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guān)雎》為周文王新婚而歌 文/熊平 林庚、馮沅君、李長之,三位都是文學(xué)史大家、古詩文著名學(xué)者、名牌大學(xué)教授,他們在有關(guān)《詩經(jīng)》的著作中,都說《關(guān)雎》是一首賀婚之歌。 我在寫《中華上古詠嘆調(diào)》時,查閱錢穆、呂思勉、顧頡剛等歷史大家的著作,有關(guān)內(nèi)容不僅印證了三位教授所言,無意間還發(fā)現(xiàn)這首賀婚之歌,周文王新婚慶典上樂工們曾反復(fù)吟唱。 故事發(fā)生在商代末葉,距今已是三千多年。 商是中央王國,地處中原。王國治下有很多方國,亦稱侯國,大小不一。離商都較遠的西方,有個較大的侯國,國名曰周;離商都較近的南面,有兩個較小的侯國,一個國名曰摯,一個國名曰莘。 商王武乙病卒,其子文丁繼位為王。 其時商國力漸衰而周國力漸盛,文丁因之疑忌不安,便對周采取懷柔和打壓兼施之策。先封周侯季歷為九命西伯,即諸侯之長,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并選一摯國女子給季歷為妻;旋即又羈押季歷,致季歷客死商都。 季歷之子姬昌繼位為侯,周的國力更是日盛一日。 季歷死后不久文丁亦死,其子帝乙繼承王位。 對于周國,帝乙仍舊執(zhí)行乃父的既定方針,不僅讓姬昌承襲九命西伯之位,還將十分漂亮的胞妹嫁與姬昌。后其胞妹不幸病逝,帝乙又選一莘國女子為姬昌繼室,這女子同樣艷麗非常。因之時人作《關(guān)雎》之歌加以贊美。這首歌,按其大意可這么吟唱: 雌雄雎鳩咕咕叫著求偶,它們唱和在河心的沙洲。文靜美好的姑娘,男子擇偶正好追求。河里的荇菜就像飄帶,隨著水流左擺右擺。文靜美好的姑娘,就是在睡夢中想著也愛。千愛萬愛也只是空想,眼睜睜躺在床上。這黑夜為何如此漫長,輾轉(zhuǎn)反側(cè)巴望天亮。河里的荇菜并不齊頭,左邊揪了右邊再揪。文靜美好的姑娘,彈琴鼓瑟結(jié)為好友。河里的荇菜有長有短,左邊選了右邊再選。文靜美好的姑娘,敲鐘擊鼓地迎娶喜悅無邊。 帝乙死后繼位的是兒子帝辛,他就是人們常說的暴君紂王。 周侯姬昌被紂王囚禁三年獲釋,九十七歲一病不起,其子姬發(fā)繼位。 姬發(fā)繼承乃父遺志,在姜尚、鬻熊等文武賢才輔佐之下,滅商得國。為建宗廟,季歷謚號王季,姬昌謚號文王,姬發(fā)自己則被臣下尊為武王。大臣論及王季和文王的德政,頗多感慨,乃命樂師作《大明》之歌。這首歌本為歌功頌德,其內(nèi)容卻印證了王季和文王的婚事,有關(guān)歌詞,按其大意可這么吟唱: ……摯國地處商都近郊,摯侯的二女兒生得美好。到周國鎬京做了王季的新娘,她有個兒子就是文王。……文王被諸多方國擁戴,美貌的妻子就娶進宮來。在涇水之畔渭水之濱,文王迎娶的是個美人。這美人就是天子的胞妹,直接關(guān)系國家安危。這真的是天作之合,文王自覺可喜可賀。美滿的婚事一經(jīng)聘定,文王便到渭水迎親。他命人連接船只造成浮橋,便于行走車馬花轎。不意天子的胞妹未能長壽,不能與文王偕老白頭。帝乙又選莘侯的長女,送給文王充任繼室。莘國女子生了武王,武王大張旗鼓討伐殷商…… 這兩首歌大約成于公元前一千一百年前后,被收入《詩經(jīng)》影響深遠。不說解放前,就是新中國成立好幾年之后,在一些地方,結(jié)婚典禮還把《關(guān)雎》的首章當(dāng)作喜歌,由伴郎伴娘反復(fù)吟唱。至于《大明》里的名句——天作之合、文定厥祥,至今還被用作婚聯(lián)的橫批或是婚禮的賀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