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察欲 “眾生逐利如飛蛾撲火,智者觀欲似農(nóng)人察墑。七情六欲皆為田壟,貪嗔癡慢俱是稼穡?!?/span> 【譯文】 眾人為了追逐利益,就像飛蛾朝著火光撲去一樣(不顧危險);有智慧的人看待欲望,就如同農(nóng)夫觀察土壤墑情(了解適宜與否)那般。人的七情六欲就如同農(nóng)田里的田壟(劃分區(qū)域、各有不同),而貪心、嗔怒、愚癡、傲慢這些負面情緒,全都如同在田地里進行耕種勞作(不過收獲的可能是苦果)。 卷二·逆勢 “月滿則虧,潮漲則退,市井鼎沸時當束囊,巷陌蕭疏處可張帆。眾人哭處我播種,眾人笑時我刈麥。” 【譯文】 月亮圓到極點就會開始缺損,潮水漲到最高就會回落;市場上熱鬧喧囂、人聲鼎沸得厲害的時候,就該收攏錢財、謹慎行事;街巷冷冷清清、沒什么人的時候,倒是可以大膽地揚帆前行、尋找機會。當眾人都陷入悲傷、哀哭的時候,我就去播種希望;當眾人都歡聲笑語、得意忘形的時候,我就去收割成果。 卷三·舍得 “金玉滿堂莫若空谷回響,錙銖必較不如千金市骨。舍九得一者得天下,取十舍一者失根基?!?/span> 【譯文】 家里堆滿金銀財寶,也不如空谷中回蕩的悠遠聲響那般令人心懷曠達(容易患得患失);在瑣碎小事上斤斤計較,遠不如像燕昭王那樣用千金買千里馬骨(以表求賢若渴之心)來得有遠見。能舍棄九分的次要利益而獲取一分核心價值的人,最終能贏得天下;而只看重十分利益、不愿舍棄一分的人,反而會失去發(fā)展的根基。 卷四·守拙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鷹立如眠,虎行似病,斂翅俯首時,方是攫取機。” 【譯文】 真正靈巧的人,看起來往往顯得笨拙;真正有智慧的人,外表常常好似愚笨。老鷹站立時就像在沉睡,老虎行走時仿佛帶著病態(tài),可當它們收斂翅膀、低垂腦袋的時候,恰恰是準備抓捕獵物的最佳時機。 卷五·乘虛 “實者虛之,虛者實之。擊西聲東,取粟問鼎。欲摘蟠桃,先搖桂枝。” 【譯文】 實際情況好的,要裝作好像有虛處;看似空虛的,反而要表現(xiàn)得像有實力。聲稱要攻打西方,實際上卻去襲擊東方;打著詢問九鼎(象征國家政權(quán))的幌子,暗地里卻圖謀利益。想要摘取蟠桃(比喻獲取珍貴的東西),就先搖動桂枝(制造機會或動靜)。 卷六·制衡 “水無定形,市無常勢。貴極則賤生,賤極則貴顯。智者操舟,不逆流亦不隨波,唯借水力成己勢?!?/span> 【譯文】 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市場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態(tài)勢。價格高到極點就會下跌,變得低賤;低賤到極點就會反彈,變得昂貴。有智慧的人操控船只,既不逆著水流強行前進,也不隨波逐流、毫無主見,而是巧妙借助水流的力量,成就自己的態(tài)勢。 卷七·無爭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江河不與溪澗爭細流,故成其大;山岳不與礫石爭高低,故成其崇?!?/span> 【譯文】 正是因為不與他人相爭,所以天下就沒有人能和他相爭。江河不與溪澗去爭奪細小的水流,因此才能成就它的浩瀚宏大;山岳不與礫石去爭搶高低,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巍峨高聳。 卷八·化反 “禍福相倚,正奇相生。敗葉腐土可育靈芝,銹銅爛鐵能鑄鐘鼎。智者眼中,萬物無廢,唯見轉(zhuǎn)化之機?!?/span> 【譯文】 禍與福相互依存,正與奇相互滋生。枯敗的樹葉、腐爛的泥土能夠培育出珍貴的靈芝,生銹的銅塊、破爛的鐵器能夠鑄造成莊重的鐘鼎。在有智慧的人眼中,世間萬物沒有廢棄之物,只看到它們轉(zhuǎn)化的契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