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坊中心學校2009至2010學年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方 案 根據《安慶市2006年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與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和《岳西縣2010年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等相關文件精神,為全面反映我校學生綜合素質狀況,經校行政會研究決定分學期對全校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初中三年是否達到初中畢業(yè)標準和高中升學的重要依據。 一、評價工作組織領導 (一)學校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并下設工作小組: 評價委員會主任:殷書良 副主任:汪時權、祝怡春、王仲利 成 員:徐集中、蔡福元、徐衛(wèi)民、劉志明、王榮華 劉新、徐觀德、劉友儒、 王光耀(家長代表) 主要職責: 1、制定評價方案和實施辦法,制定學校的具體的評價程序。 2、指導成立班級評價小組,領導、組織本校評價工作。 3、接受社會各方面咨詢、質疑與監(jiān)督,并制定具體投訴方式與處理辦法 4、組織教師進行培訓,開展相關宣傳工作。 (二)成立評價工作監(jiān)察小組 組 長: 徐集中 成 員:劉文革、劉友儒、徐召金、劉先進 負責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過程進行監(jiān)控,授受社會各界人士的咨詢和投訴,對評價過程的違規(guī)行業(yè)及時進行調查處理。 (三)學校評價工作小組 組 長:王仲利 成 員:徐集中、蔡福元、徐衛(wèi)民、劉志明、劉友儒、劉新、徐觀德、 王光耀(家長代表) (四)每班成立一個由6人組成的評價小組,由班主任任組長,各 評價小組名單,在評價工作正式開展前一周向被評班級所有學生公布,如果超過1、3的學生不同意小組某成員作為評價者,則需要作相應的調整,小組成員確定后報學校和縣兩級評價工作委員會備案。 二、評價內容和標準 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以《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和省教育廳教基[2005]2號文件中提出的基礎性發(fā)展目標為主要依據,從“公民道德素養(yǎng)”、“學習態(tài)度與能力”“實踐與創(chuàng)新”、“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五個方面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價操作全面評價。要求祥見附件1《古坊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操作表》(試行)。 評價要做到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共性評價與個性評價相結合,力求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三、評價的主體 為了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各評價小組應該遵循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原則,評價中要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統(tǒng)一考試或考查(市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組織的地理、生物畢業(yè)畢業(yè)考試,縣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組織有體育、理化實驗操作考試,學校組織的音樂、美術考查)有機結合。各評價主體在評價過程按一定比例設置權重,以等級和評語的形式呈現(學生自評及家長意見不納入等級計算)。 四、評價過程與方法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要求在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的基礎上開展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定,最后由學校統(tǒng)一進行評定審核。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以學生日常表現和主要表現的“實證材料”(見附件1)為依據。實證材料的提供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評價時應注意對實施資金料的分析與概括,避免以偏概全,如果評價小組成員之間存在重大分岐,應提交學校評價工作小組,經過更為廣泛和深入地調研討論后做出決定。學校要特別重視建立并逐步完善學生成長記錄,記錄學生成長過程,充分發(fā)揮過程性評價對學生成長的激勵作用。 班級評價小組在負責主持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中,要根據實際情況確 定學生提交的實證材料,建議主要提供以下六項實證材料:統(tǒng)一考試、考查的成績、關鍵的代表性作品、作業(yè);綜合實施活動(包括社區(qū)服務)的有關記錄和證明;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表彰、獲獎證書‘關鍵性評語(班主任、授課老師);學生自描述的材料。提倡和鼓勵學校提供平時積累的學生成長記錄和其他材料。 學校評價工作小組在各班學生自評、互評過程結束后,主持九年級所有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五、評價結果的呈現及使用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應包括兩部分:綜合性評語和評定等級。 (一)綜合性評語。綜合性評語主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予以整體描述,對學生三年的成長過程給予客觀的評價,重點突出學生的特點、特長和潛能。綜合性評語應根據學生五個評價編維度的具體表現予以定性描述為主。綜合性評語要由班主任收集各方評價結果。在其他相關人員(不少于三人)參與下寫出。 (二)評定等級。每個維度的評介結果為A、B、C、D四個等級。但在五個維度的評價中,初評為D等維度的相關材料必須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審核。 學校不超過20%,A、B兩個等級的的學生原則不超過70%。 評價結果應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如有異議。學校評價工作季員會應進行調研與處理。評定等級為A的要在班級范圍內公示,其他等級不得對內和對外公布。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及學校統(tǒng)一考試查原始材料要分班由學校統(tǒng)一封存?zhèn)洳椤?span lang=EN-US> (三)結果使用 綜合素質的評價結果作為學生今后初中畢業(yè)和高中升學的重要依據。“公民道德與素養(yǎng)”評為D等的,不予初中畢業(yè)。 六、制度保障 為確保安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公開、公正、公平、科學地進行,學校在具體工作中嚴把“三關”,即把好前期公示、宣傳培訓與審核備案關;把好評價過程監(jiān)督關;把好評價結果審核關。要建立和完善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公示制度、誠信制度、監(jiān)督制度、評估制度和申訴制度。 (一)公示制度。學校要在學年初就評價內容、方法、標準、程序、人員和評 價結果使用等向全校及家長做出祥細的說明。評價等級為A的學生名單應在所在班級公示,如有質疑,由班級評價小組研究后給予答復。 (二)誠信制度。學校要建立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誠信制度,要為參與學生 綜合素質評價的教師、學生等建立信用記錄,并報縣教育局備案。如果在評價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行為,則在相應當事人的信用記錄中予以記載并在全縣予以通報批評。學生信用記錄作為高中升學的重要參考材料,信用記錄不佳的教師不能繼續(xù)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小組成員。 (三)舉報和申斥制度。學校要建立綜合素質評價申斥制度,如果學生、家 長、教師和其他人士對評價過程有疑問,或者對評價結果在異議,可先向學校評價委員會提舉報或申斥,如果對學校評委員會的答復或處理不滿意的,可向縣教育局評價工作監(jiān)督小組提出舉報或申斥。 附件1:古坊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操作表(試行) 附件2:古坊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登記表 附件3:古坊初中綜合素質評價匯總登記表 岳西縣古坊中心學校 二00九年十二月 古坊中心學校2010年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 方 案 根據《安慶市2006年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與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和《岳西縣2010年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等相關文件精神,為全面反映我校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狀況,對初中畢業(yè)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初中畢業(yè)標準和高中升學的重要依據。 一、評價工作組織領導 (一)學校成立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并下設工作小組: 評價委員會主任:殷書良 副主任:汪時權、祝怡春、王仲利 成 員:徐集中、蔡福元、徐衛(wèi)民、劉志明、王榮華 劉新、徐觀德、劉友儒、 王光耀(家長代表) 主要職責: 1、制定評價方案和實施辦法,制定學校的具體的評價程序。 2、指導成立班級評價小組,領導、組織本校評價工作。 3、接受社會各方面咨詢、質疑與監(jiān)督,并制定具體投訴方式與處理辦法 4、組織教師進行培訓,開展相關宣傳工作。 (二)成立評價工作監(jiān)察小組 組 長: 徐集中 成 員:劉文革、劉友儒、徐召金、劉先進 負責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過程進行監(jiān)控,授受社會各界人士的咨詢和投訴,對評價過程的違規(guī)行業(yè)及時進行調查處理。 (三)學校評價工作小組 組 長:王仲利 成 員:徐集中、蔡福元、徐衛(wèi)民、劉志明、劉友儒、劉新、徐觀德、 王光耀(家長代表) (四)每班成立一個由6人組成的評價小組,負責組織實施學生自評、互評,為學校統(tǒng)一評定提供依據。 901評價小組成員:王仲利 、徐集中、 劉新、劉志明、徐觀華、學生家長一名 902評價小組成員:蔡福元、徐觀德 、祝怡虎、劉學明、劉文革、學生家長一名 903評價小組成員:徐衛(wèi)民、劉友儒、徐召金、劉先進、徐觀中、學生家長一名 評價小組名單,在評價工作正式開展前一周向被評班級所有學生公布,如果超過1、3的學生不同意小組某成員作為評價者,則需要作相應的調整,小組成員確定后報學校和縣兩級評價工作委員會備案。 二、評價內容和標準 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以《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和省教育廳教基[2005]2號文件中提出的基礎性發(fā)展目標為主要依據,從“公民道德素養(yǎng)”、“學習態(tài)度與能力”“實踐與創(chuàng)新”、“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五個方面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價操作全面評價。要求祥見附件1《古坊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操作表》(試行)。 評價要做到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共性評價與個性評價相結合,力求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三、評價的主體 為了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各評價小組應該遵循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原則,評價中要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統(tǒng)一考試或考查(市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組織的地理、生物畢業(yè)畢業(yè)考試,縣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組織有體育、理化實驗操作考試,學校組織的音樂、美術考查)有機結合。各評價主體在評價過程按一定比例設置權重,以等級和評語的形式呈現(學生自評及家長意見不納入等級計算)。 四、評價過程與方法 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要求在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的基礎上開展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定,最后由學校統(tǒng)一進行評定審核。 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以學生日常表現和主要表現的“實證材料”(見附件1)為依據。實證材料的提供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評價時應注意對實施資金料的分析與概括,避免以偏概全,如果評價小組成員之間存在重大分岐,應提交學校評價工作小組,經過更為廣泛和深入地調研討論后做出決定。學校要特別重視建立并逐步完善學生成長記錄,記錄學生成長過程,充分發(fā)揮過程性評價對學生成長的激勵作用。 班級評價小組在負責主持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中,要根據實際情況確 定學生提交的實證材料,建議主要提供以下六項實證材料:統(tǒng)一考試、考查的成績、關鍵的代表性作品、作業(yè);綜合實施活動(包括社區(qū)服務)的有關記錄和證明;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表彰、獲獎證書‘關鍵性評語(班主任、授課老師);學生自描述的材料。提倡和鼓勵學校提供平時積累的學生成長記錄和其他材料。 學校評價工作小組在各班學生自評、互評過程結束后,主持九年級所有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五、評價結果的呈現及使用 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應包括兩部分:綜合性評語和評定等級。 (一)綜合性評語。綜合性評語主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予以整體描述,對學生三年的成長過程給予客觀的評價,重點突出學生的特點、特長和潛能。綜合性評語應根據學生五個評價編維度的具體表現予以定性描述為主。綜合性評語要由班主任收集各方評價結果。在其他相關人員(不少于三人)參與下寫出。 (二)評定等級。每個維度的評介結果為A、B、C、D四個等級。但在五個維度的評價中,初評為D等維度的相關材料必須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審核。 學校不超過20%,A、B兩個等級的的學生原則不超過70%。 評價結果應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如有異議。學校評價工作季員會應進行調研與處理。評定等級為A的要在班級范圍內公示,其他等級不得對內和對外公布。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及學校統(tǒng)一考試查原始材料要分班由學校統(tǒng)一封存?zhèn)洳椤?span lang=EN-US> (三)結果使用 綜合素質的評價結果作為初中畢業(yè)和高中升學的重要依據。“公民道德與素養(yǎng)”評為D等的,不予初中畢業(yè)。 六、制度保障 為確保安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公開、公正、公平、科學地進行,學校在具體工作中嚴把“三關”,即把好前期公示、宣傳培訓與審核備案關;把好評價過程監(jiān)督關;把好評價結果審核關。要建立和完善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公示制度、誠信制度、監(jiān)督制度、評估制度和申訴制度。 (一)公示制度。學校要在學年初就評價內容、方法、標準、程序、人員和評 價結果使用等向全校及家長做出祥細的說明。評價等級為A的學生名單應在所在班級公示,如有質疑,由班級評價小組研究后給予答復。 (二)誠信制度。學校要建立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誠信制度,要為參與學生 綜合素質評價的教師、學生等建立信用記錄,并報縣教育局備案。如果在評價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行為,則在相應當事人的信用記錄中予以記載并在全縣予以通報批評。學生信用記錄作為高中升學的重要參考材料,信用記錄不佳的教師不能繼續(xù)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小組成員。 (三)舉報和申斥制度。學校要建立綜合素質評價申斥制度,如果學生、家 長、教師和其他人士對評價過程有疑問,或者對評價結果在異議,可先向學校評價委員會提舉報或申斥,如果對學校評委員會的答復或處理不滿意的,可向縣教育局評價工作監(jiān)督小組提出舉報或申斥。 附件1:古坊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操作表(試行) 附件2:古坊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登記表 附件3:古坊初中畢業(yè)綜合素質評價匯總登記表 岳西縣古坊中心學校 二0一0年五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