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導語:
動車墜橋,大多人卻砸不開車窗玻璃,難以逃脫。因此,事故發(fā)生后自救逃生十分重要,切不可坐以待斃。如何為自己創(chuàng)造生存機會,交通工具的救生常識迫切需要普及! 不可不知的逃生常識
動車逃生常識: 動車車窗是由雙層鋼化玻璃制成的,中間部位是最結(jié)實的地方。應該用安全錘的尖頭敲擊玻璃的四個角,或者四條邊的中間部位,女孩子也可以用高跟鞋的鞋跟敲擊。如果是帶膠層的玻璃,一般情況下不會一次性砸破,在砸碎第一層玻璃后,再向下拉一下,將夾膠膜拉破才行。 飛機逃生常識: 如果機艙內(nèi)正在燃燒,應迅速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毒煙吸入,并立即解開安全帶,脫離火源,從緊急脫離通道離開飛機(在乘機時應認真閱讀機上的有關手冊,記住如何使用緊急脫離通道)。如果已離開飛機,則應向飛機殘骸的上風處跑。如果在水中(通常飛機迫降在水面時都要讓乘客穿好救生衣,注意救生筏的到達口與緊急脫離道有所不同),應抓住救生物品,抬高下頜,并努力吸氣,積極游泳;如不會游泳,就應該堵住鼻孔,防止嗆水。 平時乘坐地鐵時就應當仔細留意站臺、站廳內(nèi)的緊急疏散標志所在的位置,注意學習車廂內(nèi)在緊急情況下如何打開車門的說明,車廂中部的乘客應趕向列車的車頭和車尾,拉下紅色手柄,打開連通車廂與駕駛室之間的緊急疏散門,然后通過列車車頭和車尾部設置的應急“逃生門”有序疏散。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牢記要往上風口跑,就是逆著風跑。切記不要立即打開車門逃生,那樣會被車輛擠死。也不要把應急逃生門處于開啟狀態(tài),由于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有很大的風,會助長火勢蔓延。要待車輛停穩(wěn)后,再打開車門有序疏散。 汽車逃生常識: 要保持頭腦清醒,要鎮(zhèn)定。如果你能在撞擊前的短暫時間內(nèi)發(fā)現(xiàn)險情,就應迅速握緊扶手、椅背,同時兩腿微變用力向前蹬地。這樣,可減緩身體向前的沖擊速度,從而降低受傷害的程度;如果意外事件發(fā)生得特別突然,那么就應迅速抱住頭部,并縮身成球形,以減輕頭部、胸部受到的沖擊;如果你乘的車不幸翻倒,切記不要死抓住某個部位,只有抱頭縮身,才是上策;如果被困在封閉的大型巴士上,乘客要用安全錘敲碎玻璃逃生;如果車輛掉入水中,引擎在前面的車輛,車內(nèi)人員必須從后方逃生,因為車輛較重的部分將先會下沉,從后方逃生可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 游泳池逃生常識: 若在水中發(fā)現(xiàn)自己體力不足,無法游回池邊時,立即舉手求救,或大聲喊叫「救命」等待救援。 如果沒有人發(fā)現(xiàn)自己也不要驚慌,保持冷靜,將四肢蜷縮,深吸一口氣,頭部朝下,保持一個球形姿勢讓自己能夠漂浮在水面上,冷靜思考之后再探出水面往人群密集區(qū)漂浮。 海灘逃生常識: 海中游泳,因為是動水,有海流、有波浪,與游泳池不同,故需要加倍的耐力及體力才能達到同等距離,所以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才不會造成不幸。海邊救生員均身穿上黃下紅服裝。如果看到海濱白色的小屋和旁邊的黃、紅兩色旗桿,就可確定那是救生站,救生員正在值班。假如旗桿收了,就表明救生員不當值。同時,救生站還有警示標志,如果插上了全紅旗幟,就是告誡大家海風大,不適合下海游泳。 火災逃生常識: 突然面對濃煙和烈火,一定要保持鎮(zhèn)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盡快撤離險地。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沖亂竄。只有沉著鎮(zhèn)靜,才能想出好辦法?;馂闹氯藗龅膬蓚€主要方面:一是濃煙毒氣窒息,二是火焰的燒傷和強大的熱輻射。只要能避開或降低這兩種危害,就可以保護自身安全,減輕傷害。 地震逃生常識: 震時就近躲避,如果是在高樓里,跑出來不太可能 ,但若在平房里,發(fā)現(xiàn)預警現(xiàn)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可力爭跑出避震。利于避震的姿勢: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 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后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 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 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海嘯逃生常識: 當感覺大地發(fā)生顫抖時,要抓緊時間盡快遠離海濱,登上高處,不要靠近海邊以及江河的入海口。海嘯登陸時海水往往明顯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異???,立刻撤離到內(nèi)陸地勢較高的地方。如果突然面臨海嘯,應該盡量牢牢抓住能夠固定自己的東西,而不要到處亂跑,因為人是跑不過海浪的。在浪頭襲來的時候,要屏住一口氣,盡量抓牢不要被海浪卷走,等海浪退去后,再向高處轉(zhuǎn)移。 萬一不幸被海浪卷入海中,需要的還是冷靜,要盡量放松,努力使自己漂浮在海面,盡量使自己的鼻子露在水面或者改用嘴呼吸。能夠漂浮在水面上后,要馬上向岸邊移動。海洋一望無際,該如何判斷哪邊是靠近岸邊呢?我們應該觀察漂浮物,漂浮物越密集代表離岸越近,漂浮物越稀疏說明離岸越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