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懂人性,就無法為人處世,也過不好這一生。 這個世界,由人類所構(gòu)成,而人類,又以人性為主導(dǎo),所以這個世界的一切邏輯,都離不開人性。 讀懂人性,就是在讀懂社會的邏輯。而讀不懂人性,就只能活得糊里糊涂。 人吶,唯有讀懂這10個人性背后的真相,才算是活得成熟。 01 慕強。 相信我們都聽過一個詞,慕強。 何謂慕強?指的是,羨慕、敬仰、攀附強大。而對于弱小,往往不屑一顧。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欺軟怕硬”。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實力強大才是真相。 02 自私。 有人提出過一個觀點,人性本私。 人性,本來就是自私自利的。不論你是精英,還是普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只會是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而不會是其他人。 試想,連我們自己,都只是為了自己而活,別人不也是如此嗎?所以說啊,不要對他人,有任何的期待。 03 趨利避害。 慕強也好,自私也罷,根源是什么?就四個字,趨利避害。 人性就是,趨向于對自己有利的事物,而避開一些有害于自己的事物。利好,人們才蜂擁追求;非利好,誰都不愿意去干。 賺錢就是如此。能賺錢的事兒,人們才會去做。無法賺錢的事兒,誰做呢? 04 欲望。 叔本華說過,人生就像鐘擺,欲望滿足了就無聊,欲望無法滿足就痛苦。 滿足了欲望,人們就會追求更膨脹的欲望;如果欲望無法滿足,人們就會唉聲嘆氣,各種悲觀情緒。 賺了1萬,不滿足;賺了10萬,也不滿足;賺了100萬、1000萬,依舊不滿足。也許,哪怕當了首富,也還是覺得不夠。欲壑難填。 05 攀比。 只要存在欲望,就肯定存在攀比的心理。 舉個例子。你月入1萬,那你就會跟身邊人比較,到底是自己賺得多,還是別人賺得多。這,就是攀比。 攀比的本身,就是欲望延伸的虛榮心。人吶,總希望自己勝過別人,又怎么可能希望別人勝過自己呢? 06 見不得人好。 攀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產(chǎn)生羨慕、嫉妒、恨意的情緒。 恨意的情緒,究竟是什么?就是見不得人好。只希望別人過得差,而不希望別人過得好。 所謂“笑人無,恨人有;嫌人窮,仇人富”不就是如此嗎?你的好,在別人的眼中,就是妥妥的原罪。 07 虛偽。 很多人都抱怨,天天講人情世故,現(xiàn)在的人都很假。 其實,人類的虛假、偽裝,跟人情世故無關(guān),只跟人之本性有關(guān)。尤其是成年人,為了自保,誰會完全暴露自己呢? 不要怪人性虛偽,也許,這只是一層保護膜。畢竟,天雨路滑,人心復(fù)雜,不小心點,分分鐘就掉到坑里邊去。 08 內(nèi)斗。 不說其它的,就說家庭,你會發(fā)現(xiàn),家人之間的內(nèi)斗,其實是一直存在的。 為什么?因為每個家人的想法、觀念、利益追求,都是不一致的。就連夫妻之間,都有可能同床異夢。 你喜歡什么,不代表別人也喜歡什么。有可能,別人喜歡的,跟你喜歡的,大相徑庭。如此,內(nèi)斗就會出現(xiàn)。 09 損人利己。 很多人都不理解,大家和諧相處不好嗎,為什么非要底層互害、相互傷害呢? 沒辦法,人性的本身,就是損人利己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零和博弈”。你得到了,證明他就要失去了。 其實很好理解。這里有1個崗位,你跟他去競爭,你通過各種方式贏了他,成功上位。你得到了,而他損失了,不就是損人利己了嗎?
10 如果說人性最大的特點,究竟是什么,那只能給出一個答案,不安分。 總有人喜歡搞事情,總有人喜歡傷害別人,總有人喜歡趁虛而入,總有人喜歡攪混水,總有人喜歡唯恐天下不亂...... 這就說明,人是耐不住寂寞,耐不住安穩(wěn)的。就跟豪賭一樣,人人都希望賭一把大的。卻不知道,不安分的輸家,才是市場的常態(tài)。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