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文學家薩特于1945年創(chuàng)作戲劇《禁閉》。 劇中描述了三個即將被投入到地獄中的罪人。分別是小職員伊內(nèi)斯(同性戀),貴婦艾斯黛爾(色情狂、殺嬰兇手),以及編輯加爾森(逃兵)。 三人在地獄密室初相遇時,彼此相互欺騙,相互隱瞞,相互提防,而又相互追求。各種荒誕而又滑稽的事件,接連上演。 伊內(nèi)斯追求艾斯黛爾,艾斯黛爾追求加爾森,加爾森追求伊內(nèi)斯。諷刺的是,艾斯黛爾拒絕了伊內(nèi)斯,加爾森拒絕了艾斯黛爾,伊內(nèi)斯拒絕了加爾森。 三個痛苦的靈魂像坐上了旋轉木馬,永在相互追逐又永遠追逐不到的“境況”中,相互的追逐成了一場不堪其苦的煎熬,誰也不能得到,誰也不能安寧。 最終加爾森悟得地獄之中并無刑具的道理:“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獄!” 02 薩特借加爾森之口,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人即是惡魔,他人即是地獄。 人與人之間相互提防,相互欺騙,而又相互折磨,形成了所謂的“人間煉獄”。 很多人都認為,人間就是人間,地獄就是地獄,這是兩回事。 其實,他們都錯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爭斗,有爭斗的地方,就有修羅場。也許人的本身,就是修羅場。 這一點,看看職場就知道了。 身處于職場當中,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你潛在的競爭對手。你需要跟別人競爭,別人也需要跟你競爭。如此,同行如敵國,矛盾不可避免。 有的同事在暗中阻礙你,有的同事在背后打你的小報告,有的同事欺騙你給你挖坑,有的上司/領導看你不順眼,故意為難你...... 你所遭遇的一切挫折、痛苦、不幸、委屈,看似生活帶給你的,實際上是“人”帶給你的。人與人之間的修羅場,就是地獄。 03 一個問題:人與人之間,為什么就不能和諧相處呢? 很遺憾地說,和諧相處,這是美好的幻想,而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因為每個人的利益,都是不一樣的。 舉個例子,你就懂了。 老板剝削員工,不僅要求員工996,還不給員工加班費。而員工為了應對老板的剝削,時常摸魚,永遠都是出工不出力。 對于摸魚的員工,老板會拼命打擊;對于剝削的老板,員工會拼命反抗。于是乎,老板和員工之間的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矛盾爆發(fā)的原因,就是雙方的利益不一致。 老板的利益,需要通過剝削員工獲得。而員工的利益,需要反抗老板獲得。這個時候,雙方就會形成修羅場,明爭暗斗層出不窮。 老板和員工的關系如此,其他的關系也是如此。利益不一致,人與人之間就做不到和諧相處,永遠都會對著干。 04 利益,為什么就不能達成一致呢? 這里邊牽扯到的問題,可就太多了。有的問題,涉及到階層;有的問題,涉及到仇怨;有的問題,涉及到零和博弈、你死我活...... 假設,你是村長,村里邊有一個好崗位,那你是安排子女、親戚上崗呢,還是讓跟你毫無關系的外人上崗呢? 毫無疑問,村長只會把好崗位,留給自己的子女、親戚。至于外人,又不認識他們,憑什么要把崗位留給他們呢? 這就涉及到“階層”的問題。你是村長,他是村民,那你所維護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他的利益。 在你看來,他跟我又沒有血緣關系,為什么要維護他的利益呢? 這,不就是“關系戶”的根源嗎? 從古至今,“關系戶”就是杜絕不了。因為人性是自私的,每個人都只會照顧自己的子女、親戚,而不會照顧其他人。 05 寫到最后 如果你經(jīng)常跟別人社交、打交道,那你就會發(fā)現(xiàn),跟一個人相處的時間久了,就容易互相看不順眼,甚至還會吵起來。 這就是所謂的刺猬效應。 每個人都像是身上長滿刺的刺猬,只要互相靠近,就會互相傷害。哪怕雙方都不想傷害,也都無法控制住情緒,爭吵和沖突,終究一觸即發(fā)。 不僅外邊的朋友如此,哪怕是枕邊人也是如此。 你跟另一半相處的時間久了,對他也肯定滿是抱怨。妻子抱怨丈夫賺不到錢,丈夫抱怨妻子不夠賢惠。雙方都在抱怨,都在互相傷害。 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三觀、追求、利益,都是不一致的。 這,便是“他人即是惡魔,他人即是地獄”的根源所在。畢竟,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要困難。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