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竹簡比《史記》更可靠
昨天,記者前往復旦大學采訪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郭永秉博士。據(jù)介紹,上海博物館收藏的竹簡是戰(zhàn)國時楚國的竹書,1994年,上博從香港文物市場高價購得這批竹簡,共1200多支。此后,對其字句的釋讀,成為學界的一件大事。2005年,復旦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啟動了“上博簡字詞全編”項目,要為這些古代文字編一本完備的字、詞典。
郭永秉告訴記者,“因為年代久遠,上博竹簡中大部分內(nèi)容都不見于傳世古書,這給竹簡的排列、釋讀帶來了很大的困難?!?nbsp;
在上古,是堯把帝位禪讓給了舜,舜禪位于禹,禹的兒子啟即位后,“父歿子繼”的夏代開始了。然而,堯的上一代帝王是誰?中國人的祖先黃帝與堯又是什么關系?對此,司馬遷在《史記》里給出了一個說法:軒轅氏(黃帝號)傳位于孫子顓頊,顓頊傳位于黃帝曾孫帝嚳,帝嚳崩后,其子堯即位。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就是大名鼎鼎的“五帝”。
“司馬遷這一說法所依據(jù)的史料,不會早于戰(zhàn)國晚期。而戰(zhàn)國中期的不少文獻資料,漢代已失傳了?!惫辣硎?,“由于上博楚簡寫于戰(zhàn)國中期偏晚,因此,它記述的上古帝王世系要比‘五帝’系統(tǒng)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