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梵蒂岡發(fā)布公告,教皇Pope Francis(方濟各)去世,享年88歲。他是全球12億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一生被無數(shù)宏大的詞匯定義,給世界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方濟各或許是有史以來最親民,也最開明的教皇。他很多行為顛覆了傳統(tǒng)形象,比如他親自為無家可歸者洗腳,深夜和陌生人電話聊天,不反對同性戀,不反對進化論和大爆炸理論,等等。 但每次提起他,我腦海中首先浮現(xiàn)的是下面這張照片。 ![]() 倚在教皇胸口的人叫Vinicio Riva,是一位病人。當時他和家人一起參加教皇的5萬人公開演說。教皇經過時,看到Vinicio,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把他緊緊抱在胸口,并親吻他的臉。全程大約1分鐘,教皇并沒有說一句話,只是慈祥地靜靜看著他。 Vinicio說:“那一瞬間,我感覺到了無盡的愛,就好像心飄了出去。” Vinicio的病并不傳染,但教皇當時肯定不敢確定,但他靠本能和直覺,就第一時間擁抱了Vinicio。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不會太多。 “以貌取人”或許是生物本能,幫我們在野外規(guī)避危險。但教皇用行動展現(xiàn)出了同樣嵌在人類基因中的東西:愛和悲憫。 它們也是刻在人類骨子里的本能。 教皇的這個擁抱,征服了全世界,引爆了社交媒體,也讓我這個無神論者從此對他路轉粉。 罕見疾病 作為科普博主,也想和大家聊聊Vinicio得的這種病:I型神經纖維瘤病。 這是一種因為NF1基因突變導致的疾病。這種特殊基因突變細胞生長信號過度活躍,導致全身各處出現(xiàn)很多腫瘤。 好消息是,這種病看著很嚇人,但腫瘤幾乎全是良性,致命風險不高,但壞消息是,腫瘤持續(xù)生長會顯著影響生活質量,帶來疼痛,聽力和視力受損,心臟和血管問題,甚至出現(xiàn)癱瘓。 “I型神經纖維瘤病”對外表的影響經常從青少年時期才出現(xiàn),Vinicio小時候是看起來也是非常帥氣的小伙子。 ![]() “I型神經纖維瘤病” 并不罕見,加上患者壽命長,所以總數(shù)眾多,據估計,光中國患者就超過50萬! 這么龐大的群體,大家平時卻很難見到。為什么呢?主要因為社會偏見,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會遇到很多困難,難以獲得正常生活。 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是正常的,教育和科學知識就是為了幫助大家消除很多偏見,所謂“見多識廣”。除了外貌,神經纖維瘤病患者和我們沒什么不同。 Vinicio就是一個善良的普通中年男人。他媽媽已經去世,他和姑姑住在一起。雖然一生飽受歧視,但天性樂觀。他長期在社區(qū)工作,愛給人講笑話,了解他的人都很喜歡他。 我們無法選擇出身和先天基因,但無論是患者,還是旁觀者,我們都可以選擇善良。 中國最大的神經纖維瘤病患者組織名叫“泡泡家園”,負責運營的是一群很了不起的患者朋友,我認識其中幾位。他們一直在推動患者支持,科普教育,新藥研發(fā)等各方面的工作。歡迎大家用各種形式,多多支持他們?。私飧嗖∮压适拢?歲確診腫瘤,8歲的他拍視頻做科普,自信放光芒!) 更好的消息是,經過多年科研,“1型神經纖維瘤病”已經有了新藥。 2020年,MEK抑制劑司美替尼在美國獲批上市,成為首個治療1型神經纖維瘤病的靶向藥。2023年,這個藥物在中國獲批上市,2024年正式納入醫(yī)保。中國本土企業(yè)藥物也快獲批了。靶向藥目前依然無法治愈疾病,但對多數(shù)患者,可以顯著控制疾病進展,提升生活質量。 遺傳性腫瘤 科學進步不止能幫助治療,還能幫助阻斷疾病遺傳。 Vinicio媽媽也是一名患者,照片說明了一切。Vinicio正是從媽媽那里得到了致病的基因突變。 ![]() “I型神經纖維瘤病”患者中約一半是遺傳因素導致的。它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也就是說,如果父母一方患病,子女就有50%概率患病(如下圖)。 ![]() 隨著科學的進步,Vinicio這樣的情況現(xiàn)在很多可以避免。 如果媽媽攜帶NF1致病基因,要孩子沒問題。如果是自然受孕,一定要做產前診斷,盡早檢查胚胎的基因型,看是否攜帶致病NF1突變。更穩(wěn)妥的辦法是用試管嬰兒 胚胎基因檢測。 讓母親的卵子在體外結合精子發(fā)育成的胚胎,然后對所有胚胎進行基因檢測,找到健康的那50%,植入母親體內,這樣就能保證胎兒不會遺傳致病突變。 ![]() 這種先進的輔助生殖技術,可以幫助很多家庭打破遺傳魔咒,得到健康子女,避免一輩子的重負。 2014年,北大和北醫(yī)三院的謝曉亮教授、喬杰教授、湯富酬教授等團隊通力合作,用新技術幫一對攜帶類似致病基因突變的夫婦篩選了18枚胚胎,然后選出健康的1枚送回母親體內。10月懷胎,最后生出了一個8斤重的女寶,非常健康。 科學技術的進步,讓我們終于可以主動選擇,而不再眼巴巴等著命運丟出的那顆骰子。 去年,這位可愛的女孩和科學家們一起慶祝了自己的十歲生日! ![]() 有人用擁抱, 撫慰患者心靈。 有人用科研, 改變孩子命運。 致敬愛和科學!致敬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