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信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希望你過得好。 不希望別人過得好,這是什么心理? 這是“攀比”到一定程度的扭曲人性。天天攀比,日日攀比,就是希望比別人要強。否則,就希望別人過得倒霉。 千萬不要認為,這只是外人的心理。其實,這也是絕大多數(shù)親人、朋友的心理。 肯定有人不理解,親人之間有血緣關系,朋友之間有一定的交情,為什么非要見不得人好呢? 只能說,攀比的人性,這是不分親疏的。 身邊的親人、朋友,是否希望你過得好,早有跡象。 02 一絲一毫,都跟你比較,以勝過你為榮。 人性,其實是“相互呼應”的。 如果一個人經常跟你比較,連日常吃什么,都要比較一番,說明他真的很想勝過你。 越是希望勝過你的人,越是無法接受你變得強大,過得幸福。勝過你時,他有多高興;敗給你時,他就有多恨你。 對此,你肯定不理解,他過他的日子,我過我的日子,為什么非要比較呢? 因為人心的“勝負欲”特別嚴重。尤其是熟人之間的“勝負欲”,動不動就比較一番,生怕不比較就要死一樣。 人人都希望自己成功,自己賺錢,自己幸福,而不希望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好。 特別是在功利化的儒家社會,人人都想成為“人上人”,都想凌駕于他人之上。這就注定,人們對于他人的態(tài)度,終究以“見不得人好”為主。 03 總是閑言碎語不斷,動不動就在別人背后唱衰。 在人情社會,有一個很常見的現(xiàn)象:在背后唱衰別人。 舉個例子。你的孩子考上了985,而他的孩子考上了中專。那他就會攻擊你的孩子,罵你的孩子是“書呆子”。 這,不就是所謂的“無能狂怒”嗎? 無能狂怒的直接表現(xiàn),就是各種閑言碎語不斷,各種在背后唱衰別人。問題是,別人有本事,難道一唱就能衰? 一唱就衰的人與事兒,都是沒本事的。而真正有本事的人,哪怕你天天罵他,他也依舊是越過越好,越來越強。 外人之間如此,親朋好友之間更是如此。只要你回到鄉(xiāng)下,就會發(fā)現(xiàn),鄰里鄉(xiāng)親對你 的態(tài)度,那是頗有微詞的。 這頗有微詞,不就是上文談到的“唱衰”嗎?可見,見不得人好的行為,無處不在,只是我們都忽略了,就以為不存在罷了。 04 笑人無,恨人有,嫌人窮,仇人富。 上述這12字,就是對于“見不得人好”的有效概括。 貧窮的時候,別人會在一旁捂著嘴巴偷笑,而不會可憐你。在他們看來,你過得貧窮,就是你活該。 富有的時候,別人會在一旁對你各種敵視、仇恨,而不會為你高興。在他們看來,你憑什么有錢有勢,你不該有錢有勢。 這一點,看看各大互聯(lián)網帖子的評論區(qū)就知道了。 在“中年人賺不到錢”的帖子下邊,無數(shù)網友都會批判,說他不努力,活該貧窮。 在“某某豪車、豪宅”的帖子下邊,無數(shù)網友都會特別酸,各種攻擊,仇富仇商。 人性,從什么時候變得如此扭曲? 其實,人性從來就是如此,沒有變過。你的不幸,在別人看來,就是活該的;你的成功,在別人看來,就是刺眼的。 05 寫到最后 一個建議:過得再幸福,再美滿,兜里邊再有錢,也不要到處炫耀。 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做的蠢事——賺了多少錢,就跟身邊的親戚、朋友顯擺一番,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厲害。 殊不知,親戚、朋友不會因為他們的成功而高興,只會因為他們的成功,而各種羨慕嫉妒恨,甚至見不得人好。 這一點,看看朋友圈就知道了。 如果你是個財富自由的旅行達人,經常去旅行,經常發(fā)朋友圈,那你朋友圈的親戚、朋友、熟人,基本都會屏蔽你,不會給你點贊,或者各種陰陽怪氣。 為什么?很簡單,因為你有錢去到處旅行,而別人沒有錢去到處旅行。如此,別人不就仇視你了嗎? 所以說啊,見不得人好,這是無處不在的。而這,恰恰就是人性,無法克服。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