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父親借款5萬突然病逝,兒子拒還被告上法庭!現實版“父債子償”,結局暖心! ![]() ![]() 2020年深秋的傍晚,張建軍冒雨沖進店里,工作服上還沾著水泥點子。 "老李,我閨女要動手術..."這個在小商品市場擺了十年攤的中年漢子,此刻佝僂著背像老了十歲。 李國華二話不說轉了5萬元,收據上潦草寫著"今借到李國華伍萬元整,兩年內歸還"。 此后幾年,李國華看著老友的小賣部從兩間鋪面縮成街角攤車。 每次碰面,張建軍總搓著開裂的手掌念叨:"等這批貨清了就還你。" 誰曾想2024年清明剛過,張建軍在進貨途中突發(fā)心梗,留給兒子張小軍的只有間月租800的舊倉庫。 老李知道后,心情非常復雜,一是多年的好友就這么突然走了,心里不是滋味;另一方面是老友這一走,這剩下的債務怎么辦啊。 猶豫良久,直到好友的身后事處理完之后,他這才拿著當年好友寫的借條,來到張建軍的兒子張小軍家。 可沒想到,話剛出口便發(fā)生了口角,兩家人不歡而散。 無奈之下,老李只好將昔日老友的兒子張小軍告上了法庭。 "人都沒了還要討債?"法庭上,25歲的快遞員張小軍攥著褪色的工牌,眼圈通紅。 他記得父親總說"老李是過命的兄弟",卻不知這份情誼里還壓著5萬元債務,更讓他覺得氣氛的是自己父親剛剛下葬,對方就來要債,實在有些不近人情。 法院的調解室里,氣頭上的張小軍把工牌摔在調解室桌上:"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再說我從未聽說過父親欠你什么錢!" 見狀,原告席上的李國華攥著泛黃的借據,氣得指節(jié)發(fā)白。 辦案法官見狀,連忙先穩(wěn)定住雙方激動情緒,引導他們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互相體諒。 接著,法官向被告普及法律知識,明確告知,依據法律規(guī)定,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如果其父親的借款真實存在,那么被告有義務在繼承遺產的范圍內承擔債務。 考慮到雙方對借款細節(jié)存在爭議,法官給予雙方一周時間,讓他們回去收集能證明借款和還款情況的相關證據。 一周后,雙方帶著字據再次來到法庭。 經過仔細的字跡比對和證據核驗,雙方最終確認被告張小軍父親此前已償還借款10000元,還剩40000元未還。 ![]() 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規(guī)定,繼承人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具體到本案中,就是經過調查張小軍目前居住的房屋正是其父生前所留,既然繼承了父親的遺產就應該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對被繼承人遺留的債務進行清償。 最終,在承辦法官耐心的釋法說理和疏導下,雙方都體會到了各自的難處,本著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原則,最終達成和解,并簽訂了分期還款協(xié)議。 一場“父債子償”經濟糾紛,這才落下帷幕! |
|
來自: 新用戶2149881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