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客戶,明擺著被人騙了,可他就是不敢去維權。他總怕被報復,覺得投訴也沒用。這其實也怨從小接受的教育,總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別出風頭,別得罪人。久而久之,很多事兒就不了了之了。 我特能理解他這種心理,因為我剛踏入社會,就被傳銷狠狠坑了一把。當時我寫下了第一篇文章——《我的傳銷經歷》,就是想好好梳理一下這段經歷。 從傳銷里逃出來后,我變得格外敏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啥事兒都提防著,生怕再次被騙。我把自己封閉起來,就像一個國家為了自保而選擇閉關鎖國一樣。 不過,傳銷也讓我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遇事先自己琢磨、自己研究透徹。之前我可是一個沒心沒肺、別人說什么都信的人,根本不懂得懷疑。 就是因為這兩種情況,每次遇到類似傳銷的事兒,我內心就糾結得很。一邊害怕被騙,一邊又想研究明白,但又總是拿不準到底是真是假,完全沒有安全感,只能在自己的舒適區(qū)里內耗、掙扎。 從傳銷出來后,我先后碰到了網(wǎng)絡資本連鎖經營、所謂的電子商務模式。那時候淘寶特別火,太平洋官方直購打著直銷的旗號,我一眼就覺得和傳銷差不多,所以沒去碰,只是在旁邊看著??粗鴦e人靠著這玩意兒賺錢,我內心有點羨慕,但也覺得無所謂。 后來又接觸了網(wǎng)創(chuàng)行業(yè),這圈子項目多得眼花繚亂,還經常辦線下會議和活動,但我總覺得這些都是收 “智商稅” 的,看著高大上,實則沒啥真東西,打心底里抵觸,覺得這就是割韭菜,于是錯失了很多機會。 接著又遇到安利、完美這些商業(yè)模式,當時我心里既害怕又有點兒想試試,可那種抵觸情緒太強烈了,讓我猶豫不決,最后還是沒去做。 再往后,我了解了平安保險,發(fā)現(xiàn)套路和傳銷差不多,依舊是抵觸心理占了上風。 在做支付行業(yè)時,又冒出所謂的 2.0 模式,其實就是披著合法外衣的直銷,說白了還是拉人頭那一套,我又陷入了抵觸。 微商、淘寶客、各種網(wǎng)創(chuàng)新項目…… 我統(tǒng)統(tǒng)覺得是在割韭菜,對這些我都敬而遠之。 開公司的時候去聽中小企業(yè)咨詢課程,我還是抵觸,覺得是在割韭菜,雖然花了錢去聽,但就是不認可。 因為這些抵觸心理,我對未知的事兒滿是恐懼,獨立思考能力和主觀能動性也喪失了,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境地,不管去哪個行業(yè)都帶著這種不相信的思維,像是被困在大腦里的監(jiān)獄,走不出那個我不喜歡的圈子,又想離開,特別渴望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 后來我決定按自己的理解去做事,既然不喜歡割韭菜,那就不割韭菜地賺錢,可又總是自我懷疑,拿不定主意這樣做對不對。眼看著割韭菜的人賺得盆滿缽滿,而我卻兩手空空,內心糾結又痛苦,結果還負債累累。 負債后,我看很多法務、債務博主,還有做自媒體培訓的,還是覺得他們在割韭菜,抵觸心理和恐懼一點沒變。 一開始免費幫負債人,后來收費平衡開支,再到現(xiàn)在團隊化運營,我接觸過不少債務人,發(fā)現(xiàn)他們執(zhí)行力差,抵觸心理大,沒有發(fā)自內心的認可。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過去的自己,明白了自己為啥一直困著,就是自己不相信?。?/span> 讓我想明白這一點,是因為有個負債人想讓我?guī)兔?,說了句 “不認可就沒辦法幫”。這話像一道光,瞬間照亮了我內心多年的黑暗,我心里豁然開朗。 隨著我不斷思考、實踐,我發(fā)現(xiàn),我改變不了別人,只能去影響別人,就像我看到那些和自己經歷想法相似的文章、視頻,得到一種肯定,不再被主流裹挾著。 我之所以寫下這些經歷,是因為在我逐漸清醒后,發(fā)現(xiàn)過去的自己無知又愚昧,所謂的小聰明、抵觸心理、防守策略,其實害了自己十多年。也正因如此,我明白了什么叫智慧。 在我看來,智慧不是簡單的知識堆積,而是由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思考力、學習力、領悟力、靈魂自由度、正心正念、見識與成長積累以及生活方式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種決策機制。它能讓我們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生活時,做出更合理、更有利于自己成長的選擇。 負債人,當你意識覺醒后,會發(fā)現(xiàn)有一股能幫你翻身上岸,實現(xiàn)財富自由的強大力量。 要想真正幫助負債人擺脫困境,單靠外部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關鍵在于讓他們實現(xiàn)意識覺醒,這是一條充滿挑戰(zhàn)的修行之路。 對負債人來講 "意識覺醒" 到底意味著什么?在我看來那就是新生之路。 負債人協(xié)商分期只是緩兵之計,還清債務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唯有意識覺醒才可以擺脫債務困境。 青源的自選經典文章,60%的新粉絲熬夜也要看完。如果你還沒有讀過,建議跟進閱讀: 陪伴負債人一起上岸,一起成長 如果覺得這個文章對你有幫助 請轉發(fā)朋友圈或者 點點右下角的贊以及在看 |
|
來自: 新用戶1869h8c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