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三喵先生 策劃:三喵先生 責編:馬戲團長 全文約3500字 閱讀需要10分鐘 ![]() ![]() ![]() Follow us 說到抗日戰(zhàn)爭的緣起,有一支軍隊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這就是日本的關東軍。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以及更早一些的皇姑屯事件,背后都有這一支軍隊的影子。關于這一支軍隊網(wǎng)上也流傳著許多傳聞,比如說日本分成關東和關西兩部分,這支部隊的官兵都來自關東部分,于是就得了關東軍的名號。這其實是無稽之談。 ![]() ◇ 圖為日本地圖 這關東軍的設立和壯大,本質(zhì)上跟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經(jīng)營大有關系,一開始它只不過是一支鐵道守備隊,但后來隨著日本在東北地區(qū)不斷擴大其侵略規(guī)模,這支鐵道守備隊的規(guī)模也就不斷擴大,甚至擁有了不聽命于日本政府號令的苗頭,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后來的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變,可以說正是這支軍隊一步步把日本拖向了戰(zhàn)爭和地獄的深淵。 那么,這關東軍是如何組建發(fā)展,這支犯下屢屢罪行的日本軍隊在二戰(zhàn)中的最終命運又是如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關東軍的故事。 ![]() ◇ 圖為中日《馬關條約》簽訂現(xiàn)場復原圖 說起來,這關東軍的緣起可以追溯到日本對中國東北的野心,更可以追溯到日本和俄國對東北的爭奪。早在甲午戰(zhàn)爭之后日本迫使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這東北的遼東半島就是要割讓給日本的,只不過俄國聯(lián)合法國德國來了個“三國干涉還遼”,日本才把這已經(jīng)吞下的地盤給吐了出來。 ![]() ◇ 圖為俄國強租旅大時期在旅順的關東州遠東總督府 ![]() ◇ 圖為日本老地圖中的“關東州” 當然啦,俄國這么搞絕不是因為心善,而是因為他們早就盯上了遼東半島的港口。1896年,俄國和李鴻章簽訂《中俄密約》,開始建設中東鐵路,一年之后德國強占山東膠州灣,俄國打著“監(jiān)視德國,保護中國”的旗號派軍艦進入遼東半島的旅順港口,并且自顧自地通過武力脅迫和行賄大清官員等方式,逼迫大清簽訂《旅大租地條約》,租借旅順口,大連灣附近水域和港口二十五年,并享有駐軍特權。俄國人把這片被租借的土地稱為“關東州”,意思是在山海關以東的地區(qū)。隨著俄國在遠東勢力的不斷擴張,關東州總督府改稱“遠東總督府”,其管轄范圍一直延伸到外興安嶺和庫頁島,儼然是沙俄在遠東最有力的統(tǒng)治機構了。 ![]() ◇ 圖為日俄戰(zhàn)爭主題浮世繪之《大激戰(zhàn)二百三高地占領》 眼看著沙俄在這里如此肆無忌憚地擴張,最擔心的不是大清,而是日本,隨著日俄矛盾不斷增長,雙方為了爭奪這關東州打了一仗,這就是日俄戰(zhàn)爭,這次戰(zhàn)爭的結果是日本戰(zhàn)勝俄國,取得了關東州的租借權和南滿鐵路的經(jīng)營權。 ![]() ◇ 圖為滿鐵總部 除了關東州之外,日本還取得了從長春到沈陽鐵路兩側土地的治外法權,這些土地被命名為“滿鐵附屬地”,總面積五百多平方公里。為了在寬廣的鐵路沿線維持日本的統(tǒng)治,日本在關東州沿鐵路設立了“滿鐵守備隊”。最初的計劃是一公里配屬十五人,這個“滿鐵守備隊”也就是日后關東軍的雛形了(關于滿鐵的歷史,詳見:夢斷滿洲:“滿鐵”如何成為日本侵華的急先鋒?| 循跡曉講)。 1915年,日本同北洋政府簽署“二十一條”,規(guī)定這關東州和滿鐵附屬地的租借期繼續(xù)延長到九十九年,如此一來,滿鐵守備隊也就成了常駐軍事機構。一般而言日本會從國內(nèi)抽調(diào)一個師團的兵力過來充當“滿鐵守備隊”的職責,比如從日俄戰(zhàn)爭后到1909年是第16師團,從1909年到1911年是第11師團,諸如此類,總兵力大約一萬余人。 ![]() ◇ 圖為正在吃飯的滿鐵守備隊 ![]() ◇ 圖為滿鐵奉天守備隊進行拼刺刀訓練 此時,日本為了更加嚴格地用軍事化的方式管理關東州和滿鐵附屬地,著手成立了關東都督府,而到了1919年,關東都督府被廢除,其中專門成立了關東廳來處理民事和行政,而軍事部分則由滿鐵守備隊負責,這支部隊也得到升級,被命名為“關東軍”。此時的關東軍和朝鮮駐屯軍,臺灣駐屯軍和中國駐屯軍一起,并稱為日本的“四大海外軍團”,直接隸屬于天皇。 ![]() ◇ 圖為關東軍司令部 ![]() ◇ 圖為大連關東軍歷年演習稱為“關特演”,此為演習前的檢閱儀式 講到這里,大家從關東軍的早期歷史就可以看出,這支部隊跟日本的關東地區(qū)毫無關系,它就是為了方便管理統(tǒng)治所謂的“關東州”而設立的軍隊。所以我們看日后的“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變”,這日本軍官和士兵為什么能在中國領土上搞出這么大動靜,并不是日本兵從天而降,而是他們早就駐扎在關東州了。 當然,日本關東軍長期駐扎在國外,要面對的局勢也遠比朝鮮臺灣那些駐軍復雜。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zhàn),形勢極不明朗,從東北起家的奉系軍閥張作霖背靠日本起家,和關東軍的關系非常復雜,而這支軍隊也經(jīng)常成為日本外交官拿來敲竹杠的工具。 ![]() ◇ 圖為1907年設立的關東都督府陸軍部,到1919年4月正式改為關東軍司令部 ![]() ◇ 圖為田中義一(1864年7月25日—1929年9月29日),山口縣人,日本陸軍大學畢業(yè),繼山縣有朋之后長州藩第二代領導人,陸軍大將。政友會第五任總裁,日本第26任首相 1928年,隨著北伐戰(zhàn)爭的進行,張作霖身為中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已經(jīng)控制不住局面,向關外敗退已成定局。在此之前日本希望借此機會獅子大開口,借機向張作霖索要更多日本在東北的特權,甚至準備讓關東軍給東北軍全面繳械,但時任首相田中義一認為如此舉動必然招致國際上的口誅筆伐,并不準備干的太過火。 消息傳到東北,關東軍的一些軍官就坐不住了,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認為所謂的“滿蒙生命線”關系日本存亡,如果政府軟弱,那么自己有責任先斬后奏。于是關東軍參謀河本大作和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緊密合作,制定了暗殺張作霖的計劃。這個計劃也得到了時任關東軍司令官村岡長太郎的支持,并最終付諸實施,這就是后面著名的皇姑屯事件。 ![]() ◇ 圖為河本大作(1883—1955年),日本士官學校及陸軍大學畢業(yè)。1926年任關東軍高級參謀。先后任南滿洲鐵路公司理事兼經(jīng)濟調(diào)查會會長、滿洲炭礦公司理事長 ![]() ◇ 圖為皇姑屯事件現(xiàn)場 這張作霖雖然死了,幸好奉系軍閥應對得體,關東軍并沒有得到獨吞東北的機會,更嚴重的是整個陰謀都是關東軍明里暗里跟日本政府對著干搞出的一出大獨走,此事過后,田中義一在天皇面前上奏,主張嚴懲事件主謀河本大作,但是被時任陸軍參謀長宇垣一成給頂了回來,最終這田中義一氣的心臟病發(fā)作,很快也就病死了。而這皇姑屯事件往嚴重了說,算是日本軍隊試圖謀殺另一國的國家元首,影響實在太壞,所以其主謀河本大作和關東軍司令村岡長太郎也都被免職編入預備役。如此懲罰在紀律森嚴的舊日本軍隊,算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這也讓關東軍其他人看到了榜樣的力量。 ![]() ◇ 圖為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關東軍增兵奉天領事館 ![]() ◇ 圖為1931年九一八事變,關東軍裝甲部隊進入奉天 既然政府如此軟弱,關東軍一次暴走不成,那就再來一次唄。于是,三年之后關東軍又一次在沒有政府授意的情況下大暴走,鼓搗出了九一八事變。單從軍事的角度看,這九一八事變可謂是嚴重成功,當時的關東軍也才一萬多人,而張學良在沈陽附近的駐軍接近十萬,但這樣的冒險也還真就成功了,這等于是關東軍牽著日本政府一步步地占領了中國東北全境,咱們總說一個詞叫“軍國主義”,其本質(zhì)就是國家政府控制不了軍隊,而在日本這里,規(guī)矩就是從關東軍開始變壞的。 ![]() ◇ “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關東軍司令部就由旅順遷至沈陽浪速路的東洋拓殖大廈。圖為1931年9月19日,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大將在東洋拓殖大廈前接受“祝賀” 九一八事變之后,關東軍腰桿子一下子硬了起來。隨后日本扶植偽滿洲國,這關東軍也就成了日本在偽滿洲國確保絕對統(tǒng)治的保障。為了防御蘇聯(lián),關東軍的兵力急劇擴充,最高峰時其兵力大約有七十萬人之巨,其中也有不少日軍的精銳師團,可以說這時候的關東軍那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zhàn)斗力那是杠杠的,號稱“皇軍之花”。 ![]() ◇ 圖為虎頭要塞上的關東軍機槍陣地 ![]() ◇ 圖為關東軍駐大連的摩托部隊 ![]() ◇ 圖為滿鐵協(xié)助關東軍運輸裝甲部隊 擁有如此雄厚兵力的關東軍也是繼續(xù)下克上的傳統(tǒng),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就是典型,而其他日本軍隊也是有樣學樣,獨走下克上越來越多,捅的簍子也越來越大。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中國駐屯軍學著關東軍這個榜樣,把日本拖入了入侵中國的泥潭。1940年8月份,深陷中國戰(zhàn)場的日本軍隊又一次學習關東軍的前例,入侵了中南半島,此舉招來了英美諸國對日本的經(jīng)濟封鎖制裁,可以說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的重要因素。當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關東軍的精銳部隊不斷被抽調(diào)到南洋諸島充當炮灰,隨著這些精銳師團一個個地玉碎,昔日的“皇軍之花”也變成了“皇軍之渣”。 ![]() ◇ 圖為1944-1945年關東軍精銳調(diào)動情況 當1945年8月蘇軍對日宣戰(zhàn)后,剩下的關東軍戰(zhàn)斗力已經(jīng)嚴重下降,并不能阻擋蘇軍攻勢。最終日本投降,關東軍親自開啟的軍國不歸路也就走向了毀滅的盡頭,后來,這剩下的關東軍大部分向蘇軍投降,隨后這些關東軍戰(zhàn)俘就被蘇聯(lián)人運往了西伯利亞,在那里他們享受了蘇聯(lián)人“熱情款待”,當然這是后話了。 ![]() ◇ 圖為關東軍士兵向蘇軍繳械 而在戰(zhàn)后進行的東京審判中,關于“日本從什么時候開始犯下戰(zhàn)爭罪行”,遠東軍事法庭也界定的很清楚,這一切的起源都來自于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關東軍在沒有政府授權的情況下,擅自行動暗殺另一國的國家元首,從這時候起日本的軍國主義就已經(jīng)逐漸失控了。 縱觀關東軍的歷史,雖然它一開始就是鐵路守備隊,并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也就只有一個師團左右的兵力,但這支軍隊能夠獨立于國家,就已經(jīng)埋下了日本后來被軍國主義拖入戰(zhàn)爭,直到毀滅的禍根了。所以這軍隊兵強馬壯,很有精神,也未必是多好的事情,古人云:兵者兇器也,君子不得已而用之,說的就是這意思,武夫當國,從來也沒有好下場,也不可能有好下場。 *本文首發(fā)于「循跡曉講」公眾號 未經(jīng)授權 不得轉載 *配圖源于網(wǎng)絡,若有侵權,后臺聯(lián)系刪除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