求清償的負債,應當歸類為流動負債。 貸款人在資產負債表日或之前同意提供在資產負債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寬限期,企業(yè)能夠在此期限內改正違約行為,且貸款人不能要求隨時清償,該項負債應當歸類為非流動負債。 其他長期負債存在類似情況的,比照上述第一款和第二款處理。 第十九條 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類至少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項目: ?。ㄒ唬┴泿刨Y金; ?。ǘ占邦A付款項; ?。ㄈ┙灰仔?A class=bule target=_blank>投資; ?。ㄋ模┐尕洠?/P> ?。ㄎ澹┏钟兄恋狡谕顿Y; ?。╅L期股權投資; ?。ㄆ撸┩顿Y性房地產; ?。ò耍┕潭ㄙY產; (九)生物資產; (十)遞延所得稅資產; ?。ㄊ唬o形資產。 第二十條 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類至少應當包括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的合計項目。 第二十一條 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類至少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項目: ?。ㄒ唬┒唐诮杩睿?/P> ?。ǘ都邦A收款項; (三)應交稅金; (四)應付職工薪酬; ?。ㄎ澹╊A計負債; ?。╅L期借款; ?。ㄆ撸╅L期應付款; ?。ò耍?A class=bule target=_blank>債券; ?。ň牛┻f延所得稅負債。 第二十二條 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類至少應當包括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和負債的合計項目。 第二十三條 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類至少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項目: (一)實收資本(或股本); (二)資本公積; (三)盈余公積; ?。ㄋ模┪捶峙淅麧櫋?/P> 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應當在所有者權益類單獨列示少數股東權益。 第二十四條 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類應當包括所有者權益的合計項目。 第二十五條 資產負債表應當列示資產總計項目,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計項目。 第四章 利潤表 第二十六條 費用應當按照功能分類,分為從事經營業(yè)務發(fā)生的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等。 第二十七條 利潤表至少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項目: (一)營業(yè)收入; ?。ǘI業(yè)成本; ?。ㄈI業(yè)稅金; ?。ㄋ模┕芾碣M用; (五)銷售費用; ?。┴攧召M用; ?。ㄆ撸┩顿Y收益; ?。ò耍┕蕛r值變動損益; ?。ň牛┵Y產減值損失; ?。ㄊ┓橇鲃淤Y產處置損益; ?。ㄊ唬┧枚愘M用; ?。ㄊ﹥衾麧?。 金融企業(yè)可以根據其特殊性列示利潤表項目。 第二十八條 在合并利潤表中,企業(yè)應當在凈利潤項目之下單獨列示歸屬于母公司的損益和歸屬于少數股東的損益。 第五章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第二十九條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應當反映構成所有者權益的各組成部分當期的增減變動情況。當期損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以及與所有者(或股東,下同)的資本交易導致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應當分別列示。 第三十條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至少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項目: ?。ㄒ唬﹥衾麧櫍?/P> ?。ǘ┲苯佑嬋胨姓邫嘁娴睦煤蛽p失項目及其總額; ?。ㄈ嬚咦兏筒铄e更正的累積影響金額; (四)所有者投入資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等; ?。ㄎ澹┌凑找?guī)定提取的盈余公積; ?。嵤召Y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的期初和期末余額及其調節(jié)情況。 第六章 附注 第三十一條 附注是對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報表中列示項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細資料,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第三十二條 附注應當披露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相關信息應當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報表中列示的項目相互參照。 第三十三條 附注一般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披露: ?。ㄒ唬┴攧請蟊淼木幹苹A。 ?。ǘ┳裱髽I(yè)會計準則的聲明。 (三)重要會計政策的說明,包括財務報表項目的計量基礎和會計政策的確定依據等。 ?。ㄋ模┲匾獣嫻烙嫷恼f明,包括下一會計期間內很可能導致資產、負債賬面價值重大調整的會計估計的確定依據等。 (五)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以及差錯更正的說明。 ?。σ言谫Y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列示的重要項目的進一步說明,包括終止經營稅后利潤的金額及其構成情況等。 ?。ㄆ撸┗蛴泻统兄Z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關聯(lián)方關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說明的事項。 第三十四條 企業(yè)應當在附注中披露在資產負債表日后、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前提議或宣布發(fā)放的股利總額和每股股利金額(或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總額)。 第三十五條 下列各項未在與財務報表一起公布的其他信息中披露的,企業(yè)應當在附注中披露: (一)企業(yè)注冊地、組織形式和總部地址。 ?。ǘ┢髽I(yè)的業(yè)務性質和主要經營活動。 ?。ㄈ┠腹疽约凹瘓F最終母公司的名稱。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9號——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2006)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guī)范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fā)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項。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是指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準財務報告報出的日期。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包括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 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是指對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的情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證據的事項。 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是指表明資產負債表日后發(fā)生的情況的事項。 第三條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表明持續(xù)經營假設不再適用的,企業(yè)不應當在持續(xù)經營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 第二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 第四條 企業(yè)發(fā)生的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應當調整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報表。 第五條 企業(yè)發(fā)生的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通常包括下列各項: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訴訟案件結案,法院判決證實了企業(yè)在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現時義務,需要調整原先確認的與該訴訟案件相關的預計負債,或確認一項新負債。 ?。ǘ┵Y產負債表日后取得確鑿證據,表明某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發(fā)生了減值或者需要調整該項資產原先確認的減值金額。 ?。ㄈ┵Y產負債表日后進一步確定了資產負債表日前購入資產的成本或售出資產的收入。 ?。ㄋ模┵Y產負債表日后發(fā)現了財務報表舞弊或差錯。 第三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 第六條 企業(yè)發(fā)生的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不應當調整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報表。 第七條 企業(yè)發(fā)生的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通常包括下列各項: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發(fā)生重大訴訟、仲裁、承諾。 ?。ǘ┵Y產負債表日后資產價格、稅收政策、外匯匯率發(fā)生重大變化。 ?。ㄈ┵Y產負債表日后因自然災害導致資產發(fā)生重大損失。 ?。ㄋ模┵Y產負債表日后發(fā)行股票和債券以及其他巨額舉債。 (五)資產負債表日后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六)資產負債表日后發(fā)生巨額虧損。 (七)資產負債表日后發(fā)生企業(yè)合并或處置子公司。 第八條 資產負債表日后,企業(yè)利潤分配方案中擬分配的以及經審議批準宣告發(fā)放的股利或利潤,不確認為資產負債表日的負債,但應當在附注中單獨披露。 第四章 披露 第九條 企業(yè)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財務報告的批準報出者和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 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等規(guī)定,企業(yè)所有者或其他方面有權對報出的財務報告進行修改的,應當披露這一情況。 (二)每項重要的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性質、內容,及其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無法做出估計的,應當說明原因。 第十條 企業(yè)在資產負債表日后取得了影響資產負債表日存在情況的新的或進一步的證據,應當調整與之相關的披露信息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2006)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guī)范企業(yè)會計政策的應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前期差錯更正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會計政策變更和前期差錯更正的所得稅影響,適用《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 第二章 會計政策 第三條 企業(yè)應當對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采用相同的會計政策進行處理。但是,其他會計準則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yè)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 第四條 企業(yè)采用的會計政策,在每一會計期間和前后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是,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變更會計政策: ?。ㄒ唬┓?、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 ?。ǘ嬚咦兏軌蛱峁└煽?、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第五條 下列各項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ㄒ唬┍酒诎l(fā)生的交易或者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而采用新的會計政策。 ?。ǘΤ醮伟l(fā)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 第六條 企業(yè)根據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會計政策的,應當按照國家相關會計規(guī)定執(zhí)行。 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的,應當采用追溯調整法處理,將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調整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余額和列報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較數據也應當一并調整,但確定該項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除外。 追溯調整法,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視同該項交易或事項初次發(fā)生時即采用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并以此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的方法。 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是指按照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有金額之間的差額。 第七條 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列報前期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應當從可追溯調整的最早期間期初開始應用變更后的會計政策。 在當期期初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以前各期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應當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 未來適用法,是指將變更后的會計政策應用于變更日及以后發(fā)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或者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確認會計估計變更影響數的方法。 第三章 會計估計變更 第八條 企業(yè)據以進行估計的基礎發(fā)生了變化,或者由于取得新信息、積累更多經驗以及后來的發(fā)展變化,可能需要對會計估計進行修訂。會計估計變更的依據應當真實、可靠。 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于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經濟利益和義務發(fā)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者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調整。 第九條 企業(yè)對會計估計變更應當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 會計估計變更僅影響變更當期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予以確認;既影響變更當期又影響未來期間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予以確認。 第十條 企業(yè)難以對某項變更區(qū)分為會計政策變更或會計估計變更的,應當將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第四章 前期差錯更正 第十一條 前期差錯,是指由于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下列兩種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省略漏或錯報。 (一)編報前期財務報表時預期能夠取得并加以考慮的可靠信息。 ?。ǘ┣捌谪攧請蟾媾鷾蕡蟪鰰r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錯通常包括計算錯誤、應用會計政策錯誤、疏忽或曲解事實以及舞弊產生的影響以及存貨、固定資產盤盈等。 第十二條 企業(yè)應當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錯,但確定前期差錯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除外。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發(fā)現前期差錯時,視同該項前期差錯從未發(fā)生過,從而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更正的方法。 第十三條 確定前期差錯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可以從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間開始調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額,財務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余額也應當一并調整,也可以采用未來適用法。 第十四條 企業(yè)應當在重要的前期差錯發(fā)現當期的財務報表中,調整前期比較數據。 第五章 披露 第十五條 企業(yè)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會計政策變更有關的下列信息: ?。ㄒ唬嬚咦兏男再|、內容和原因。 ?。ǘ┊斊诤透鱾€列報前期財務報表中受影響的項目名稱和調整金額。 (三)無法進行追溯調整的,說明該事實和原因以及開始應用變更后的會計政策的時點、具體應用情況。 第十六條 企業(yè)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會計估計變更有關的下列信息: ?。ㄒ唬嫻烙嬜兏膬热莺驮?。 ?。ǘ嫻烙嬜兏鼘Ξ斊诤臀磥砥陂g的影響數。 (三)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不能確定的,披露這一事實和原因。 第十七條 企業(yè)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前期差錯更正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前期差錯的性質。 ?。ǘ└鱾€列報前期財務報表中受影響的項目名稱和更正金額。 ?。ㄈo法進行追溯重述的,說明該事實和原因以及對前期差錯開始進行更正的時點、具體更正情況。 第十八條 在以后期間的財務報表中,不需要重復披露在以前期間的附注中已披露的會計政策變更和前期差錯更正的信息。 |
|
來自: 悠悠魅影 > 《專業(y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