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去年賺了300萬,告訴我一些很深刻的道理: 賺錢的本質是解決問題 他說:'你以為我在賺錢?其實我是在幫人解決問題。有人愁貨源,我搞定供應鏈;有人愁流量,我搭建私域。錢只是解決問題的副產品。' 信息差永遠存在 '深圳每天都有新機會,但99%的人根本看不見。不是他們笨,是信息繭房太厚。我每天花2小時混各種行業(yè)群,就為捕捉那些一閃而過的商機。' 執(zhí)行力碾壓智商 '去年跟我同時發(fā)現TikTok機會的人有幾十個,最后賺到錢的不到5個。不是他們不夠聰明,是執(zhí)行時總想等'完美方案'。我第一天就注冊了20個賬號開始測試。' 杠桿才是關鍵 '我賺的第一個100萬全靠自己干,第二個100萬靠團隊,第三個100萬靠資本。現在明白為什么富人越來越富了嗎?他們都在玩杠桿游戲。' 認知決定收入天花板 '月薪3萬靠努力,年薪百萬靠選擇,年入千萬靠認知。我現在每天雷打不動1小時深度學習,不是看書,是研究那些賺到錢的人怎么思考。' 時間比錢值錢 '去年最正確的決定是花5萬請助理。別人笑我裝逼,我省下的時間多賺了50萬。記?。耗苡缅X買時間的時候,千萬別猶豫。' 圈子就是財富 '在深圳,你常聯系的5個人平均收入就是你的未來收入。我現在定期淘汰低質量社交,哪怕花錢也要擠進更高層次的圈子。' 先收錢再做事 '吃過太多虧才明白:永遠讓客戶先付款。去年做跨境電商,我要求所有供應商款到發(fā)貨,結果壞賬率直接歸零。' 模仿比創(chuàng)新更安全 '別聽那些'藍海戰(zhàn)略'的鬼話。我賺錢的項目全是抄來的,只不過抄的時候會優(yōu)化三個細節(jié):成本、效率、體驗。' 焦慮是最好的動力 '去年有個月差點資金鏈斷裂,結果逼出我三個新業(yè)務?,F在我會主動制造適度焦慮,這是保持敏銳度的最好方法。' 健康是隱形資產 '賺到第一個100萬時住院一周,才懂什么叫'有命賺沒命花'?,F在再忙也保證6小時睡眠,每周三次健身。' 別跟趨勢作對 '去年最蠢的操作是逆勢炒幣,虧了30萬才止損?,F在我只做順勢而為的事,就像沖浪要等浪來,而不是硬造浪。' 最后他說:'這些道理值不值300萬?其實它們值3000萬,但大多數人聽完只會說'懂了',然后繼續(xù)刷抖音。' |
|
來自: yaoqianghao > 《元宵節(jié)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