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瀉下法 一、瀉實熱 27、大承氣湯 【組成】大黃三錢(后下),芒硝或玄明粉五錢(沖入)、厚樸三錢、枳實三錢。 【功用】瀉熱去實,消痞除滿:用于 ①陽明腑實證:潮熱譫語、腹滿硬而拒按、便秘、手足微有汗出,舌苔焦黃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滑有力者。 ②熱結(jié)旁流:陽明腑實證,一般見大便燥結(jié),但有時因腸中熱實積結(jié)較甚,腸胃盡力排除熱實而出現(xiàn)下利的現(xiàn)象稱為“熱結(jié)旁流”證見高熱煩、臍腹硬痛、下莉利水臭穢、口舌干燥、脈滑數(shù)者。 ③陽明腑實證而見高熱昏厥抽搐者。 常以本方加減用于熱性病極期,以及急性腸梗阻、急性膽囊炎或急性胰腺炎等而見有腑實便秘之證者。 28、瀉心湯 【組成】大黃二錢,黃連二錢、黃芩三錢。 【功用】瀉火解毒:用于一切實火、熱毒之證,如熱性病出現(xiàn)高熱煩躁、面紅目赤,舌質(zhì)紅絳,舌苔黃膩者;或熱甚迫血妄行而見吐血、衄血者?;驖駸狳S疸、瘡癰、下痢膿血以及口舌生瘡等證。 29、涼膈散 【組成】大黃二十兩、芒硝二十兩、甘草二十兩、梔子十兩、黃芩十兩、薄荷十兩、連翹四十兩,制成散劑,每服三錢~六錢(包煎)?;蜻m量作湯劑服。 【功用】瀉火通便:用于上、中焦熱邪熾盛之證,如外感熱病,肺胃熱熾而見高熱面赤、頭痛咽痛、口舌糜爛、齒痛鼻衄、胸膈煩熱、便秘尿赤,苔黃,脈滑數(shù)者。 用本方加減,可治療急性膽囊炎、膽石癥而見上述證候者。也有人用本方加大青葉、板藍根等清熱解毒之品治療“乙腦”或“流腦”而見煩躁、便秘者。 二、攻寒積 30、溫脾湯 【組成】大黃二錢、附子三錢、干姜二錢、黨參三錢、炙甘草一錢 【功用】溫脾陽,逐冷積:用于脾胃陽虛之冷積便秘,或久痢不止、腹痛、肢冷、苔白滑、脈沉弦者。 三、逐水飲 31、十棗湯 【組成】大戟、芫花、甘遂各等分,大棗十枚。前三藥研末,每服五分~一錢,以大棗十枚去皮核煮湯,清晨空腹調(diào)服。瀉下后,宜服稀粥以和胃氣。 【功用】攻逐水飲:用于胸水、腹水或腎炎水腫而體質(zhì)尚好者。 四、潤腸通便 32、麻子仁丸 【組成】麻仁二斤、杏仁半斤、大黃一斤、枳實一斤、厚樸半斤、白芍半斤,煉蜜為丸,每丸二錢,每次1~2丸,日服二次。 【功用】潤腸通便:用于腸胃燥結(jié)之便秘或痔瘡便秘。 上篇:清熱法 下篇:和解法 |
|
來自: 中醫(yī)單方集錦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