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文學(xué)的百花園中,有許多長篇巨著,可謂雍容華貴、氣勢磅礴。 也有許多短小精悍的小詩,就像是幽谷中的蘭花,淡雅清幽,只需寥寥幾筆,便能直抵人心。 【1】 唐·韓琮 晚日低霞綺,晴山遠(yuǎn)畫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鄉(xiāng)時。 傍晚時分,太陽低垂,天空的云霞被渲染成絢麗的錦緞,靜靜地鋪展在暮色中。 天氣晴朗,視野開闊,遠(yuǎn)處的山巒連綿起伏,就像是女子精心描畫的眉毛,溫婉秀麗。 春風(fēng)的吹拂下,綠草萋萋,鮮嫩欲滴,沿著河畔向遠(yuǎn)處延伸生長。,可是,這樣美好的春日,并不是遠(yuǎn)望故鄉(xiāng)的時候。 春天是游子思鄉(xiāng)情濃的時節(jié),河畔盎然的春景,勾起詩人懷鄉(xiāng)、思友的情懷。 全詩就像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卷,從晚霞、遠(yuǎn)山到青青小草,字字句句飽含深情,深沉真摯,余味無窮。 【2】 四時 魏晉·陶淵明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 秋月?lián)P明暉,冬嶺秀孤松。 春天,冰雪消融,潺潺的溪水匯聚成河,河湖沼澤都被春水填滿,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夏天的云,總是變幻莫測,形態(tài)萬千,有時聚成團,就像連綿起伏的群山,巍峨壯觀。 秋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清冷柔和的月光籠罩大地,給外物披上一層銀色的外衣。 冬天的山嶺上,萬物凋零,一片靜寂,唯有那棵青松傲然挺立在寒風(fēng)中。 全詩四句,分別寫四季,勾畫出春、夏、秋、冬四季各具特色、色彩鮮明的絕美畫卷。 【3】 唐·司空圖 綠樹連村暗,黃花出陌稀。 遠(yuǎn)陂春草綠,猶有水禽飛。 一片高大茂密的樹林環(huán)繞著村莊,村莊被籠罩在一片幽暗之中。 金燦燦的油菜花開得正盛,沿著田間的小路向遠(yuǎn)處延伸,花朵逐漸變得稀疏。 池塘邊的春草,綠油油的,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眺望遠(yuǎn)方,幾只水鳥在空中自在地飛翔,時而盤旋向上,時而俯沖而下。 這首詩語言質(zhì)樸,意境優(yōu)美。詩人將綠樹、黃花、春草、水禽等景物結(jié)合在一起,一句一景,呈現(xiàn)出四幅寧靜而富有生機的畫面。 【4】 唐·吳融 溪邊花滿枝,百鳥帶香飛。 下有一白鷺,日斜翹石磯。 夾岸的花兒競相綻放,爭奇斗艷,繁茂的花朵綴滿了枝頭。 成百上千的鳥兒在花叢中穿梭,渾身沾滿了花香,看到有人走來,受到驚嚇的鳥兒帶著香氣飛向遠(yuǎn)方。 夕陽漸漸西斜,一只白鷺單腳翹起,高雅悠閑地站在水邊的石磯上。潔白的羽毛沐浴在夕陽的余暉中,充滿詩情畫意。 全詩清新雅致,意境優(yōu)美,通過溪邊的花、鳥、白鷺等景物,營造出一幅有聲有色、動靜相宜的畫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慰藉。 【5】 遺愛寺 唐·白居易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坐在小溪邊,手中擺弄著形態(tài)各異的石頭,悠閑愜意。不知何處吹來沁人的花香,于是于是循著花香緩緩前行,興致盎然地尋覓鮮花的蹤影。 耳邊不時傳來鳥兒清脆的啼鳴聲,四周到處都能夠聽到泉水潺潺流淌的聲音。鳥鳴與泉聲相互呼應(yīng),令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這首詩柔美雅致,富有韻味,簡直就是一幅靈動鮮活的山水畫卷,字里行間流淌著對大自然的熱愛。 ![]() 【6】 唐·王昌齡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碧綠的淮水波光粼粼,映照在門前,將周圍浸染成一片清新的翠綠。我的心中充滿不舍之情,緊緊拉住你坐騎的韁繩,試圖將你留下來。 皎潔的明月將與你一路相隨,照亮你前行的道路。春潮滾滾,夜夜不息,我對你的思念,也像這潮水一般,不斷加深,不會停歇。 詩人將自己對友人的不舍、祝福與牽掛,融入淮水、明月、春潮中,情感真摯,含蓄蘊藉,讀來韻味悠長。 【7】 即事二首·其二 宋·王安石 云從無心來,還向無心去。 無心無處尋,莫覓無心處。 白云自在灑脫,無拘無束,隨意地飄來,又隨性自然地飄向遠(yuǎn)方,不受外界的干擾,也沒有刻意的目的地。 很多時候,刻意去尋找“無心”的境界,卻發(fā)現(xiàn)無處可覓。所以,不必刻意去尋覓它存在的地方。 王安石筆下的云,從“無心來”到“無心去”,自在隨性,展現(xiàn)出一種超越世俗的豁達與通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