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坐高鐵的人和坐普快硬座的人,是兩類人?前幾天我坐著普通火車回老家,無聊之際就到硬座車廂溜達了一圈,看到了很多打工回家的人,不由得想起了2019年7月我寫的一篇長文《農(nóng)民工》(點擊閱讀),當年那篇文章在全網(wǎng)傳得很廣,或許是因為文中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吧。那年我?guī)е鍤q半的兒子回老家,從西安到平?jīng)?,坐的是普快硬座,與高鐵車廂和普快臥鋪車廂不同的是,綠皮火車硬座車廂里濃妝艷抹著裝優(yōu)雅的女士極少,西裝革履商務裝扮的男士也少,膚白肉嫩戴著眼鏡的乘客更少,倒是滿臉黝黑明顯被日光過度暴曬過的中老年人居多,他們穿著樸素的行頭,肩挑背扛著大包小包,要么小心翼翼地坐著,要么在車廂頭尾的空地上和過道里坦然地站著。鄰座一個面容黝黑的中年婦女通過逗我兒子和我搭上話,然后向我借充電寶,因為她已經(jīng)坐了三十多個小時的火車,手機沒電了,還要坐十來個小時的火車,到了銀川如果手機沒電就聯(lián)系不到她老公。我把充電寶借給這女的之后,她客氣得不得了,主動說起了她的故事。她是從福建福清趕往寧夏銀川的,先坐汽車到福州,再坐普通火車硬座到西安,然后轉(zhuǎn)乘這趟硬座火車去銀川。她是個打工的女民工,這次去銀川是去投奔自己的丈夫。此前在福清她是在生產(chǎn)多層實木板材的廠子里打工,因為工作太累,扛不住了,就想換個地方。她丈夫在銀川的建筑工地上支模板。我感嘆她轉(zhuǎn)個場子真是跨越了半個中國,車費應該花了不少吧。她說坐火車硬座不是很貴,總共就花了338元,如果坐高鐵,要將近1200元,她掏不起。她說福清的板材廠主要是太累了,要不停地加班,工資的話第一個月發(fā)了5700多元,最近兩個月每個月發(fā)四千多。她是四川樂山人,今年48歲,有一雙兒女,大兒子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在重慶成家立業(yè)了。女兒今年高考,差重本線4分,女兒不愿意讀差的學校,選擇了復讀。前些年因為孩子小,她在老家務農(nóng)帶孩子,老公一個人在外打工。她一個人種了十多畝地,都是那種不能使用機械,只能靠人力畜力耕種的山地,主要種玉米和小麥等。五六年前孩子大了點她才出來打工,去北京做過保姆;做過清潔工;在類似板材廠這樣的工廠里也常做;還多次去新疆摘棉花。關于新疆摘棉花,她講的比較多。 她說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四川女人去新疆的南疆摘棉花,老板包機票,川女們成群結(jié)隊涌向南疆,一般干9、10、11三個月的活。9月份天很熱,棉花田里沒有遮太陽的地方,能曬死人,有一年有個女人去了三天,就被曬哭了,自己搭飛機回去了。到了11月天又特別冷,凍得受不了,摘幾下就要去烤火。老板按照摘的棉花的多少付工錢,9月份的棉花是最好摘的,兩只手往下薅就是了,一天能賺二三百,到了11月份,棉花沒那么多了,甚至需要撕開花苞摘棉花,每天就只能賺一百或者幾十元。不過現(xiàn)在老板們越來越多地使用機器來摘棉花,需要的人工逐年減少。她老公一年能賺六七萬。這些年用賺的錢在街上買了地,自己砌了房子,全家人都從山里搬了出來,現(xiàn)在也不種地了,也沒地了,只有房子旁邊一點兒菜園子,老人在家里守著房子,她出來打工。好在她一雙兒女很爭氣。兒子大學畢業(yè)后在重慶娶妻買房了,他們支持了20萬買房款。她發(fā)愁的是老了怎么辦,因為已經(jīng)從山里搬出來了,失去了土地,將來不能打工了,干什么去?怎么養(yǎng)老?我看著這個被繁重的勞動折磨過的女人,那老繭重生的手,那被烈日暴曬得黝黑的面龐,我?guī)缀醪荒芟嘈胚@是一位來自四川的女人,因為網(wǎng)上說四川女人是全中國最漂亮的女性,可是眼前這個四川女人,這個最底層最普通的勞動者,性別簡直已經(jīng)接近中性。四十多歲的年紀并不老,高鐵車廂里很多四十多歲的女人描眉畫眼,正是優(yōu)雅的時候,而眼前的她,與優(yōu)雅毫無關系,只與生活的奔波關聯(lián)??粗@個滿身滄桑的女人,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話:她是誰的女兒、誰的妻子,又是誰的母親?  這些農(nóng)民工,他們不拿月薪不拿年薪,掙得是流血流汗的日薪,干一天活兒拿一天錢,不干活就沒錢。干病了自己掏錢醫(yī);干老了,除了農(nóng)民身份給予他們的每月一百多元的養(yǎng)老金外,沒有人因為他們打了30年工,在工地上搬了30年磚頭而給他們發(fā)放養(yǎng)老金。農(nóng)民工是一群真正為國家做過貢獻的人,他們應該得到國家的照顧和人民的尊重。我們的公共服務部門,比如鐵路部門,一定要堅持適當?shù)墓嫘?,普通列車要多開,硬座車廂的充電插座也得有,高鐵要對農(nóng)民工有補助,要牢牢記得,有那么一些人,他們負擔不起我們倡導的優(yōu)雅。楊昇作文課,主講楊昇,高校教師,《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作者,近年來創(chuàng)作美文500多篇,閱讀量10萬+文章數(shù)十篇,2 篇代表作每篇全網(wǎng)閱讀量超 1 億次,6 篇自媒體文章一定程度影響過國家相關政策,1 篇自媒體文章登載最高黨報《光明日報》,1 篇自媒體文章選登國務院內(nèi)參《國是咨詢》,榮獲虎嗅網(wǎng)2020年“十大作者”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