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元璋兒子眾多,最后卻傳位孫子朱允炆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就確立了長子朱標(biāo)的太子位置,并不斷培養(yǎng)朱標(biāo),朱標(biāo)儲君的位置,堪稱歷史上最穩(wěn)定。非常可惜,朱標(biāo)過早去世。朱元璋不得不選擇新的繼承人,朱元璋兒子眾多,在兒子中選擇繼承人,也是有可供選擇之人,但他卻選擇朱標(biāo)之子朱允炆繼位。 朱元璋的選擇主要是看朱允炆對朱標(biāo)的孝順,朱元璋培養(yǎng)了朱標(biāo)那么多年,對于其他皇子基本沒有培養(yǎng)的想法,傾注在朱標(biāo)身上的愛更多,他更希望朱標(biāo)的后人繼位,把朱標(biāo)不能繼位的遺憾,在朱允炆這補上。天不遂人愿,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沒能守住皇位,被朱允炆的四叔朱棣奪位。朱元璋的皇位傳孫計劃實際上是失敗的。 二、忽必烈有子,反而傳位孫子鐵穆耳 元朝是鐵木真建立的,但真正把元朝變成中原王朝的是忽必烈。忽必烈去世后,繼承皇位的是他的孫子鐵穆耳,嚴(yán)格意義上來說,鐵穆耳屬于被推選的皇帝。忽必烈的長子名叫真金,真金先于忽必烈去世,真金死后,忽必烈將”皇太子寶”授予真金之子鐵穆耳,但同時也專門為真金的長子甘麻剌專立設(shè)置“內(nèi)史府”,說明忽必烈在繼承人選擇上,還沒有考慮好,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皇孫繼位。 真正決定誰是皇帝的,是鐵穆耳的母親伯藍(lán)也怯赤,在她的支持下,鐵穆耳順利繼位。傳孫不傳子,主要是忽必烈很看重長子真金,真金因禪位風(fēng)波,抑郁而死,忽必烈還是感覺到很遺憾的,孫子繼位,更多的是一種補充。鐵穆耳在元朝皇帝中,還屬于很好的,忽必烈的皇位傳孫算是成功了。 三、齊武帝蕭賾有嫡子,直接跳過傳位孫子 齊武帝蕭賾是齊高帝蕭道成之子,也是南朝齊的第二位皇帝。蕭賾生了二十多個兒子,不缺兒子繼位,為何要立其孫子繼位呢?這要從他的長子蕭長懋說起,南齊建立后,蕭長懋直接被封王,是東晉和南朝第一位封王的嫡皇孫,足見蕭道成和蕭賾對他的喜愛。如果按照正常的情況發(fā)展,蕭長懋是可以繼位的,但是在公元493年,蕭長懋病重了,先與蕭賾離開了人世。蕭長懋去世后不久,蕭賾把蕭長懋之子蕭昭業(yè)立為皇太孫,同年,蕭賾去世,蕭昭業(yè)繼位。 蕭昭業(yè)在位時,揮霍無度,在位時,被蕭道成的侄子蕭鸞推翻,廢為郁林王。后來,蕭鸞幾乎將蕭道成、蕭賾子孫殺光。蕭賾的傳孫計劃直接失敗,父子從劉宋奪來的天下,直接給了別人。 四、金太宗完顏晟有親子,不得不傳位侄孫完顏亶 金太祖是完顏阿骨打,他去世后沒有實現(xiàn)父子相繼,皇位給了其弟完顏晟,也就是完顏吳乞買。完顏晟去世后,繼位的不是他的兒子,也不是他的孫子,而是侄孫完顏亶。正常人的心態(tài)是應(yīng)該立自己的兒孫為帝,畢竟辛辛苦苦鞏固了基業(yè),卻要拱手送給別人,有點不甘心,但完顏晟最后還是轉(zhuǎn)位給了完顏阿骨打的嫡孫完顏亶。這里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完顏晟皇位來自于兄長完顏阿骨打,傳回阿骨打也是正常的。另一個原因是金朝皇族和大臣都支持把皇位還給阿骨打之后,完顏晟不得不接受這個結(jié)局。 五、遼道宗耶律洪基昏聵致子死,傳位孫耶律延禧 耶律洪基在位時,遼朝已經(jīng)開始走下坡路了,道宗這個廟號就很好的說明了他在位的時候,喜歡追求神秘或玄虛事物的事物,他酷好佛教,信任小人,爆發(fā)了重元之亂,其第一任皇后蕭觀音被迫自殺,長子耶律浚也被害死。耶律洪基在位46年,基本把遼朝前幾代打下的基業(yè)揮霍空了,其唯一兒子耶律浚被害后,耶律洪基是沒有兒子可以繼承皇位的,有人考慮讓他的侄子耶律淳繼位,但也得到了一部分大臣反對,雖然沒有兒子,但有孫子耶律延禧,傳孫是正常的。耶律洪基傳位給唯一的孫子耶律延禧,后遼朝在耶律延禧手中滅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