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范曾散文《天經(jīng)百劫云歸淡》

 一宛鵠 2011-04-12
 
                                                         快炙背美芹子收藏 2011/4/12
 
             
                                                             天經(jīng)百劫云歸淡

        中國畫向何處去,在古代歷史上本是屬于文化生態(tài)平衡自然生發(fā)的問題,及至近代卻成了一個眾說紛紜、懸惑不解的疑難,然而“變”則似乎已成大潮。其實中國畫一直在變,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王世貞《藝苑卮言》述焉甚詳,而今之論家慕道沉痛,把所有問題弄得莊嚴起來了。如何變則可以康有為之“維新說”、徐悲鴻之“揚棄說”、江豐之“改造說”為代表,某畫人之“雜交說”則語涉猥褻,本文置而不論。前三說大體為西學東漸后中為體洋為用之演化。在此時節(jié),中西繪畫觀念與技法有相得益彰處,亦有齟齬撞擊處。孰去孰從,迄無定論。中國人物畫在此變化潮流中呈奇?zhèn)ス妍愔跋?,而徐悲鴻、蔣兆和則應(yīng)視為中國人物畫走向現(xiàn)代之大旗,在此麾下駿驥騰驤,構(gòu)成了一部現(xiàn)代中國人物畫史。

    聽已故吾師劉凌滄先生講,原中央美院和華東分院(中國美院之前身)院長江豐先生提倡彩墨畫,而以水墨畫為保守落后,故中央美院與華東分院之中國畫系1957年前皆稱彩墨畫系。江豐,真誠人也,其所以執(zhí)左而淪右者,以信念使然,故有可愛處。曾聞蘇聯(lián)潰散前有標榜現(xiàn)代派之畫展于莫斯科某花園陳列,曾被警士馬隊沖散,因為這種畫展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被視為離經(jīng)背道之資產(chǎn)階級反動思潮。筆者并不贊成現(xiàn)代派,卻以為必踩于蹄下,不免多事。而彼時江豐大呼“沖得好”,世皆以為非,彼獨以為是,此亦江豐率真可愛處。江豐之思維,一往如注,義無反顧。曾見雕刻家錢紹武為江豐以花崗巖造一像,極神似,竊以為形式與內(nèi)容、使用材料與表現(xiàn)本質(zhì)渾然一體,能達如此境界,可稱無上妙品。而彼時中國畫系教授群對江豐改造中國畫之強硬做法敢怒而不敢言。不惟如此,據(jù)黃均先生講,每星期集中國畫系老師進修素描人物畫寫生,平日拿起毛筆勾描工筆人物或作山水花鳥輕車熟路者,此時則做不得筆主,正所謂欲咬刺猬不知從何處下口。大家相視而愣,方躊躇蹀躞際,翩翩然蔣兆和先生至,此時畫室已無空位,亦無多余畫架,只見蔣公展高麗紙于地上,彎腰執(zhí)毛筆桿上端,意拂袖飄、風卷云舒,不移時,畫模特兒已悄焉動容矣,稍待片刻則神情畢肖,毛發(fā)欲動。畫完題兆和二字懸諸素壁,眾教授咨嗟擊節(jié),鼓掌以示欽敬。此情此景,可稱畫史奇觀,與顧愷之當眾畫佛光無異?;蛴腥艘詾檎缀拖壬运茷楣ぃ婵芍^聾瞽之論。先生作畫測之以目,判之以心,使之以氣,動之以筆,豈止乎長短肥瘦,豈止乎喜怒哀樂。運思揮毫,直抵靈府而勾魂攝魄,其所把握感覺,兔起鶻落、稍縱即逝,曾不能以一瞬,而筆墨之從心所欲不逾矩,古今中國人物畫家恐無第二人。
    蘇東坡曾贊吳道子人物畫“如燈取影”、“得自然之數(shù)”,初不理解,及至為兆和先生門徒,有機會親睹其揮寫,始信蘇子所言不虛。一日兆和先生示范為于潤同學畫像,于潤性內(nèi)斂而執(zhí)拗、質(zhì)直而寬厚,兆和先生自左眼瞳孔畫起,然后眼黑,然后上下眼瞼。惟此只眼,妙入神髓,圍觀諸生,已皆驚嘆。左眼畢而右眼,右眼畢而眼輪匝肌、而眉骨、而鼻翼、鼻唇溝,此時全室寂然無聲,惟聞蔣公毛筆皴擦悉悉作春蠶食葉聲。至口角出,上下唇隨之,而耳之位正在顴骨、下頜骨及顳骨之間,天衣無縫,不失毫厘。此時面部五岳突出,塬壙頓展,顯隱之間,骨相在焉。最后一筆為側(cè)面輪廓,實中見虛,委婉盡意。畫畢先生擱筆,室中一片唏噓贊賞,眾稱“比于潤更于潤”。彼時我等皆少不更事,紛紛求先生畫像,先生亦不固拒,淡然而笑。儒雅謙和如先生,至今猶時時憶及,其步履徐緩沉穩(wěn),不茍言談,凡所到處,清風相隨,真宋代伯可所謂“有蓬萊道山豐俊,故其發(fā)為豪墨,意象蕭爽”。先生性格之平和與用筆氣格之豪縱雄強,適成鮮明對比。東坡贊吳生“始知真放本細微”,此直可為天下筆欲豪宕而實猥瑣、意欲高峻而實卑下者鑒。此種由點及面之畫法,必有全局在胸,“自然之數(shù)”在三維空間有豐富微妙之變化,譬如眼角、口角、鼻翼之附于渾圓形體,因畫者視角之高低,其間透視幻化萬狀,非可一言以盡,惟虔而學者可漸有所悟。

    先生寫生亦有反是而自大處放筆及于局部者。有一次畫人體模特兒,先生懸筆直取,頭部從略,自胸鎖乳突肌畫至鎖骨,胸腔腹腔部位既定即畫膝蓋部位。畫人體外輪廓,最見中西大家藝道之深淺。惟見兆和先生筆鋒破竹而下,部位之精確無誤,令觀者失色。先生愛用倪云林、王蒙寫山石皴法突現(xiàn)肌肉,寥寥數(shù)下,雖西方炭筆素描千筆萬筆所不及?,F(xiàn)代國畫人物,我以為有三位大師切不可忘,即徐悲鴻、蔣兆和、李斛,而其中蔣兆和先生對中國人物畫教學法之系統(tǒng)樹建,功勞最著。惺惺惜惺惺,李斛先生對兆和先生執(zhí)弟子禮。有一次李斛先生與我談蔣兆和人物,備極稱頌,囑我等痛下苦功,以傳薪火。然則李斛師作古十余年矣,言猶在耳,今雙鬢漸染,惟覺愧惑耳。兆和先生寫生技法之驚絕已如上述,而其人物畫所達之至高水平,則應(yīng)視為中國文化領(lǐng)域無雙國寶??v覽世界美術(shù)史,刻劃人類內(nèi)心世界實為中西大師所共逐者,達‘芬奇之蒙娜莉莎可令人羨,倫勃朗之自畫像可令人泣,列賓之莫索爾斯基可令人嘆,屈指可數(shù),僅此三五入耳。至若委托斯貴支,雖完美無懈可擊,然所畫人物,尚屬皮觀;盎格爾雖典麗無與倫比,實非骨相。其他如菲遜之素描,大師手筆無疑,然過分陶醉于技法之嫻熟,俗固難辭。而我兆和師則如何,其使人心旌動搖、黯然情生之杰構(gòu),何暇百計?!读髅駡D》一畫數(shù)十百人于深重災(zāi)難中之呻吟、喘息、悲嘆、呼號,雖五十年過去,展卷重睹,猶令人喟然而嘆,感極而悲。為現(xiàn)實眾生傳神寫照有此規(guī)模、有此深度者,中外美術(shù)史未之見。東洋赤松俊子之《原子彈暴行圖》、西洋畢加索之《格尼卡》亦有煽情震動之力而耐人尋味,雖百看不厭,竊以為距《流民圖》尚遙。中外大藝術(shù)家作品之感人處不僅在“煽情”,而更在“移情”。《原子彈暴行圖》中裸呈胴體之受害者,情狀略相雷同,可一一述其身世遭逢乎?而《流民圖》則譜寫眾生列傳,各有閱歷、出身,各有不同際遇,卻整體性淪入同一時代大悲劇中,有一人略似乎?于此,俄羅斯列賓之《伏爾加纖夫》及蘇里柯夫《槍兵臨刑早晨》與《流民圖》近似,類皆個性鮮明、發(fā)人深思之千古杰作。談?wù)缀蛶煵豢v橫比列,是目下專司評論者疏忽處,而倘文字又粗淺,不知所云,則距本相所去益遠。



    煽情與移情,皆藝術(shù)家所可取,不當輕廢其一。而煽情之作或能震動一時,移情之作則可根植于心。煽情者重氣勢,弓張弩發(fā);而移情者重內(nèi)蘊,泉注水沁。煽情之作霍然奪目,移情者默化心許,此中視覺與心靈相互作用殊不相類?!秷D畫見聞志》載閻立本至荊州,觀張僧繇舊跡,曰“定得虛名”。明日又往,日“猶是近代佳手”。明日往,日“名下無虛士”。坐臥觀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我欲在先師之《流民圖》下坐臥觀之,留宿百日不欲去,而不愿于《格尼卡》前留步,更不欲坐臥。如此褒蔣公而貶畢氏,或云偏見,吾亦不欲強辯其甲乙優(yōu)劣,惟藝術(shù)好惡不能離開偏私之愛,或換言之:“愛即偏見。”

    看先師之作,初不驚人,細觀之便不能去,再觀之則博大之象、恢宏之趣于人物情態(tài)眉宇間顯現(xiàn)。兆和先生之畫樸質(zhì)于外,深秀其內(nèi),決不殫精竭慮于爭光鬻彩。劉勰所謂“深文隱蔚”,兆和先生有之矣。尸先生三十年代精力彌滿,永垂青史之作不下數(shù)十百幅,其中如《朱門酒肉臭》畫被社會所遺棄之孤兒,凍餒垂死而無人問津,先生潑墨濡染必含孤憤之淚。《小子賣苦茶》畫于貧困中搏擊掙扎之堅毅少年,眉宇間有百折不屈之神采,窮且益堅?!顿u兒圖》畫貧苦婦人之悲愴無奈,緊掐愛子之手,慈母余溫,剎那將逝,生子如雛鳳,荒年則如何?小子淚盈盈而欲下,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茫茫人海,此去永別矣?!兑换@春色賣遍人間》寫一貧家賣花女,容貌端秀而青春早逝,于人生凄風苦雨中,亦若早凋之鮮花,凄楚動人?!顿u小吃的老人》或于霜寒之晨,或于嘈雜之肆,圖果腹而不得,其期盼之情于昏花老眼中化為絕望,墨色沉重,托懷悲涼。兆和先生藝術(shù)之偉大,在其覃思駿發(fā),運斤成風,于不經(jīng)意處灑筆而成悲歌,和墨以藉怨訴,催人淚下,激人憤慨,這其中不惟有先生一往情深,亦足見先生造型能力之非凡。

    先生巨作《流民圖》在日本侵華淪陷區(qū)的北平展出只一天而遭禁,復又遭日寇沒收于上海。解放后于日軍舊倉庫中發(fā)現(xiàn)此畫已霉損殆半,人世滄桑,藝亦在劫。輾轉(zhuǎn)運到北京,先生復見,撫卷愴然語哽。此幅巨作已由師母蕭瓊先生捐獻中國美術(shù)館,我以為傾一館之所藏,其價值未有及此偉構(gòu)鴻篇者,深宜恒溫恒濕,永葆厥美。元代黃子久之《富春山居》一半毀—于火,而吾師《流民圖》則一半毀于兵。好事者臨摹所毀之半,欲使《流民圖》完璧,其愿可憫而其技不逮,直如為維納斯重塑斷臂矣。我曾見此半幅摹品,智枯靈凋,殊不知先生作《流民圖》時意氣風發(fā),懷抱煒燁,故爾氣偉而采奇;而其感發(fā)高翔,落筆成章,煙靄天成,不勞妝點,豈能與幻燈投影、依像描摹同年而語哉!不知其淡之所以淡,何知其濃之所以濃,正所謂壽陵匍匐,非復邯鄲之步,里丑捧心,不關(guān)西施之顰矣。

    先生人物肖像畫之大師也,銳思敏悟,洞幽貫冥。宇宙幻變、人間殊相于吾師殆無隱象、無遁跡,故于畫上細節(jié)最是精彩。傳五代蜀主命黃筌改吳道子所畫鐘馗捉鬼圖,欲以拇指掐鬼,黃筌謂:“吳道子所畫鐘馗一身之力,氣色眼神俱在第二指,不在拇指,以故不敢輒改也。”足見人物畫一指之變牽動全身,兆和先生于此可謂伯仲之間見道子。昔先師畫曹雪芹像,疏發(fā)蕭髯、目光澹泊,真繁華過盡、燕市歌哭之文學天才也。惟見曹雪芹左手微抬、食指略翹而中指輕點,文思回蕩詩句斟酌全在此中。畫史傳唐王維見《按樂圖》日“此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此大有故弄玄虛之意,茍繪畫竟成音樂之圖解,真爬行之寫實主義矣。兆和先生所畫曹雪芹手指,固不知其醞釀某章句,而細節(jié)與整體精神之把握,可謂滴水以知滄海性。人物畫倘無此等絕妙處,則其感人亦必有限。

    先生課徒非止乎技,進至于學,追歸于道,其間時時述及謝赫六法、顧愷之論畫,它如對蔣驥《傳神秘要》、沈宗騫《芥舟學畫編》皆甚推重。先生固重物象結(jié)構(gòu),重骨法用筆而旨在氣韻風神;先生固重惟妙惟肖,纖毫不爽,而所求乃身外之身。先生曾引沈宗騫之文:“今有一人焉,前肥而后瘦,前白而后蒼,前無須而后多髯,乍見之或不能相識,即而視之,必恍然日,此即某某也,蓋形雖變而神不變也。故形或小失,猶之可也,若神有少乖,則竟非其人矣!”先生亦曾為我畫一像,四十年過去,畫上少年已頹然一翁矣,而凡看此畫者必拊掌大笑曰:“此狂生范,此狂生范!”人雖老而性未變,性未變則神猶昨。世皆奢談傳神,而真正傳神巨擘大匠,近世惟吾師兆和一人。余自少及壯,蔭于先生大木,于傳神寫照,略得仿佛,然自視距先生不啻萬里之遙,此無它,先生風格之形成有大時代之背景,茍不求自立,依樣葫蘆,則斷無創(chuàng)造。余決定大變,自先生錘煉基礎(chǔ)上磨礪,三十五歲后遂自辟蹊徑,不復尾追前賢。“天才意味著創(chuàng)造,無創(chuàng)造即無天才”(摘于自撰藝論),此足以勵己,亦足以勉人。

     國中有自稱新文入畫派者,成群結(jié)幫,相與鼓吹標榜,以寫實主義為仇寇,筆伐口誅,氣焰騰霄,然觀其畫以臟亂丑怪為尚,溷濁之氣彌漫于藝術(shù)圣殿,何異佛頭著穢。既稱文人矣,亦或有希臘之犬儒派、中國之徐文長在,細覓之則大失所望。“文人”云者徒具空帽,腹中無文即為“新文人”,問小學爾雅為何物?問國學經(jīng)典讀何書?問詩詞格律之變化,問古今畫史之演變一無所知,然野鼠城狐漸為熊羆,聲勢坐大,遂成氣候。此中無論評家、畫家,皆有所向無空闊之雄圖大略,以為古往今來一無成就,重新起跑之線即在足下,以反傳統(tǒng)為大旗,以罵先賢為快意,藝德之淪喪,至此極矣。

    先姑祖父陳師曾論文人畫必具文人之學養(yǎng)、文人之識見,則吾師兆和先生是其人焉。先生生于四川瀘州小市書香望族,尊翁茂江先生博雅儒生,故先生文采淵源有自。昔讀先生畫集自序文謂:“知我者不多,愛我之畫者尤少,惟我所同情者乃街旁之餓殍。”寥寥數(shù)語,直追陪于庾謝韓柳之間,其中博大悲懷有非可形諸語言者。此種為文功力,非文人而可夢見乎?而先生作畫用筆氣質(zhì)高華,無一筆可飧俗眼。其所寫杜工部,白發(fā)蕭疏渾不勝簪,獨酒新停意欲何為?而衣紋數(shù)筆排奡縱橫,此所謂真者不偽、精者不雜、誠者不矯也。兆和先生之用筆,集中國文人畫花鳥山水精粹,融而匯之,是則稱蔣兆和先生為現(xiàn)代文人畫之代表當無不可。兆和先生非有意為文人而遂以成文人也,若有意為文人,則其所為作與矯強何以異,此宜為“新文人畫”諸公深思。

    我以十九歲忝列先生門墻,二十歲入蔣兆和工作室,叨陪鯉對,朝夕相處,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此中深情永志難忘。1985年先生八十壽,只邀三兩人于家中,薄酒一杯以賀永年。我曾即席有詩為頌為禱:“吾師八十意飄揚,大筆披紛日月光。畫圣張吳堪比列,詩雄庾謝共軒昂。天經(jīng)百劫云歸淡,水遇千回波更長。自古皆稱仁者壽,相期廿載再飛觴。”不期兩載后先生鶴歸道山。先生生前不愛喧嘩,君子群而不黨,遺囑不開追悼會,我見硯中剩墨未干,淚眼仰視先生遺像,清癯高雅依舊,目瑩瑩而猶動,口嚅嚅而欲言,中心慘愴怛悼,直欲赴荒原大野悲呼魂兮歸來。

    我誠懇敬告后之來者,先生之藝偉然自在,不待華飾,曾見某出版社所印先生兩大本全集,編者眼鈍,所選非精。鄭板橋?qū)幦呱類和唇^,謂倘死后有好事者廣羅散帙集而壽諸梨棗,彼欲化厲鬼啖其首,全集之可厭如此。而此全集編者殊不自量為著序文,簡陋之說不忍卒讀。宋鄧椿有云:“其為人也多文,雖有不曉畫者寡矣;其為人也無文,雖有曉畫者寡矣。”我亦懇請此無文者珍重下筆,不復于文苑作苧蘿東村之女。

    先生彌留之際,靜臥于協(xié)和醫(yī)院,神志異常清醒,然而體力已十分微弱,口喃喃而有音,知先生有以告我。蕭瓊先生在床邊勸先生休息,然而先生說“如果我再也講不出了怎么辦?”先生一世從不臧否人物,博大胸懷,澡雪無垢,且也先生性格內(nèi)斂,清虛無欲,何而今有必欲一吐為快者,或必申述以安魂者。我附耳靜聽,先生所言有二,其一希望我以于藝術(shù)、國學之堅實基礎(chǔ)上矢志不移于中國人物畫走向現(xiàn)代之偉業(yè);其二論及悲鴻先生歿后藝壇狀況,其間述及畫壇大老者數(shù),先生鞭辟甚烈,此先生所急切欲訴者。言迄,先生已靜眠,氣息更微,我亦退出,不期此次晤談競成永訣。而以先生之性格,恐此申述已深藏數(shù)十年而未嘗表露,是先生欲告我一人,或告我之后復布于世,先生未及詳述,今已成永恒懸案矣。既如此,則先生遺言惟存心中。彼蒼者天茍加我數(shù)十年,亦欲以此告諸我最佳弟子。恩師年富時已授我以藝,衰年又厚愛有加,臨終之言當永志于懷,而美術(shù)史真相終有大白于天下之日。愛因斯坦有給五百年后青年一信藏諸名山,兆和先生主語則可稱傳之其人矣,吾竊不遜,謹書于此。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