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歌》 上篇 其一 浪費錢財不打量,謂吾所用是該當。 不思省處宜存省,直待腰干手腳忙。 【譯文】 有些人浪費錢財,絲毫不加以考量,還覺得自己使用錢財是理所當然的事。 他們不思考本應節(jié)省之處,依舊肆意揮霍,直到錢財耗盡,陷入手頭拮據(jù)、手忙腳亂的困境。 其二 錢財散盡人枯槁,運氣衰來作事差。 假使此生常謹慎,貧窮可免事如麻。 【譯文】 錢財揮霍殆盡后,人也變得憔悴不堪,運氣衰敗,做任何事情都不順利。 倘若這一生能夠始終保持謹慎,勤儉節(jié)約,就可以避免陷入貧窮,也不會讓事務繁雜如亂麻一般難以處理。 其三 炫麗為人應答難,不如守拙得清閑。 休嗟作事無鳴世,饒是聰明且做酣。 【譯文】 為人處世過于炫耀、賣弄,往往在應對各種事情時會困難重重,倒不如保持樸實、守拙的態(tài)度,這樣反而能獲得清閑自在的生活。 不要感嘆自己做事沒能揚名于世,即便聰明過人,有時也不妨糊涂一些,享受生活。 其四 人生最吃招搖苦,處世方知應答難。 會使不豐還不儉,因時制作幾千般。 【譯文】 人生最痛苦的是因招搖顯擺而吃苦頭,經(jīng)歷世事才明白應對各種人和事是多么困難。 在生活中,既不會合理支配財富做到富足,又不懂得節(jié)儉,只能根據(jù)不同情況想出各種辦法來應對,卻始終難以擺脫困境。 其五 英雄豈論生身本,富貴誰云出處高。 白屋也曾衣錦繡,朱門餓殍奈如何? 【譯文】 真正的英雄不會去計較出身如何,富貴之人又怎能說其出身就一定高貴呢? 貧寒人家的子弟也曾有身著錦繡、飛黃騰達之時,而富貴豪門中也可能出現(xiàn)餓死的人,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其六 要好兒孫在讀書,莫因秉性有賢愚。 雖然不入青云伴,自與凡夫俗子殊。 【譯文】 若想子孫后代有出息,關鍵在于讓他們讀書學習。不要因為孩子的秉性看似有賢能與愚笨之分就區(qū)別對待。 即便子孫不能步入仕途,成為達官顯貴的同伴,但通過讀書,他們自然會與普通凡俗之人有所不同。 其七 欲愛兒孫少聚財,使知艱苦是知來。 驕奢不入勤勞體,還把菩提滿地栽。 【譯文】 若真心疼愛兒孫,就不要為他們積聚過多錢財,要讓他們知曉生活的艱苦,明白財富需通過自身努力獲得。 勤勞之人不會沾染驕奢之氣,如此,如同在心田種下菩提種子,未來自然會收獲善果。 其八 廣置田園付后人,則穿布衣恥經(jīng)營。 膏梁坐嗜無驚恐,氣質驕矜不識貧。 【譯文】 為子孫后代大量購置田園產(chǎn)業(yè),自己卻穿著布衣,不屑于做其他經(jīng)營。 子孫后代長期坐享美食,沒有經(jīng)歷過憂患,氣質驕縱傲慢,根本不懂得貧窮的滋味。(長此以往,可能會帶來不良后果) 其九 苦為兒孫做遠謀,崎嶇筋骨哪時休? 頃知富厚招奢侈,他日田園水洗洲。 【譯文】 苦苦為子孫后代謀劃長遠,身心疲憊,奔波勞碌何時才能停止呢? 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豐厚的財富往往會招來奢侈浪費之風,到時候,即便留下再多田園產(chǎn)業(yè),也可能像江水沖刷沙洲一樣,最終化為烏有。 其十 莫事苛求心放寬,此生當讓此生閑。 吾兒不有先人志,何用奔波夜不眠? 【譯文】 不要凡事都過分苛求,要放寬心態(tài),人生在世應當讓自己過得閑適一些。 如果子女沒有繼承先輩的志向,那又何必為他們日夜奔波,難以入眠呢? 十一 強爭田地強爭山,豈在些微尺寸間? 有志廣營天下業(yè),無能衣寢不曾完。 【譯文】 沒必要為了爭奪些許田地和山林而強行爭斗,這哪里在于那微小的尺寸之地呢? 有志向的人應該致力于謀劃天下大業(yè),而沒有能力的人,即便為了衣食住行都可能忙碌得不得安寧。 十二 為官落職招人貶,作客傾財取眾欺。 勢理必然無足怪,只須修省應時宜。 【譯文】 做官的人一旦失去官職,就容易招來他人的貶低;在外做客的人如果錢財散盡,就會受到眾人的欺辱。 這種情況在情理之中,沒什么可奇怪的,只需要自我反省,調整自己以適應時勢。 十三 氣助財家不助貧,貧遭恥辱忍無聲。 加諸勢力輕爭斗,一著輸來破萬金。 【譯文】 世態(tài)往往是助長有錢人家的威風,而不會幫助貧窮之人,窮人遭受恥辱只能默默忍受。 若憑借勢力輕易與人爭斗,一旦失敗,可能就會損失大量錢財。 十四 讓人誰道我癡癡,息氣輸爭勝得之。 四體不勞心自泰,恐驚無擾夢魂時。 【譯文】 有人說事事謙讓的人愚蠢癡呆,但這種平息怒氣、放棄爭斗的做法,實則比爭強好勝更有益處。 不做過度勞累身體之事,內心自然安泰平和,夜晚也能安然入睡,不被驚擾。 十五 難欺窮困莫欺貧,貧者遭辱肯喪身。 困者未伸須有志,休教勢逼恁侵凌。 【譯文】 不要欺負處境艱難的人,也不要欺辱貧窮的人,貧窮之人若遭受羞辱,可能會喪失尊嚴甚至危及生命。 處境困窘的人雖尚未施展抱負,但必定心懷志向,切不可仗勢逼迫、欺凌他們。 十六 貪心網(wǎng)盡人間利,壑欲都兜不漏些。 怨積禍從腋肘出,平生蓄聚浪淘沙。 【譯文】 有些人貪心十足,妄圖網(wǎng)羅盡人間所有利益,內心的欲望如溝壑一般,什么都想據(jù)為己有,絲毫不肯放過。 如此一來,怨恨不斷積累,災禍往往會在不經(jīng)意間從身邊產(chǎn)生,一生積蓄的財富也會像大浪淘沙一樣,瞬間消散。 下篇 其一 良心天理人人有,近世人多不用他。 說道此為無用物,奸貪巧詐得成家。 【譯文】 良心和天理,每個人生來都具備,然而近世以來,大多數(shù)人卻不遵循它們。 還說良心和天理是毫無用處的東西,認為靠奸詐、貪婪、投機取巧才能成家立業(yè)。 其二 奸巧為人顧眼前,不思頭上有青天。 恢恢肯計人間事,報應無拘賤與賢。 【譯文】 那些為人奸詐、投機取巧的人,只貪圖眼前的利益,卻從不考慮頭頂之上還有天理昭昭。 天理廣闊,明察人間諸事,報應不會區(qū)分貴賤與賢愚,任何人作惡都逃不過。 其三 舉世惟爭利與名,利名何日得如心。 欲知利厭名休日,手足長伸不做聲。 【譯文】 整個世界的人都在爭名逐利,可名和利什么時候才能真正讓人滿足呢? 要知道,當一個人手腳伸直,再也不能出聲(即死去)的時候,才是對名利不再有欲望的時候。 其四 使盡機關事始諧,豈曰天意有安排。 生心得物終長久,用計謀來去似雷。 【譯文】 有些人用盡各種心機,事情才勉強辦成,卻不承認這是天意的安排。 以為靠耍心機得到的東西就能長久擁有,然而用計謀得來的東西,失去的時候也像驚雷一樣迅速。 其五 順時夸誕逆時猥,消息機關汝怎知。 天理屈伸原有數(shù),修身以待在人為。 【譯文】 時運順利時就夸夸其談,時運不順時就猥瑣不堪,其中變化的道理和關鍵,你又怎能知曉? 天理循環(huán),事物的興衰自有定數(shù),修身養(yǎng)性、等待時機,這都在于個人的努力。 其六 一貌堂堂屹屹然,諸人雅服重君言。 少遭顛沛流離后,冷眼相看不似前。 【譯文】 一個人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眾人都對他恭敬有加,看重他說的話。 但一旦遭遇了顛沛流離的變故,別人再看他的眼光就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其七 物我無分即是仁,休將不善嫁他人。 既然逼害惟趨利,便是無良喪卻心。 【譯文】 不區(qū)分自我與外物,平等對待一切,這就是仁。不要把不好的事情轉嫁到別人身上。 如果只為了追逐利益而逼迫、傷害他人,那就是喪失良心、沒有品德的表現(xiàn)。 其八 花草昆蟲歲一生,欺他微物忍傷殘。 人身既要求無毀,諸肉形殊痛一般。 【譯文】 花草和昆蟲,一年完成一次生命的輪回,忍心去欺負這些微小的生物,隨意傷害它們。 既然人都希望自己的身體不受到傷害,那么各種動物雖然外形不同,但感受到的痛苦和人是一樣的。 其九 修橋砌路雖為福,建寺齋僧固是仁。 未似理財無刻剝,寬些利息讓些貧。 【譯文】 修建橋梁、鋪設道路,這固然是造福的行為;建造寺廟、齋濟僧人,確實也是仁義之舉。 但這些都不如在理財時,不苛刻盤剝,放寬一些利息,給窮人一些便利。 其十 何須念佛與看經(jīng),只在慈悲一點心。 救困扶危存博濟,莫因傾倒共推人。 【譯文】 何必非要去念佛誦經(jīng)呢,關鍵在于要有一顆慈悲的心。 救濟困苦、扶助危難,心懷廣博的濟世情懷,不要看到別人摔倒了,還一起去推他。 十一 凡事留情一二分,休乘風順滿蓬行。 物須德處還防失,要識回頭莫認真。 【譯文】 做任何事情都要留幾分余地,不要像順風行船時把帆篷扯得滿滿的。 得到東西依靠德行,同時也要防止失去,要懂得適時回頭,不要太過執(zhí)著。 十二 認真銳志向前行,急赴功勞盡付傾。 何若步寬遲著腳,一程功畢再前程。 【譯文】 如果一味地堅定決心,不顧一切地向前沖,急切地追求功勞,最終可能會前功盡棄。 不如腳步放緩,穩(wěn)扎穩(wěn)打,完成一段行程的目標后,再去開啟下一段征程。 十三 回頭地步許多寬,莫逞英雄好擊搏。 但看蝸蜓粘壁死,只因一去不知還。 【譯文】 懂得回頭,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回旋的余地,不要一味地逞英雄,喜歡與人爭斗。 你看那蝸牛和蜻蜓,常常因為一味向前,最后粘在墻壁上死去,只因它們不知道回頭。 十四 失莫悲兮得莫歡,人情天道好回還。 要求安樂常平穩(wěn),只在謙和退步間。 【譯文】 失去了不要悲傷,得到了也不要過于歡喜,人情事理和自然規(guī)律都講究循環(huán)往復。 想要生活平安快樂、平穩(wěn)順遂,關鍵就在于為人謙和、懂得退讓。 十五 剝刻人財授子孫,是遺冤孽與他們。 災聲禍作湯澆雪,徒負千年一罵名。 【譯文】 通過剝削、克扣他人錢財留給子孫,這其實是給他們留下了冤孽。 一旦災禍發(fā)生,就像熱水澆在雪上一樣迅速,只會白白背負千古罵名。 十六 兒孫自有天排定,父母徒勞計慮深。 不肖萬金容易散,英豪平地起聲名。 【譯文】 兒孫的命運自有上天安排,父母沒必要徒勞地費盡心思去謀劃。 不成器的子孫,即使給他萬金也會輕易揮霍散盡;而英雄豪杰即便出身平凡,也能在世上聲名遠揚。 十七 留些仁義留些福,莫使機關莫使謀。 自古富從寬厚得,哪曾勢力到梢頭? 【譯文】 給子孫后代留些仁義和福分,不要總是使用心機和計謀。 自古以來,富貴都是通過寬厚待人而獲得的,哪有憑借權勢和勢力就能長久的呢? 十八 刻剝粟陳并貫朽,強梁廣廈更腴田。 時衰天厭災殃起,不在兒孫在眼前。 【譯文】 通過剝削聚斂,使得糧食堆積如陳,錢財穿錢的繩子都朽爛了,憑借強橫霸道,占有寬敞的大廈和肥沃的田地。 然而時運衰敗,上天厭惡,災禍就會降臨,報應不一定在子孫身上,可能就在自己眼前。 十九 抱德懷才豈憚貧,廣行方便廣施仁。 光明正大無榮辱,留此心田蔭后人。 【譯文】 懷抱遠大志向、擁有才華的人,又怎會懼怕貧窮呢?廣泛地給人提供便利,多多施行仁義。 為人光明正大,就無所謂榮辱,留下這樣的品德,也能福蔭后人。 二十 種德雖無眼前功,恃強誰謂不招兇。 己身漏網(wǎng)逃刑憲,他日兒孫囹圄中。 【譯文】 積累德行,雖然不一定能馬上看到成效,但依仗權勢、為非作歹,誰說不會招來災禍呢? 就算自己僥幸逃脫了法律的制裁,日后子孫也可能會身陷囹圄。 二十一 處世為人做一場,要留名節(jié)與綱常。 古來傾險奸臣輩,國未亡兮身已傷。 【譯文】 在世上為人處世一場,應當留下良好的名節(jié),遵循社會的綱常倫理。 自古以來,那些陰險狡詐的奸臣,國家還未滅亡,他們自己就已身敗名裂。 二十二 好事多為不礙心,休懷妒害使機深。 到頭成敗如天理,雨散云收日自明。 【譯文】 多做好事,內心才不會有負擔,不要心懷嫉妒、陷害他人,不要心機深沉。 到最后,事情的成敗自有天理,就像雨過天晴,云散日出,真相自然會明了。 二十三 目前佞口勝忠言,及到成功則不然。 忠道廣弘千載業(yè),奸回難保此身全。 【譯文】 當下,花言巧語往往比忠言更容易被人接受,但等到事情成功時,就會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 秉持忠道能夠弘揚千秋萬代的大業(yè),而奸邪的行為連自身的周全都難以保證。 二十四 忠節(jié)常恃耿介心,不辭患難肯忘身。 濟人利物能虛幾,何忝峨冠博帶人? 【譯文】 秉持忠節(jié)的人,心中常常懷著正直的信念,不逃避艱難困苦,甚至愿意舍生忘死。 能夠幫助他人、對萬物有益,又能謙遜待人,這樣的人,無愧于頭戴高冠、身著博帶的身份。 |
|
來自: 昵稱503199 > 《蒙學資料+微信:采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