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紅疹瘙癢

 道佛儒醫(yī)舊葫蘆 2025-03-30 發(fā)布于北京

?病案:全身起紅疹伴瘙癢

患者陳某,女,32歲。主訴:全身起紅色疹點伴

瘙癢半月。

病史:患者平素基本不出汗。7月初連著吹了幾天空調后,雙側腿腘窩處開始出現(xiàn)紅色疹點,伴瘙癢,無滲液,抓則融合起團塊,后發(fā)展至手部及腰部背部均出現(xiàn)紅疹,遂于7月20日來就診。

現(xiàn)癥:全身皮膚散在紅色疹點,突出皮膚,伴癢,抓則癢甚,皮膚劃痕癥陽性,胃不好,一吃涼的食品就胃脹胃痛,胃納差,平素大便爛且黏,一周一行,大便無力,拉不干凈,睡眠差,易醒,常做噩夢,伴心慌心悸,小便黃。舌象:舌紅苔膩。

脈象:雙寸脈沉細,雙關尺沉滑而躁。處方:丹參30g,菖蒲15 g,澤瀉20 g,滑石15 g,扣子七10g,石膏20g,荊芥10g,防風10 g,枳殼12g,桔梗12g,木香15g,蛇床子10g,黃芪30g,生姜20g,大棗5枚,浮萍10g。三劑。

分析:此案病機當為風寒閉表,令水氣內停,皮下與風邪相合。下焦水濕郁閉陽氣。兼素有腸積,心陽不足,脾胃虛弱。

患者平素基本不出汗,說明素有表氣不足,肺表不暢。發(fā)病前連吹幾天空調,風寒閉表,導致肺更失宣發(fā),水氣不能從肺表化汗而出,則必內走。若停于胃則惡嘔,停于心下則心悸,下趨膀胱則尿頻。該患者水氣停于皮下與風邪相合,故為疹癢。寸脈沉細,結合大便一周一行,無力、拉不干凈,說明患者素有嚴重的腸道積聚;常做噩夢,伴心慌心悸,提示心陽不足,陽光不能克制陰霾之氣,下焦陰水之氣擾心;胃納差,平素大便爛且黏,吃涼則胃脹胃痛,說明患者平素脾胃虛弱;雙側關尺脈沉滑,結合小便黃,提示中下兩焦水濕困結,郁閉陽氣;脈躁正是陽氣郁而化熱不能透發(fā)的表現(xiàn)。

治療整體思路仍以外疏肺表、內瀉水濕為主,方中澤瀉入腎經,行水利濕,最能去下焦水氣、濁氣而助心陽;滑石性涼而滑,善泄水中之熱,又善通利小便而泄水濕,長于清上焦浮熱令從小便而去,為治濕熱兼浮熱良藥;浮萍發(fā)汗解表,配合澤瀉、滑石,令水道通暢,水濕上下分走;蛇床子最長于治下焦?jié)穸旧W瘡;防風合荊芥祛風止癢,與黃芪共起提升陽氣,運陽以化濕;石膏清熱;桔梗、枳殼、木香運轉中焦,兼能開通上焦;“諸痛癢瘡,皆屬于心”,故以丹參、菖蒲、扣子七開心竅,通心脈;生姜、大棗益脾胃,助

脾陽以運濕泄汗。

二診:患者3天后復診,皮膚紅疹基本消退,癢減輕,不再做噩夢,余癥基本如前。脈象雙寸沉細,左關沉滑。

處方:火麻仁20g,豬甲10g,艾葉5g,苦參5g,雞屎藤30g,紅藤20g,白術100g,生何首烏20g,威靈仙15g,菖蒲15 g,胡麻仁15 g,丹參40 g,紅參25g,銀杏葉30g,薄荷6g(后下)。三劑。分析:患者疹癢減輕,不再做噩夢,雙關尺不見沉滑躁,提示水濕之氣基本清除。左關沉滑說明肝經有郁火。既然患者皮下水濕基本清除,下面治療的重點就在于“心陽不足、腸道積聚和脾胃虛弱”了。

故方中以火麻仁、豬甲、艾葉、苦參、雞屎藤、紅藤這組藥物通腸,腸道通暢無積聚,肺表才能宣暢,皮下水濕才能盡除,同時腸道通暢,心氣才能布達,心之陽氣輸布,才能將水濕等垃圾徹底地代謝排出,由此可見通腸一法在治療皮膚疾病中的重要性。以丹參、紅參、銀杏葉扶心陽,通心脈;以大劑量白術健脾化濕,潤腸通便。我們對脾胃虛弱、大便數(shù)日乃至一周未行者,常重用白術60~120g,效果較好;以薄荷疏肝透表;《奇效良方》中有方云,“威靈甘草石菖蒲,苦參胡麻何首烏,藥末二錢酒一碗,渾身瘙癢一時無”,故加入這組藥方治療身癢。

三診:5天后,患者復診,疹癢消退,唯有手肘窩和腿腘窩處遺留色素沉著,皮膚抓也不會癢和起風團了,心慌心悸稍好轉,大便3日一行,較前有力,眠仍差,易醒。

處方:火麻仁20g,豬甲10g,艾葉5g,苦參5g,雞屎藤30g,紅藤20g,白術100g,生何首烏20g,威靈仙15g,菖蒲15g,胡麻仁15g,丹參40g,紅參25g,銀杏葉30g,桂枝8g,薄荷6g(后下)。三劑。分析:患者手肘窩和腿胭窩處遺留色素沉著正說明心臟無力,排運垃圾能力不足。在二診方基礎上加桂枝以助心陽。

約半月后隨訪,患者無疹癢發(fā)作,亦無心悸心慌。大便有時一日一行,有時兩日一行,較有力,飲食不注意仍胃脹胃痛,睡眠差,易醒。囑其復診治療脾胃及睡眠。

評注:本病案以水濕溢于皮下兼有風邪為主要病機。但為何本案皮下有水濕而右寸脈不見浮濡?且治療上不用五皮飲?因為本案患者水濕主要位于中下兩焦,且水濕郁閉陽氣,以致陽氣不升,則必導致雙寸脈沉細(我們在臨床上其實經??梢钥吹竭@樣雙關尺弦大有力而雙寸脈沉細的患者,就是這個道理。這種患者必須化其水濕,導其郁熱,雙寸脈才能暢達)。雖然本案以皮下水濕為主要病機,但皮下水濕為肺表閉郁所致,相對中下焦水濕輕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后者的脈象自然就會把前者的脈象掩蓋掉了,故而患者雖然皮下有水濕之癥(風團伴癢),但右寸脈不見浮濡而見沉細。脈象的掩蓋現(xiàn)象在臨床上是非常常見的,有時最突出的脈象反應的并不是疾病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們診治疾病時,必須病、癥、脈、證相合,才是正確的方向。既然本案患者水濕下重于上,因此不用五皮飲而用澤瀉、滑石直接瀉之。

討論:遇到風疹患者應該怎么去思考?以何思路治療?

風疹,民間又稱其為風濕疙瘩,總離不開風邪與皮下水濕,與肺脾腎、心及腸道關系最大,治療上主要從肺、心及腸下手。

首先,水濕蘊于皮下是主要病機,其可能為邪氣直中肺表所致,也可能是肺表閉水停所致,也可能是脾虛生濕、上溢皮下所致,還可能是腎虛水氣上泛所致。不管怎樣,從肺這個點著手,上開鬼門、下通水道是必需的。

其次,如用藥分析中所述,通腸道很重要。如何判斷腸道是否積聚?一般來說,小腸積聚的患者多有大便不順暢,兩天以上才大便一次,甚至一周以上才來一次大便。但也有的患者大便順暢、規(guī)律,甚至或溏便或瀉泄,這是因為胃腸積聚影響了脾胃的傳導運化功能導致的,這時治療上要采用“通因通用”的方法。因此判斷是否有小腸積聚,還要結合脈診,凡是左寸脈下陷、浮取不得脈,左寸脈整體形態(tài)像小“v”形凹陷的,則提示小腸腑氣不暢,若同時伴有右尺脈滯而不暢者,則提示伴有形的積聚。同樣,右寸浮取可以判斷大腸的情況。而若見氣口脈或緊或滯,則提示傷食不化。通腸道我們常用“通腸六藥”,效果較好。若伴脾虛則加大劑白術,伴血虛則加當歸、肉蓯蓉、何首烏等,伴陽虛則加大蕓,老年肺虛便

秘加桔梗、枳殼、杏仁等。

“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因此治療也離不開“心”這一環(huán)節(jié)。心陽不足則無以溫化水濕,心主血脈,血脈不暢則陽氣不達,不利于化濕,亦不利病理產物的代謝。應用上常亦石菖蒲開心竅,且能勝水濕,以丹參通心脈,以銀杏葉或紅景天益心氣,以桂枝、紅參溫心陽。

最后,在以上基礎上,還要具體結合患者辨證情況,綜合用藥,才能取得良好療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