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論》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段解 原文: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曰:“吾聞諸夫子,圣人不從事于務,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不緣道;無謂有謂,有謂無謂,而游乎塵垢之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為奚若?” 長梧子曰:“是黃帝之所聽熒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奚旁日月,挾宇宙?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隸相尊。眾人役役,圣人愚芚,參萬歲而一成純。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 簡解:瞿鵲子、長梧子皆作者虛構人物;夫子,從下文可知指孔丘;孟浪,荒誕,漫無邊際??浊鹫J為,圣人那些事,都是胡說,根本沒有的。 圣人,指得道者,孔當時不在圣人之列。 不從事于務,務即事物,人們的社會活動。不從事,不做社會活動那些事情,因為萬物、世事皆屬于后天,而圣人得道皆在先天,境界不同,故不從事于務,對世事不理不問。
不趨利(不就利),名位利祿、珠寶財貨以及種種奢華享受,亦皆后天物事,故不趨。 不避害(不違害),害亦屬于后天,于后天起作用,于先天、圣人毫無作用,故不避。 不緣道,緣,攀援、向上爬,雖得道然不依道為大為尊。自大自尊為后天,仙圣不為,故不緣道。 得道圣人,其道人我相通為一,他意即是我意,故“無謂有謂”,他本沒說,可是我的意思卻完全是他的;我意也是他意,故“有謂無謂”,他確實說了,可是他的意思卻完全是我的。 塵垢指萬物、世事為后天,圣人得道故可出入于塵垢世界內外,沒有任何拘束障礙,常人不但不能而且認為完全胡鬧,根本不信真有其事。 黃帝之所聽熒數言,上面那些事連黃帝聽了都暈眩莫解,孔丘怎么會知曉?你也太性急了,見到雞卵就想立馬得到報曉的公雞,見到彈丸就想立馬吃到烤斑鳩。此話指瞿鵲子剛開始學道就想得道,好高騖遠。 奚旁日月挾宇宙數言,奚,如何是。前段有曰“若然者,乘云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于己”,此則肯定圣人有此能力同時,再予以解說之。如何是旁日月挾宇宙?準確地說,是圣人之道與日月、宇宙萬物相吻合,它中有我,我中有它。 為其脗合,脗同吻,“其”指日月宇宙,圣人為日月宇宙吻合為一了; 置其滑涽,此“其”指圣人。滑為不停地流動,如飛云流水接連不斷。涽為昏暗,指日月萬物雖與之合一,但不是將其推上第一線,而是始終放于昏暗混沌的先天環(huán)境,正由于此故才能吻合為一; 以隸相尊,由于圣人之道在日月萬物中總處于先天,甘于服從隸屬其間,并互相尊重而不相害; 眾人役役,眾人指日月宇宙,勞碌不止,后天; 圣人愚芚,圣人指先天之道,圣人所以旁日月挾宇宙者依靠的就是此先天境界。愚迷混沌,先天; 參萬歲而一成純,參即萬物圣人合一,萬歲即萬年永遠,一成純即合一是在先天境界里純粹的合,不是混合或者偶合。純,指先天境界。 “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此“是”指一,即先天境界之道。盡然指與圣人合一,相蘊指萬物無不有道,由道物構成,皆可與圣人互通互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蘊即含,故謂“相蘊”。所以能合一、齊一以及所以“旁日月挾宇宙”者皆根因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