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總懷念童年? 或許不是因為童年真的無憂無慮,而是那時的快樂太簡單: 一根辣條能甜一整天,一場雨后的泥坑能玩出奧運會,甚至幫父母干完活后的一句 '真能干',都能高興一整天。 ![]() 蟬鳴最響的午后,我們在村口大槐樹下擺開 '戰(zhàn)場'。 三五個男孩蹲成圈,彈珠在青石板上碰撞出脆響。隔壁小胖總把玻璃珠放在手里焐熱,說這樣能 '增加準頭'。到最后,輸光彈珠的人垂頭喪氣,贏了的則把戰(zhàn)利品揣滿褲兜。 ![]() ![]() 夏日的麥秸垛是座金色城堡,我和隔壁的小胖躺在頂層的 '王座' 上。 他把彈珠拋向天空,看它們折射出彩虹:'接住的人能當三天孩子王!' 秸稈在身下沙沙響,遠處傳來母親喊回家吃飯的聲音,我們卻故意鉆進了垛子里。 ![]() ![]() 春天的田野,是張藏寶圖。 我挎著竹籃跟在母親身后,薺菜躲在枯葉下,馬齒莧趴在田埂邊,我卻總被紅蜻蜓勾走魂。它們停在蘆葦尖上,翅膀映著水光,我屏住呼吸靠近,草葉劃破手背也不覺疼,直到撲空的瞬間跌進泥溝,換來母親又氣又笑的責罵:'瞧瞧你,野菜沒挖到,倒成了泥猴子。' ![]() ![]() 我們懷念的,是沒有 KPI 的奔跑,是不用美顏的笑容,還有那藏在柴火味里的安全感。那些被汗水和泥土浸潤的日子,早已把 '簡單的幸福' 刻進了腦海。 |
|
來自: 戈壁的紅柳 > 《現(xiàn)代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