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福布斯》報道,烏克蘭正在向機器人戰(zhàn)爭進行重大戰(zhàn)略轉變,計劃在 2025年部署15000輛無人地面車輛 (UGV) 。 “烏克蘭的無人機產量正在快速增長,從2022年的幾千架增加到2023年的20萬架,再到2024年的200萬架,” 《福布斯》科技記者戴維·漢布林指出 ?!暗尦汕先f的'金屬靴’在地面上取代人類,則是一個更具挑戰(zhàn)性的前景?!?/span> ![]() 為應對這一挑戰(zhàn),烏克蘭國防部大幅增加了投資。國防部長赫利布·卡涅夫斯基告訴《經濟真理報》,2024年下半年簽署了價值250萬美元的合同,到2025年第一季度,合同金額飆升至1.5億美元。這相當于增長了百倍,表明烏克蘭對其機器人未來的重視程度。 UGV承擔風險,士兵不必冒險 雖然事實證明無人機在偵察和打擊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但無人地面車輛(UGV)面臨著更大的障礙,它們價格更高——基本型號起價約為2000至3000美元,高級型號則超過10000美元——而且最適合執(zhí)行空中無人機無法執(zhí)行的任務。 漢布林寫道: “UGV只有在能夠完成無人機無法完成的任務時才有價值?!辫b于其局限性,地面機器人主要承擔了后勤和傷員后送等特殊任務。 在50款獲批的UGV型號中,只有10到15款用于常規(guī)前線作戰(zhàn)。許多UGV被部署在高風險地區(qū)為部隊提供補給——60公斤的有效載荷足以維持一個陣地數(shù)天的物資供應?!斑@非常高效,” CSIS瓦德瓦尼人工智能中心的研究員凱特琳娜·邦達爾(Kateryna Bondar)說道。 醫(yī)療后送是另一個用例,但所需的人力支持可能非常龐大。據(jù)報道,一次任務需要50多名人員撤離三名受傷士兵。在許多情況下,駕駛一輛UGV需要一整組人員:一名駕駛員、一名武器操作員和一個負責監(jiān)視的無人機小組。 漢布林指出:“這意味著需要四個人加上大量硬件來替代一名士兵?!?/span> 機器人引領,人類保障 盡管面臨重重障礙,烏克蘭已開始試驗下一代戰(zhàn)術。2024年末,第13國民警衛(wèi)隊旅發(fā)動了該國首次“純機器人突擊”,使用了偵察無人機、第一人稱視角飛行器、轟炸機和數(shù)十輛無人地面車輛。烏克蘭軍隊稱之為“無攻擊突擊”——只有在機器占領陣地后,人類部隊才能進入。 事實證明,對于機器人系統(tǒng)來說,防御比進攻更實用。自動炮塔和機器人武器已經到位,并且表現(xiàn)良好?!澳壳皝砜?,我認為它們能夠很好地保持防御態(tài)勢,”邦達爾說。 展望未來,烏克蘭設想了一個由一個人指揮多輛UGV的戰(zhàn)場,但邦達爾警告說,即使在烏克蘭這樣的高度緊急環(huán)境中,這仍需要數(shù)年時間才能實現(xiàn)。 機器狗令人失望,類人機器人仍然只是炒作 與此同時,四足機器人(即所謂的“機器狗”)的表現(xiàn)卻不佳。 “操作員抱怨耕地對四足動物來說是個問題,”邦達爾說?!八鼈儠焕г谀嗬?,而且躲不開。它們是好玩具,但目前還沒有在前線投入使用?!?/span> 理論上,人形機器人的表現(xiàn)會更好。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和宇樹的Humanoid G1等機器人承諾擁有類似人類的機動性和敏捷性。埃隆·馬斯克表示,擎天柱的起售價可能為3萬美元,之后會逐漸下降。但華麗的演示視頻終究無法取代戰(zhàn)場上的耐用性。 “雖然理論上它們具有類似人類的機動性,并且最終可以像士兵一樣移動、隱藏和掩護,但它們的真正效用只有通過實際戰(zhàn)場測試才能清楚,”邦達爾解釋道。 目前,烏克蘭的15000臺機器人不會取代其800000名士兵,但它們將幫助保護士兵,承擔戰(zhàn)爭中最危險、最艱巨的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