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的陽光斜斜地灑在教室的走廊上,我信步走過,不經意間朝正在上課的教室里瞥了幾眼。這隨意的一瞥,卻讓我看到了令人忍俊不禁又陷入沉思的一幕。 教室最后排窗邊,一個高個子男生正低著頭,手上攤開一張餐巾紙,里面隱隱約約能看到紅色的大蝦。他動作十分敏捷,迅速一低頭,嘴巴一張,就將大蝦咽下了肚。等我反應過來,想掏出手機記錄下這有趣的瞬間時,他已經若無其事地抬起頭,裝作認真聽課的樣子。講臺前,老師正全神貫注地講課,為了不打亂課堂節(jié)奏,老師只是示意他站起來,打算課后再處理此事。 ![]() 等到課外活動時間,我找到那個男生。他一看到我,臉上就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他的同桌趕忙替他解釋,說這大蝦是中午在食堂吃剩后,被他悄悄包在餐巾紙里帶出的。男生也紅著臉跟我說,以后在家里吃蝦,再也不會帶到教室來了。聽著他略帶稚氣的解釋,我真是哭笑不得。這哪里像是面臨中考的初三畢業(yè)班學生,簡直像極了貪吃調皮的幼兒園小朋友。 這不禁讓我心生感慨:如今個別學生的敬畏之心究竟去了哪里?他們生活優(yōu)越,吃穿用度不愁,可唯獨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卻對網絡游戲癡迷不已。遙想我讀書的那個年代,課堂紀律嚴明,誰要是敢在課堂上吃東西,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 再看于漪老師在《歲月如歌》中描述的童年,母親獨自撫養(yǎng)五個孩子,生活貧窮又艱難,可孩子們都刻苦學習,個個成才。就像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所說:“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那時的人們,心中有追求,有熱愛,物質的匱乏并不能阻擋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而現(xiàn)在的孩子,每天被各種學習任務、興趣班填滿,忙忙碌碌,卻好像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為何而忙。從前的日子很慢,童年充滿歡聲笑語,學習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可現(xiàn)在,孩子們在看似豐富的生活中,卻少了那份對知識的熱忱與敬畏。 今夜,我在復盤在思考:作為教師,我們該如何引導這些孩子,讓他們重拾對學習的熱情,找回內心的敬畏?又該如何幫助他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標和方向呢? ![]() |
|
來自: 橋媽hegt3ib2lo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