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打算無所事事。 唯二想做的事情,是靜坐和看陳沖的《貓魚》。 這本書很重很厚,聽說很好看,但一直沒時間看。 今天先瀏覽了全部照片,跳躍性看文字,最觸動的是最后一章她和《繁花》作者金宇澄的對話。陳沖喊他“老金”。老金鼓勵陳沖寫書的一些片段,值得每一位寫作愛好者讀一讀。 ![]() 01 老金讀到一篇我寫的悼念貝托魯奇的博文。 老金發(fā)信跟陳沖說:寫得很好,建議你寫書。 陳沖:我不行的。 老金:我這個三十年的老編輯來把關(guān)。你先閉上眼睛,想到過去什么畫面、場景、對話、細(xì)節(jié),立刻記下來,這樣半年就形成提綱,然后你就不可阻擋了。 ![]() 02 記憶像冬眠后的動物開始蠢蠢欲動,可是我找出各種借口遲遲不動筆,好像永遠(yuǎn)覺得自己還沒準(zhǔn)備好。 陳沖:我頸椎不好,做不了寫作這行。 老金:那你先躺在沙發(fā)上錄音。 陳沖:我只會有感而發(fā)地寫幾篇暖文,不會寫長的。 老金:你可以的,像蠶寶寶吐絲,慢慢地編織。 陳沖:我得先把《道德經(jīng)》讀了。 老金:千萬不要讀。 ![]() 03 幾個月后,我寫完了一篇關(guān)于祖屋的散文,發(fā)給了老金。 他看完給我回了幾條信:非常好——或者,這就是你的提綱,其中每一句話可以延伸出十句,每個人可以牽出十件事情來......不信你把這文章單列,會發(fā)現(xiàn)里面的空當(dāng)都是回憶......像睡醒打開窗,光線照進(jìn)來,有輪廓了......最重要最特別的地方,不要一筆帶過。編輯的意見就是這些。我要鼓勵你(逼你)寫出來。 我有些失望——好不容易寫出幾千個字,以為已經(jīng)把最動人和值得的記憶呈現(xiàn)出來了,沒想到他覺得我只交了一份提綱。 ![]() 幾個觸動的點: 1 寫書需要專業(yè)人士的鼓勵。 2 寫書需要有向內(nèi)發(fā)掘的勇氣與決心。 3 陳沖是一個特別有氛圍感的人,追求感受。她有寫博文的習(xí)慣,這些因感覺而生的文字,對她來說,是一種紀(jì)念,也是一種長期練習(xí)。幾十年這種練習(xí)不斷,幫助她相對更容易產(chǎn)出好作品。 輕書慢筆社群群友分享: 一本好書,寫上海人的有溫度的書!(健子) 我也聽了那一期。記得魯豫說印象中的陳沖,總是頭發(fā)“濕漉漉”的,我對這句話印象特別深。因為,《貓魚》里有張照片就是這樣的,陳沖飾演過的一個角色“林大夫”的一張照片,頭發(fā)就是濕漉漉的。給我印象特別深。(歡璽) 我是從“十三邀”許知遠(yuǎn)采訪陳沖那一集發(fā)現(xiàn)她的思考深度的。一開始交流不算放開,后來越交談越精彩。大家有空也可以找來看看。(歡璽) ![]() ![]() ![]() ![]() ![]() ![]() ![]() ![]() ![]() ![]() ![]() ![]() ![]() ![]() ![]() ![]() 視頻號:周一妍Shirley |
|
來自: 第1整理術(shù)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